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属于领域散热领域。它包括壳体和电池模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所述电池模组的容纳腔,所述电池模组由正负极同向的多个单体电池阵列构成;所述单体电池正负极的指向为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其反向为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两两相向布置,在相向布置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底部位置安装有热管理模块。其具有散热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电驱动冷却系统、电池组独立冷却系统及空调冷却系统回路,其中空调系统冷却系统回路包括与电池组冷却系统共同作用的复合冷却系统,通过集成化整车热管理系统,在不通过工况下,各冷却系统独立工作,同时又相互作用,达到有效合理工作,在达到有效冷却热源部件的目的,保障各元件能够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温度下工作的同时,降低整车能量损耗水平。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包括发动机温度控制模块、电池包温度控制模块、电机温度控制模块、发动机尾气能量利用模块和ECU;发动机冷启动时,通过半导体制热片迅速加热发动机冷却液至最佳温度,合适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在混合驱动模式时,利用排气废热能量的同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电机进行主动散热降温;采集发动机水箱和电池包温度,由电控单元ECU实现电池包与发动机水箱相连通环绕式高温水管路的通断,当电池包温度过低时,利用水箱热量将电池加热到理想温度;当电池包温度过高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主动散热。本发明改善发动机、电池包和电机的工作环境,实现既延长各发动机、电池包和电机使用寿命又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加热、冷却模块总成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有低温介质通道以及高温介质通道;加热器,设有介质流通通道以及用于对介质流通通道内的介质加热的加热件,介质流通通道与高温介质通道相连通;加热件开启时,低温介质通道关闭,高温介质通道开启;加热件关闭时,低温介质通道开启并流通低温介质,高温介质经介质流通通道流入高温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便于系统管理、工作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而且能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对动力电池进行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动的温度范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
本发明公开一种阵列式棒状激光放大器,由泵浦源、耦合透镜组、组合式激光增益介质、机械结构四部分组成。本发明采用阵列式小口径棒状激光增益介质,避免了激光增益介质尺寸受限的问题,且棒的数量可根据能量需求调整,具有灵活性。激光增益介质棒水平方向侧面间胶合可吸收放大的自发辐射且热导率高于增益介质的材料,竖直方向侧面间为冷却液体流道,采用这种方式可提高热管理效果。通过合理设计增益介质的形状,可降低自发辐射及寄生振荡的影响。本发明具有系统结构紧凑、辅助循环系统简单、可靠性好、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热泵系统和电池电机热传导系统;空调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车舱冷凝器、第一车头换热器、车舱蒸发器、换热器、蓄热器、气液分离器和若干阀体;电池电机热传导系统包括电池换热模块、电机换热模块、液体泵、第二车头换热器、蓄热器、换热器和若干阀体;空调热泵系统和电池电机热传导系统通过蓄热器和换热器进行能量的储存和交换。本发明可以使电动汽车实现制冷、采暖、除湿以及电池和电机的散热等多种热管理模式,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证车舱的舒适性和电池、电机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制冷剂直冷和热管复合冷却系统,通过在电池间布置扁状热管阵列与电池直接接触进行高效换热,将热量迅速传递至底置的蒸发冷板中,由其中的制冷剂蒸发进行高强度快速冷却,与间冷形式相比,实现制冷剂在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冷板直接蒸发换热急速冷却电池包,与现有的直冷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复合热管直冷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的换热能力,结构可靠性和轻量化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提出针对高温环境和大负荷行驶工况,调控风机转速、压缩机转速、电磁阀开度来调节匹配相应工况下电池供冷量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最佳温度保障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翅片复合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包括铝制电池盒,铝制电池盒内固定有若干相间隔排布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模组和散热结构,所述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上表面固定有磷酸铁锂电池极耳,所述散热结构由一对基板和整列排布在一对基板之间的若干个散热翅片构成,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整个热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热管理系统传热面积小,相变材料导热率低,相变材料和电池之间换热效率低等弊端,通过翅片结构改善相变材料的热传导与热对流,使得电池升温速率降低,电池模组温度梯度减小,提高电池安全性、工作性能和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整车余热的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动力电机冷却系统、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整车余热的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将动力电机冷却系统和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进行集成设计,将动力电机冷却系统与电池热管理系统耦合,用一个散热器进行散热,实现动力电池通过电机冷却系统实现冷却,解决了低温环境下无法采用空调制冷电池的问题,同时,采用动力电机余热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和实现驾驶室采暖,提升了整车的能量利用率和动力电池寿命,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续航能力。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在电池PACK里的储存设计及其应用,所述存储设计从外到内结构为:外壳-保温隔热层-相变材料-导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为环保阻燃材料,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胶垫;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25℃-87℃。该技术方案可应用于早晚温差巨大地区,安装在电池外面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水泵和储存水箱,燃料电池包括两个流水孔,两个流水孔分别与储存水箱连通,令其中一个流水孔为第一流水孔,第一流水孔通过水泵与储存水箱连通,令燃料电池中电堆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燃料电池在所述基准面上方的部分的容积为第一容积,两个流水孔中至少有一个的位置低于基准面,储存水箱至少有一部分的位置低于基准面,且储存水箱的流水孔的位置低于基准面,令储存水箱低于基准面的部分的容积为第二容积,第二容积不小于第一容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燃料电池始终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并能够避免电堆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提升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液冷电池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分别连接液冷电池制冷循环回路、驾驶舱制冷循环回路和动力电池制热 冷回路。本实用新型中整车控制器根据驾驶舱空调开关指令和电池管理系统需求工况确定电磁阀S1、电磁阀S2、电子水泵、冷却风机的开关,根据电池出入水口温度、BMS需求工况及当前车速确定压缩机转速需求或WPTC功率需求;根据冷媒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和三态压力开关状态,判断是否关闭压缩机并上报压力故障,省去了专用的空调控制器或电池热管理控制器,节约了成本,并且通过驾驶舱制冷回路和电池制冷回路的解耦控制,有效的平衡了驾驶舱舒适性和动力电池冷却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