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江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车辆制冷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冷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热管理模式;根据所述热管理模式确定对应的控制策略;获取电池温度;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以及所述控制策略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对目标车辆制冷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根据车辆不同的热管理模块对车辆制冷系统进行控制,以使车辆制冷系统在不同的热管理模型下具有合适的控制参数,避免制冷系统无限制运行,影响车辆制冷系统的NVH性能,从而能够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2020-1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整车电池的期望荷电状态参数;获取整车对应的充电桩的荷电状态节点偏离量,根据荷电状态节点偏离量对所述期望荷电状态参数进行修正,以获得目标荷电状态参数;获取充电桩的当前输出功率,并根据当前输出功率和目标荷电状态参数确定各电流阶段的充电电流参数;获取整车电池的初始电池状态,并根据初始电池状态确定目标充电容量;根据充电电流参数、目标荷电状态参数、目标充电容量以及初始电池状态确定充电剩余时间。本发明根据充电桩的实际输出功率确定不同充电电流阶段内充电电流的大小,从而准确确定充电剩余时间。

    2020-1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四通阀及变流阻型冷板组合设计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四通阀及变流阻型冷板组合设计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J”形槽;所述冷却板两侧均固连有四通阀;所述“J”形槽上方于冷却板内壁中开设有第一储液槽液;所述第一储液槽内壁中固连有冷凝器;两个所述四通阀底部阀头上均固连有第二导管;所述“J”形槽下方于冷却板内壁中开设有第二储液槽;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电池包冷却系统大多采用内部液冷管路,在冷却工况中进口温度比出口温度高,容易造成电池包内部温度不均匀性,同时电池包中电芯温升过高,很容易引起热失控;容易造成电芯的过充与过放,从而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问题。

    2020-1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工程车辆整机热管理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

    一种工程车辆整机热管理系统及铰接式自卸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发热元件、散热元件、受热元件和监测元件;发热元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前桥、中桥和后桥;散热元件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一风扇、第二散热器、第二风扇、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冷却器和膨胀水箱;受热元件包括驾驶室、尿素箱;监测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Ⅰ、温度传感器Ⅱ、温度传感器Ⅲ和温度传感器Ⅳ;其中,发热元件、受热元件、散热元件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多条相互关联的回路,在管道内流动冷却水或油构成多个冷却回路,并通过监测元件监测到的温度信号来调节系统散热能力,以此形成整机的热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管理,可有效降低能量消耗、降低噪声,提升冷却效率。

    2020-1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结构,散热器一端通过单向阀A与三通A相连,三通A分别与水泵及节温器A相连,水泵远离三通A一端与三通B相连,三通B远离水泵一端与电机一端相连,电机另一端与节温器A相连,节温器A通过单向阀B与三通C相连,电池冷却板一端通过单向阀C与三通C相连,电池冷却板另一端与节温器B相连,节温器B还分别与三通B及热交换器一端相连,压缩机与冷凝器一端相连,冷凝器另一端与热交换器一端相连,热交换器另一端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单散热器管理两条回路,更加节省空间,电机热管理回路和电池热管理回路相互配合,冷却液相互供给,能耗大大降低,降温效果大大提高。

    2020-11-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热管理方法,属于车辆领域。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蓄电池;整车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车辆上电时发送上电信号,在所述车辆下电时发送下电信号;辅助电源单元,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配置成在所述车辆上电时由所述蓄电池充电并存储电量;和辅助热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且与所述辅助电源单元电连接,配置成在接收到所述下电信号时由所述辅助电源单元供电并以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间段加热所述蓄电池。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电池热管理方法。本发明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热管理方法能够解决在寒冷地区驾驶感受差和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020-11-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大型制氢设备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型制氢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底部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通废液器的出口,另一端连通集水器的入口,所述废液器的入口与反应器相连,所述集水器的出口与干燥器相连;所述水箱外还设有循环水泵和散热器,循环水泵用于将水箱的水抽取进入散热器散热,再使之返至水箱;所述换热管为多程U型管、盘管或者多根换热排管。本发明利用制氢产生的热量对低温水进行供热,换热效果好,有效节省功耗,能够维持野外0℃以下低温环境中化学制氢反应所需的液态水供应;且能确保换热效果的长期稳定性;还能降低区域水温差异,避免对制氢反应造成影响。

    2020-11-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及车辆,热泵系统包括乘员舱热管理回路,用于制冷或制热以调节乘员舱内的温度;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动力电池、加热水泵、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分别连接至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所述加热水泵用于驱动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的冷却液循环流动,以加热或冷却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用于将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的热量提供至所述冷却液,以使所述冷却液升温并加热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将所述冷却液的热量传递至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以使所述冷却液降温并冷却所述动力电池。本申请的热泵系统,加入了电池热管理回路,可以利用热泵系统对电池进行热管理。

    2020-11-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用于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管道连接的电子水泵、电机控制器、发动机进气冷却器、包含驱动电机的电驱动模块和电机散热器;其中,用于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冷却系统和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电子水泵、电机控制器、包含驱动电机的电驱动模块和电机散热器,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电子水泵、发动机进气冷却器和电机散热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本发明能够简化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结构,降低整车热管理系统在整车中布置的难度。

    2020-11-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所述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芯片、制冷信号输入电路、制冷信号输出电路、制热信号输入电路、制热信号输出电路以及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制冷信号输入电路和所述制热信号输入电路,所述制冷信号输入电路、所述制冷信号输出电路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依次连接,所述制热信号输入电路、制热信号输出电路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依次连接。本发明通过输出制冷信号或者制热信号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准确的进行制冷或者制热,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的调节,使电池工作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下,保证电池的寿命和使用性能。

    2020-10-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膨胀水壶,水泵,电子节温器,燃料电池散热器,电磁阀,燃料电池堆,离子交换器。克服现有燃料电池堆不能在过低环境温度条件启动工作的制约,通过在小循环支路设计了辅助水加热方案,实现燃料电池堆低温快速启动,提高燃料电池堆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在水路系统增加一路辅助空调水暖换热系统,实现燃料电池堆的废热回收利用,减少了空气加热器的用电需求,节约了整车电能,增加冬季车辆的续航里程;通过燃料电池堆除气装置的设计改进,解决燃料电池堆水路系统在加注和运行过程中的除气难题,提升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020-10-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远程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远程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端发送的包括预计出发时间、预计目的地位置和预计驾驶模式等预约信息的预约用车指令;基于预约信息和获取到的当前停车点位置,确定待使用车辆在本次行程中的预测环境温度和预测行驶时长;基于预计驾驶模式、预测环境温度和预测行驶时长,确定本次热管理模式和本次电池目标温度;基于预计出发时间,确定本次热管理启动时间和本次热管理启动时长;通过动力域控制器根据上述确定的热管理控制信息,控制待使用车辆的热泵系统对待使用车辆进行热管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在提高车辆使用的舒适性、增大车辆的续航能力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2020-10-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