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贾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公开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件的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件分隔成第一集流部和第二集流部,所述第一集流部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集流部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所述换热管连通至所述第一出口形成第一换热单元,所述第二进口通过所述换热管连通至所述第二出口形成第二换热单元。

    2020-05-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

    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牵引电池组件。所述牵引电池组件可包括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阵列。热板可设置在电池单元之下并被构造为与所述电池单元热连通。所述热板可在热板内限定多个通道构造。通道构造中的每个通道构造可与电池单元中的一个电池单元对应并可包括在热板的同一侧部上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室可与入口连通,出口室可与出口连通。通道构造和入口室和出口室可被布置为使得离开入口室的流体通过出口进入所述通道构造,离开出口的流体进入出口室而不进入通道构造中的另一通道构造的入口中。

    2020-03-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电池液冷式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电池液冷式热管理装置,包括动力电池制冷系统、强迫通风换热系统、制热系统及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整体配套设计和多系统集成设计方法,将动力电池制冷系统、强迫通风换热系统、制热系统及控制系统在结构上高度集成,使得本发明可根据环境温度高低、控制温度阈值及电池当前温度值,进行高温环境蒸汽压缩制冷、常温环境强迫通风换热、低温环境液体制热及水泵自循环四种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进而通过与环境温度的自适应及供电频率自调整,使其在满足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辅助功率的消耗,同时有效减低了制冷部件的使用频度,提升了制冷系统的可靠性进而延长了寿命。

    2020-02-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绝缘导热板以及液冷装置,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电芯单体,并通过连接片实现电连接;所述液冷板装配在所述电池模组上端,所述绝缘导热板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液冷板之间,所述绝缘导热板与电池模组的电芯极柱连接片嵌入式连接,与所述冷却装置接触的一面为互盈配合,一方面嵌入式的连接方法增大了绝缘导热板与电芯单体极柱连接片接触面积,更有利于电芯内部热量的向外传导;另一方面绝缘导热板自身材质本身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能更好的实现热量的传导,从而将电池模组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更充分的传导到冷却装置中,提高冷却效率。

    2020-02-2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热量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热交换器、加热器、电子水泵M1及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包的输出管路通过三通阀Y2与热交换器或发动机的输入管路连接,发动机的输出管路通过三通阀Y3与散热风扇或三通阀Y1的输入管路连接,散热风扇的输出管路与三通阀Y1的输入管路连接,三通阀Y1的输出管路与电子水泵M1或电子水泵M2的输入管路连接,电子水泵M2的输出管路与发动机的输入管路连接。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内循环及外循环,可以选择内循环或外循环对动力电池包进行不同程度加热或冷却,能更为精准的调控动力电池包的温度。

    2020-01-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模组及电池热交换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热交换方法,其中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第一热交换装置、第二热交换装置以及控制单元;第一热交换装置包括用于媒介流经以进行热交换的交换部件,交换部件贴合覆盖于电池组的电池极柱;第二热交换装置包括箱体,电池组放置于箱体的内部,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控制单元设置于箱体外壁,且分别控制交换部件进行热交换,以及控制进风口进行进风和出风口进行出风,通过将电池组与液 相变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风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装置结合形成电池模组,可同时或单一启动这两个热交换装置,不但热交换效率提高效果增加,且大大地节省了能源。

    2019-12-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方法:步骤1、系统自检;步骤2、实时获取发动机转速信号、发动机负荷信号、排气空燃比信号、进气温度信号、水温信号、车速信号和爆震信号;步骤3、建立排温模型和爆震模型;步骤4、通过排温模型实时计算发动机排温情况,通过爆震模型计算爆震退角情况;步骤5、根据计算结果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子节温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冷却液温度与发动机的燃烧状态建立直接联系,控制更加准确,燃油经济性更低,同时又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保护发动机零部件,使电子节温器的水温控制更加高效、准确、稳定。

    2019-12-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充电期间的电池热管理

    本公开提供“充电期间的电池热管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牵引电池、冷板和热电装置,所述热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与所述冷板之间并由掺杂结分开的一对导热板。所述热电装置被配置成响应于电流流过所述结,而驱动所述导热板之间的温差以在所述电池与所述冷板之间传递热量。

    2019-11-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双循环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双循环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BMS、热管理控制器、压缩机、PTC加热器A和PTC加热器B,所述电池包BMS一端连接有电池包进水口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有电池包出水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包进水口温度传感器一侧连接有三通换向阀B,所述三通换向阀A一侧连接有冷却器,另一侧连接电池散热器,所述电池散热器一侧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一侧连接有电动水泵A,另一侧连接有冷却器,所述电动水泵A一侧连接有PTC加热器B;该种基于双循环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解决了对水冷电池包加热和冷却的问题,在冷却工况时引入双循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压缩机能耗。

    2019-11-0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用于LED照明系统的准直透镜、包含有准直透镜的LED照明系统、和/或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改进的照明系统和 或其制备方法。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照明系统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孔隙的玻璃基板。发光二极管LED或其他光源被配置在所述孔隙的一个末端,使直接穿过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孔隙的来自所述LED的光,退出所述孔隙的相反端。所述孔隙的内表面具有类似银的镜面反射材料,来反射从所述LED发射的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远程磷光体或层相对于所述LED被配置在所述孔隙的另一末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透镜配置在所述孔隙中位于所述远程磷光体与所述LED之间。

    2019-1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快速宏量制备碳泡沫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宏量制备碳泡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过渡金属盐的水溶液,将植酸加入水、多元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将过渡金属盐的水溶液加入植酸、水、多元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2)恒温装置中加热形成凝胶;(3)热处理步骤,利用凝胶前驱体热处理时的铵盐分解产生气体,将凝胶吹制成泡沫状后在高温下碳化;(4)酸处理清洗掉金属颗粒。利用体系铵盐释放气体的速率和凝胶体系的黏度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的动力学平衡,实现了碳泡沫的快速宏量制备。该方法得到的泡沫碳具有,高比表面积、质量轻、密度小、孔隙均匀等特点,在电化学储能,热管理材料及电吸附水处理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

    2019-11-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具有纵向通道结构的牵引电池热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纵向通道结构的牵引电池热板。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牵引电池组件。该牵引电池组件可包括电池单元阵列和热板,所述热板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电池单元阵列。所述热板可限定进入端口、两个外通道、至少三个内通道和排出端口,所述两个外通道中的每个均具有与所述进入端口连通的通道入口,所述至少三个内通道设置在所述外通道之间。所述端口和通道可被布置为使得行进穿过任意两个相邻的通道的流体沿相反的方向流动,当流体离开热板时,流体从内通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流入到所述排出端口中而不是首先进入所述通道入口。

    2019-11-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