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热管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多节电池单体,任一节所述电池单体的左右两个发热面均贴附有散热件;还包括用以对所述散热件进行散热的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插设于所述散热件的内部,所述冷凝段裸露于空气中;还包括用以固定全部所述电池单体、所述散热件及所述热管的外壳。上述基于热管的电池热管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新能源电池散热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船用动力电池组梯级热管理系统,特点是包括电池组、热泵系统、换热器、海水淡化装置和淡水柜,电池组内设置有定型相变材料,定型相变材料内设置有通道,通道内灌注有功能热流体,功能热流体的相变温度高于定型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通道与换热器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连接换热器与通道的管道上设置有蠕动泵,换热器上通过管道连接有海水泵,换热器、海水泵和热泵系统三者之间设置有海水管路更换机构,热泵系统与海水淡化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优点是该动力电池组可实现梯级热管理,冷却效果好;而且还可同时将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海水,对海水进行淡水转化,用于船舶航行及船员生活所需,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水热管理系统,包括氢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和散热系统,其中所述氢气供应系统被配置为通过引射器进行氢气循环利用;和通过燃料电池电堆所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氢气加湿,通过燃料电池电堆出口的冷却水进行氢气加热,以使得氢气的温度和湿度满足水平衡调节要求后进入燃料电池电堆参与反应;所述空气供应系统被配置为对空气进行压缩,并通过燃料电池电堆出口的湿空气对进入燃料电池电堆的干空气进行加湿,以使得空气的温度与湿度达到设定要求后进入燃料电池电堆参与反应;所述散热系统被配置为对燃料电池电堆出口的部分冷却水进行散热后与未散热的另一部分冷却水混合后重新送入燃料电池电堆中。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光功率检测计,包括有传感探头、连接装置、嵌入式主机和基座;传感探头包括探头壳体和光电二极管,其中光电二极管安装在探头壳体的中间部位,对应上方部分壳体留有开窗,在光电二极管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在探头壳体之中的半导体制冷片,在其表面安装有热敏电阻,共同构成热管理回路;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传感探头和嵌入式主机,该连接装置分别为上连接杆、万向节、下连接杆,其中上连接杆连接传感探头和万向节的一端,下连接杆连接主机和万向节的另一端;嵌入式主机安装于基座之上,上部与连接装置相连,嵌入式主机的前面板设置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调节探头的角度,方便进行多方位测量,且检测结果实时显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珀尔帖效应和热管冷却的电池包及其热管理方法,本发明在电池包箱体内、电池模组的上部紧凑的设置了热电制冷器,通过高导热性的导热垫片和导热翅片与电池形成“电池模组—导热垫片—导热翅片—导热支撑板”和“电池模组—导热垫片—导热翅片—导热支撑立板—导热支撑板”的导热通路。在高温环境、低温环境和正常环境下可执行不同的工作模式,具有热响应快、导热效率高、温度控制精确、无噪声等优点;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模块在得到均匀受热的同时增大了换热系数,进一步确保了电池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且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为整车的结构布置提供空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SCR后处理尾气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布置在DPF和SCR之间,将排气管道分为两个支路,在入口、出口处分别布置第一电动挡板、第二电动挡板,以控制尾气流经各支路的比例;在第一支路加装蓄热装置,并在第一支路外层加装冷却水套。本发明通过蓄热装置将柴油机高负荷下排温热量储存,并在低负荷下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调节SCR催化器温度的目的。此外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对蓄热装置进行预加热以及在DPF再生等高排温工况下对排气进行冷却,从而使得SCR催化剂免受高温冲击,保证SCR催化器运行安全以及确保SCR系统运行在催化剂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从而达到提高NOx转化效率,降低NH3逃逸,降低柴油机N2O强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高强芳纶纳米纤维基复合电热膜,包括银纳米线,银纳米线均匀嵌在芳纶纳米纤维基体表面,芳纶纳米纤维与银纳米线相互连接形成高效导电网络作为电发热载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电热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电热膜具有良好的柔性、宽的发热温度范围、快速响应及优异的耐热型和力学性能,满足在可穿戴热疗、个人热管理、除雾除冰、交通取暖、军用加热设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及方法,该预警系统包含多种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报警装置、自动应急灭火装置。传感器包含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其中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电池内部气体状态特征的反映,及时对热失控风险涌现早期的电池热安全性做出预判与诊断,预警快速高效。电池管理系统基于多传感器复合探测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多参数与设定阈值进行比对,发出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并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力争将热失控引起的安全事故风险降低,减少人员伤害。
一种发动机排气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HC喷嘴,DOC装置,布置于DOC装置之前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布置于DOC装置之后的第二温度传感器,HC喷嘴以能够利用DO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能进行HC燃料蒸发的方式布置。所述排气热管理系统设置有一个HC蒸发器,所述HC蒸发器为一个热导体,以能够吸收DOC反应热量的方式布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包括发动机温度控制模块、电池包温度控制模块、电机温度控制模块、发动机尾气能量利用模块和ECU;发动机冷启动时,通过半导体制热片迅速加热发动机冷却液至最佳温度,合适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在混合驱动模式时,利用排气废热能量的同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电机进行主动散热降温;采集发动机水箱和电池包温度,由电控单元ECU实现电池包与发动机水箱相连通环绕式高温水管路的通断,当电池包温度过低时,利用水箱热量将电池加热到理想温度;当电池包温度过高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主动散热。本发明改善发动机、电池包和电机的工作环境,实现既延长各发动机、电池包和电机使用寿命又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制冷剂直冷和热管复合冷却系统,通过在电池间布置扁状热管阵列与电池直接接触进行高效换热,将热量迅速传递至底置的蒸发冷板中,由其中的制冷剂蒸发进行高强度快速冷却,与间冷形式相比,实现制冷剂在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冷板直接蒸发换热急速冷却电池包,与现有的直冷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复合热管直冷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的换热能力,结构可靠性和轻量化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提出针对高温环境和大负荷行驶工况,调控风机转速、压缩机转速、电磁阀开度来调节匹配相应工况下电池供冷量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最佳温度保障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翅片复合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包括铝制电池盒,铝制电池盒内固定有若干相间隔排布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模组和散热结构,所述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上表面固定有磷酸铁锂电池极耳,所述散热结构由一对基板和整列排布在一对基板之间的若干个散热翅片构成,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整个热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热管理系统传热面积小,相变材料导热率低,相变材料和电池之间换热效率低等弊端,通过翅片结构改善相变材料的热传导与热对流,使得电池升温速率降低,电池模组温度梯度减小,提高电池安全性、工作性能和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