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智能热管理系统控制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智能热管理系统控制模块。其中智能热管理系统控制模块由嵌入式处理器,数据记录模块,热管理系统功率控制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池数据,传输至智能热管理系统控制模块,智能热管理系统控制模块通过计算得到电池包所需的散热功率并控制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提前散热,使得电池包的温控更加及时且精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及其热管理方法,包括电池箱以及排列在电池箱内的多个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由多个圆柱形电池顺序排列形成,相邻的两个电池组间隙之间均穿插有带孔隙的泡沫铜条,所述的泡沫铜条与电池表面部分接触,所述的电池箱内充有导热阻燃油,电池箱具有进口和出口;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电池箱的进口通入热态的导热阻燃油,与电池表面及泡沫铜条进行换热,以实现电池组的预热,从而保证电池组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温度范围内;当电池处于高温时,通过电池箱的进口通入冷态的导热阻燃油,冷态的导热阻燃油从电池箱进口不断流入,与电池表面及泡沫铜条接触换热后,从电池箱的出口流出,将电池热量带走,使电池组温度降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运载器能源热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空气-燃油换热器、第二空气-燃油换热器、压缩机和制冷涡轮;第一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与高速运载器的发动机的输出端连通;第一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压缩机的输出端与第二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通;第二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制冷涡轮的输入端连通;制冷涡轮的输出端与高速运载器的舱室连通;高速运载器的油箱与第二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通;第二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通;第一空气-燃油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发动机连通。本发明能够提高机载燃料热沉的利用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用内含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箱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箱盖、上箱体和下箱体;电池箱内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第一冷却模块、第一电热模块、第二冷却模块、第三冷却模块、第二电热模块、第四冷却模块和底部冷板;底部冷板设有偶数个独立的流道,流道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单侧的冷却液进出口交替分布,使得每两个相邻内流道流向相反,以此保证各块电池底部的温均性。本发明的冷却模块采用每相邻两部分冷却液流向相反的方法,使电池前后两部分冷却环境几乎完全相同,大大减小了电池自身每一部分之间的温差。还具有低温加热效果,避免低温条件下电池内阻大、放电效率低等问题,减轻对电池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热管的液冷式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柔性热管、液体通道和若干电池组;多张所述液体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电池组交错排列于相邻两张液体通道的间隔中,所述电池组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液体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柔性热管沿液体通道的长度方向依次盘绕于各个电池组之间,所述电池组的其中一端通过柔性热管与对应的液体通道紧密贴合;所述电池组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液体通道紧密贴合。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易于安装及维护,接触热阻小,无需考虑绝缘等问题。
本发明属于复合膜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多功能人体热管理膜,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抗紫外和热管理功能的生物质膜材料,具有双层结构,由金属铝或分级LDHs纳米片金属铝包覆的生物质纤维和棒状结构的ZnO包覆的生物质纤维组装而成,其中,所述生物质纤维直径10~50 μm,所述棒状结构的ZnO的尺寸为100~200 nm。通过巧妙地改变膜内层的红外发射率实现人体热管理,选用氧化锌纳米棒作为抗菌和防紫外辐射材料。该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控,外部结构有序排列纳米棒增加表面粗糙度,内部由光滑涂层向多级LDHs粗糙表面改变实现了从保温到散热性能的调节,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抗菌、透气性和柔韧性,可用于人体热管理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冷却耦合液冷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模块和热电模块,热电模块与液冷模块相连,电池与热电模块相连,热电模块的置冷端与电池接触,热电模块的热端与液冷模块接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电冷却耦合液冷的电压调控策略,电池与热电模块相连,热电模块与液冷模块相连,控制热电模块的差值电压在液冷模块冷却液流动方向上依次增大。本发明的电池热管理装置相比于单纯液冷,电池低温温升和高温温降都可以得到极大改善,极大程度上稳定了电池组模块的温度,且这种制冷和加热集成化的设计,实现了汽车空间的有效合理利用。本发明的电压调控策略能够减小冷却液中温度梯度对热电模块制冷性能的影响,大大减小了电池组间温差。
本发明涉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电池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储液罐、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泵、冷却机构、节流阀、汽车电机液冷机构和汽车电池液冷机构;系统中的工质沸点53℃的全氟己酮;第一换向阀为二位六通电磁换向阀,设有左右两个油道;第二、三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设有左右两个油道。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低温时可有效利用电机热管理系统的热量,节约了电池加热的成本;在温度较高时通过相变材料的相变,有效控制电池的温升和避免电池过热。本发明既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圆柱形锂电池热管理结构。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圆柱形电池单元、金属导热柱、金属换热板;圆柱形电池单元包括电芯和壳体,电芯由壳体包裹。壳体呈圆环柱结构,金属导热柱位于圆环柱结构中央的中空区域处。金属导热柱两端与金属换热板装配相连。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结构在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时可以将电芯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导热柱传至金属换热板,并凭借金属换热板表面的空气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作用实现散热功能。在零度以下低温时,通过热空气与金属换热板之间强制对流换热,进而通过金属换热柱将热量传至电芯,实现加热功能。
本发明涉及基于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冷凝器、空调管路、第五换向阀、节流阀、蒸发器、第六换向阀、风扇、电机液冷管路、电池液冷管路;其中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为二位六通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系统中的工质定为沸点53℃的全氟己酮。本发明具有四种工况,在满足电池加热和冷却的基本性能的同时,辅助空调的制冷和加热,充分利用了电机余热;本发明既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于混合电动汽车。
本发明涉及基于混合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该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泵、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空调管组、第五电磁阀、第一节流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二节流阀和电池冷却机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为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为二位六通电磁换向阀;泵为液压泵;系统工质为混合相变材料;据第三电磁阀的工作位置将系统分为两种模式,单一工质工作模式和混合工质工作模式,分别适用于电池和空调不同的工作温度区间。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外机热管理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控制器、内部散热翅片和外部散热翅片,壳体处于封闭结构,控制器置于壳体内部,外部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外部,内部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内部,内部散热翅片与外部散热翅片通过热管连接。可以实现控制器的良好热管理,同时防止芯片暴露于室外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