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管理功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芯、导热绝缘柱、导热绝缘密封块、相变材料、电热丝。电芯由壳体包裹。壳体为中空结构,导热绝缘柱位于其中央。导热绝缘柱通过两端的导热绝缘密封块与壳体相连。壳体与导热绝缘柱之间填充相变材料。电热丝缠绕在导热绝缘柱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利用相变材料配合导热绝缘密封块及导热绝缘柱可以有效降低电池最高温度,改善温度均匀性;在零度以下低温时,通过对电热丝短时电加热即可快速实现电芯达到安全充放电温度,并且依靠相变材料的保温作用能够维持一段时间。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及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方形锂电池组热管理结构。主要包括方形锂电池、半导体制冷片、相变材料。方形锂电池的两个侧面与半导体制冷片接触。半导体制冷片一面紧贴方形锂电池另一面紧贴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两个侧面与半导体制冷片接触。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在高倍率充放电时,电池产生热量经过半导体制冷片传至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冷却,若仍有进一步冷却需求则让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工作,对电池侧进行制冷,可使电池最高温度进一步下降,即使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也能实现对电池组的散热功能。在零度以下低温时,对半导体制冷片通反向电流对电池侧加热,高效且低能耗,实现对电池组的加热功能。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圆柱形锂电池热管理结构。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圆柱形电池单元、金属导热柱、金属换热板;圆柱形电池单元包括电芯和壳体,电芯由壳体包裹。壳体呈圆环柱结构,金属导热柱位于圆环柱结构中央的中空区域处。金属导热柱两端与金属换热板装配相连。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结构在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时可以将电芯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导热柱传至金属换热板,并凭借金属换热板表面的空气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作用实现散热功能。在零度以下低温时,通过热空气与金属换热板之间强制对流换热,进而通过金属换热柱将热量传至电芯,实现加热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健康管理试验台及试验方法,试验台由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功率分析仪、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器、上位机组成。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的三电系统为被测对象,需与包括热管理系统在内的整套动力总成一同参与试验。试验时,数据采集控制器向待测三电系统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使三电系统运行,并通过测功机对动力总成进行加载。各个传感器负责对运行过程中影响三电系统寿命的特征参数的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实现三电系统健康状态的预测,从而为其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管理功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芯、导热绝缘柱、导热绝缘密封块、相变材料、电热丝。电芯由壳体包裹。壳体为中空结构,导热绝缘柱位于其中央。导热绝缘柱通过两端的导热绝缘密封块与壳体相连。壳体与导热绝缘柱之间填充相变材料。电热丝缠绕在导热绝缘柱表面。本发明专利提供的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利用相变材料配合导热绝缘密封块及导热绝缘柱可以有效降低电池最高温度,改善温度均匀性;在零度以下低温时,通过对电热丝短时电加热即可快速实现电芯达到安全充放电温度,并且依靠相变材料的保温作用能够维持一段时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的复合加热系统,其包括发动机冷却大循环回路、电机冷却循环回路、动力电池冷却循环回路、PTC加热循环回路、储热加热循环回路以及换热器,该系统能够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加热,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动力性,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的复合加热方法,当电池需要加热时,根据PTC加热策略、发动机冷却液加热策略、电机冷却液加热策略以及储热加热策略对换热器加热,换热器根据动力电池加热策略将动力电池快速加热到安全温度以上。本方案解决了不同行驶工况下电池加热过程中电池温升速率小,系统能耗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控阀用蜡式保险装置,包括一端插入电控阀模块的罩体,罩体中空并两端设有开口,罩体插入电控阀模块的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安装有感应器,感应器的感应端插入电控阀模块内感受水温,感应器位于罩体内侧的一端安装有推杆,罩体的另一端设有凹型的阀门安装座,阀门安装座内安装有封闭罩体的阀门,罩体位于感应器和阀门之间的位置开有至少一个与外界连通的通孔,当水温高于预设温度时,感应器工作,带动推杆打开阀门。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控阀用蜡式保险阀,当热管理模块出现工作异常时,自动打开阀门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且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原理应用于圆柱形电池的复合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外部循环设备、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池箱内设置若干电池组,每个电池组由P层N*M个顺排的圆柱型单体电池构成,相变材料填充在电池箱空隙之中,内部液体管路由(N-1)*(M-1)个螺纹圆柱管构成。所述外部循环设备由外部液体管路、电子水泵、电控三通阀、换热器、压缩机、电控四通换向阀、冷凝器、储液罐、电控膨胀阀、蒸发器组成。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外部循环设备的工作情况。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控温均匀性好、能耗低等优点;基于热泵原理可实现对电池组的冷却、加热和保温三种功能,以保证全工况下电池组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健康管理试验台及试验方法,试验台由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功率分析仪、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器、上位机组成。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的三电系统为被测对象,需与包括热管理系统在内的整套动力总成一同参与试验。试验时,数据采集控制器向待测三电系统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使三电系统运行,并通过测功机对动力总成进行加载。各个传感器负责对运行过程中影响三电系统寿命的特征参数的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实现三电系统健康状态的预测,从而为其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总成能量流试验台及试验方法,由热管理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组成。热管理系统包括四个独立的液流换热系统,每个液流换热系统均包括膨胀水箱、阀门、电子水泵、散热器、电子风扇、过滤器和管道;测控系统包括上位机、NI控制器、油耗仪、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扭矩转速仪、功率分析仪、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上位机通过NI控制器向待测混合动力总成控制器、测功机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实现混合动力总成的运行和加载。热管理系统负责控制混合动力总成运行中的温度。通过测控系统对运行参数的测量,可以计算得到混合动力总成中能量转化、传递和损耗情况,从而进行效能评估,为混合动力总成的开发和优化提供试验依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系统,由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包括三个独立的液流换热系统,液流换热系统包括恒温水箱、水泵、过滤器、阀门和管道;数据采集系统包括NI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分析仪、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和上位机。动力总成各部件分别由各自的液流换热系统进行温度控制。上位机通过NI控制器向液流换热系统、电机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分别采用功率分析仪和测功机测量电参量和机械参量,可以测试不同温度和运行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能量流及能量损耗情况。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试验系统及方法,由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包括三个独立的液流换热系统,液流换热系统包括恒温水箱、水泵、过滤器、阀门和管道;数据采集系统包括NI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分析仪、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和上位机。动力总成各部件分别由各自的液流换热系统进行温度控制。上位机通过NI控制器向液流换热系统、电机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分别采用功率分析仪和测功机测量电参量和机械参量,可以测试不同温度和运行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能量流及能量损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