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其对空气进行逐级压缩;一个储气室,其储存由压缩机压缩的高压空气;至少一个透平机,其利用储存在储气室中的高压空气进行发电;以及一个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泵,热泵包括一个储热模块,储热模块连接至压缩机的出口,冷却从压缩机输出的高压空气,以及收集和储存在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热泵还可以包括一个加热模块,加热模块连接至透平机的进口,利用储热模块中储存的热量对从储气室输出的高压空气进行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益处中的至少一项:提高压缩机效率,提高热效率,以及避免碳排放。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储热带。它一种相变储热带,包括多孔石墨带和有机相变物质,所述多孔石墨带的重量百分比为5~60%,有机相变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40~95%;所述的多孔石墨带,是指以碳石墨材料制成的厚度在0 05~0 3mm之间、体积密度在0 05~0 6g cm3之间的带;所述的有机相变物质是指熔点在10~80℃有机物质。这种相变储热带具有轻质(体积密度为1 0~1 4g cm3)、超薄(厚度在0 05~0 3mm之间)、热导率高(热导率在1~30 W mK)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所述动力电池括电池箱体,在电池箱体内部设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下电池模组以及与下电池模组相对设置的上电池模组,所述上电池模组与下电池模组相靠近的一侧上都设有用于减少两电池模组间相互影响的反辐射隔热层。本实用新型设有反辐射隔热层,减少动力电池工作时上电池模组与下电池模组之间的相互影响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动力电池的高效可靠运行,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电池包、第二膨胀箱、换热器、加热器和第三水泵串联构成电池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器和第三水泵通过两个三通阀与加热芯串联构成乘客舱空调制热回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可用于电动四驱车,利用过水加热PTC和电池chiller冷却器串联连接,冷却管路少、成本更低。将电池热管理共用电池冷板加热或冷却电池,结构简单,制冷剂加注容易,使得维护更为方便。结合实际情况将复杂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集成为两条回路,减少了水阀、三通等部件,系统可靠性增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排气热管理系统,包括排气歧管、增压器,在排气歧管上设压力检测口,压力检测口连接排气歧管压力测试装置,排气歧管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测试管及与之连接的连接压力传感器;增压器通过增压器安装螺栓安装在排气歧管出气口上;排气流量控制阀通过卡箍连接在增压器的排气口上,且排气流量控制阀进气口上的角度控制孔与增压器法兰上刻度对齐;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排气流量控制阀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分别与发动机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气流量控制阀通过对发动机排气歧管内排气背压进行精确控制,可以提高发动机在低速下的排气温度,从而提高后处理转化效率,达到低系统成本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包括热管、连接在热管内的内翅片和连接在热管外侧表面的外翅片,外翅片两侧贴有散热膜,热管内有导热介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热管理装置,提高了电池热管理效果,大大提高了电池温度一致性,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能量航空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特别是以液氢为燃料的航空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液氢储罐、缓冲罐、压力传感器、氢气减压器、水用电磁阀、氢气用电磁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泵、循环水泵、水箱、温度调节器、热交换器等。以燃料电池自身热量为液氢储罐提供热源实现液氢气化,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以航空器外部的高速来流空气作为冷介质,将燃料电池多余热量散去。本发明与传统的高压气瓶储氢方式的航空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比,具有储氢量大、重量轻、体积小、工作压力低、安全可靠、燃料加注速度快、燃料加注方式简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有长航时需求、重量和体积要求的航空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液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液氢储罐、缓冲罐、水箱、热交换器、控制阀、散热器、循环水泵、循环水管路、以及监控单元和控制模块。以燃料电池自身热量为液氢储罐提供热源实现液氢气化,进而为燃料电池提供气态氢作为燃料。本发明与传统的高压气瓶储氢、金属储氢等方式相比,具有储氢量大、重量轻、体积小、工作压力低、安全可靠、燃料加注速度快、燃料加注方式简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有长航时需求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液氧为氧化剂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液氧储罐、缓冲罐、水箱、热交换器、控制阀、散热器、循环水泵、循环水管路、以及监控单元和控制模块。以燃料电池自身热量为液氧储罐提供热源实现液氧气化,进而为燃料电池提供气态氧作为氧化剂。本发明与传统的高压气瓶储氧方式相比,具有储氧量大、重量轻、体积小、工作压力低、安全可靠、氧化剂加注速度快、氧化剂加注方式简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封闭体系内有长航时需求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一种具有多层次封装结构的定形相变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相变材料38 70%,第一级封装多孔石墨5 20%,第二级封装热塑性聚合物20 50%。是以相变物质、多孔石墨、热塑性聚合物为材料,通过多孔石墨对相变物质进行第一级封装,热塑性聚合物在熔融共混的过程中对相变物质进行第二级封装,经过两次封装得到的。本发明具有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热系数、相变潜热及力学性能的优点。
一种运行机动车的方法,所述机动车至少有时仅被电动机驱动,具有带有高压电池的高压电网,电动机连接在高压电网上,高压电池应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为此高压电池配备有使用循环的冷却介质的、具有用于冷却介质的加热装置和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在满足功率需求不足标准时——这说明了为了电动机再生制动机动车所需的制动功率超过当前在高压电网中用于给高压电池充电所能需要的和 或由其它耗电器所需的需求功率,则以下述方式来操控用于高压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使得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都被运行,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至少需要在制动功率和需求功率之间的差并且使高压电池的温度保持在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构件的温度的陶瓷的冷却和加热体(1),其中冷却和加热体(1)包括带有前侧(2)、相对而置的后侧以及将前侧(2)与后侧连接的侧面(3)的板形的支承体并且在前侧(2)和 或后侧上布置有与支承体连接的金属施敷物并且支承体具有冷却元件。为了能够调节任意的电气的或电子的构件的温度,根据本发明提出了,在前侧(2)和 或后侧上施加有加热结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