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化热管理的车用电机定子组件应用的电机。该电机包括电机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固相储热材料和相变热管;所述电机机壳的壳体两端具有相变热管安装槽道和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实现与法兰端盖的螺栓连接;所述定子绕组安装在定子铁芯的嵌线槽中,并与定子铁芯一体套于电机机壳中;所述相变热管为柔性的3D自由曲面相变热管,冷凝端装配于电机机壳的相变热管安装槽道中,蒸发端通过固相储热材料与定子绕组实现低热阻紧密配合;所述固相储热材料灌装在定子绕组两端与电机机壳之间的空隙中。该高导热车用电机定子组件应用的电机均热效果佳,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包,所述的电池包上设有液体加注孔,所述的液体加注孔上连接有注液装置,所述的电池包上设有气体回收孔,所述的气体回收孔上连接有气体回收泵,所述的气体回收泵上连接气体通道,所述的电池包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气体回收泵与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力维持装置,所述的电池包上设有气体通管,所述的气体通管连接气囊,所述的气囊外部设有气囊保护壳,所述的气囊保护壳内侧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的气囊保护壳顶部内侧设有气囊推进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温度一致性控制能力良好,设备简单,系统安全性好,系统重量较轻,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实验教学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可靠且能全面引入各散热性能影响因子的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实验控制台和多个实验平台;实验控制台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操控模块,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操控模块与实验控制板的数据通信,操控模块用于调节实验参数、实时显示各测温点温度曲线图及总体温度分布云图、导出历史实验数据以及电子版实验报告单;实验平台包括实验箱、实验控制板和电源模块,其中:实验箱包括带有不同栅格孔的通风挡板和用于加热、散热、预紧及测温的功能模块,实验控制板用于控制上述功能模块,电源模块用于向实验控制板及上述功能模块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组液冷双循环热管理箱,包括小循环水箱、大循环水箱、进水口三通阀、出水口三通阀、温度传感器、右侧半导体TEC组件、左侧半导体TEC组件、水泵和主控板;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出水口三通阀和进水口三通阀全部打开,冷却液通过小循环出水管和大循环出水管进入水泵,并利用水泵将冷却液在锂电池包内循环后通过小循环进水管、大循环进水管分别进入小循环水箱、大循环水箱,随后重复同样循环过程给锂电池组制冷或者加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复杂、制造加工成本高、功耗大、热管理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大小水箱同时进行双循环,能充分利用环境温度的调节作用,节省能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组液冷双循环热管理箱,包括小循环水箱、大循环水箱、进水口三通阀、出水口三通阀、温度传感器、右侧半导体TEC组件、左侧半导体TEC组件、水泵和主控板;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出水口三通阀和进水口三通阀全部打开,冷却液通过小循环出水管和大循环出水管进入水泵,并利用水泵将冷却液在锂电池包内循环后通过小循环进水管、大循环进水管分别进入小循环水箱、大循环水箱,随后重复同样循环过程给锂电池组制冷或者加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复杂、制造加工成本高、功耗大、热管理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大小水箱同时进行双循环,能充分利用环境温度的调节作用,节省能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热管理的车用电机定子组件应用的电机。该电机包括电机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固相储热材料和相变热管;所述电机机壳的壳体两端具有相变热管安装槽道和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实现与法兰端盖的螺栓连接;所述定子绕组安装在定子铁芯的嵌线槽中,并与定子铁芯一体套于电机机壳中;所述相变热管为柔性的3D自由曲面相变热管,冷凝端装配于电机机壳的相变热管安装槽道中,蒸发端通过固相储热材料与定子绕组实现低热阻紧密配合;所述固相储热材料灌装在定子绕组两端与电机机壳之间的空隙中。该高导热车用电机定子组件应用的电机均热效果佳,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包括:动力总成、悬置总成、车身和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包括增压发动机、与增压发动机相连的发电机、与发电机电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总成,且增压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集成在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内;动力总成通过悬置总成安装在车身上;热管理系统安装在车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车辆,采用增压发动机与减速器及双电机集成作为动力总成,采用四点悬置,解决了增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布置分散的问题,而又比混动车型简单;采用增压中冷增程器保证整车在增程工作模式动力性能,同时满足有限空间布置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热管理方法,包括:通过数值模拟模拟出电池包中电芯的温升和温差;根据所述温升和温差设计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与所述电芯接触用于导热的导热部和设置在所述导热部外表面的温控面;根据电池包当前工况设计控制导热装置温控面温度的散热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本发明电池包的热管理方法及系统中,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电芯的温升和温差,并根据温升和温差设计导热装置,再根据电池包当前工况设计散热装置,并通过散热装置来控制导热装置的温控面,进而实现控制电池包电芯温度的目的,且散热效率高,可靠性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的温度,包括液冷动力源、液冷管、与所述电池包接触的液冷板、热交换器、水箱和在所述液冷管内流动的冷却液,所述液冷动力源、液冷板、热交换器、水箱依次通过所述液冷管连接成一个散热回路,所述水箱用于储存、添加或者更换冷却液,所述液冷动力源为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提供动能,推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回路中循环流动,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高温的冷却液转换为常温的冷却液。本发明的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通过冷动力源、液冷管、液冷板、热交换器、水箱和冷却液和配合,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和均温效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实验教学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可靠且能全面引入各散热性能影响因子的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实验控制台和多个实验平台;实验控制台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操控模块,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操控模块与实验控制板的数据通信,操控模块用于调节实验参数、实时显示各测温点温度曲线图及总体温度分布云图、导出历史实验数据以及电子版实验报告单;实验平台包括实验箱、实验控制板和电源模块,其中:实验箱包括带有不同栅格孔的通风挡板和用于加热、散热、预紧及测温的功能模块,实验控制板用于控制上述功能模块,电源模块用于向实验控制板及上述功能模块提供电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乘员舱热管理模块和动力系统热管理模块,乘员舱热管理模块包括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扇、膨胀阀、HVAC系统、第一水泵、水PTC加热器和连接管路,动力系统热管理模块包括动力电池包、水壶、第二水泵、散热器、散热器风扇、第三水泵、控制器、逆变器、电机、热电板式换热器和连接管路。动力系统热管理模块采用热电板式换热器来实现。热电板式换热器根据珀耳帖效应,具有加热和制冷功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控温精确,热利用率高,能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电池使用效率和延长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固定路谱的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车辆行驶的固定路谱的参数信息,在车辆进入爬坡工况前将其纳入控制器的控制方法的输入参数,训练神经元网络,修正风扇转速的控制策略,以热管理系统提高冷却风扇转速和提前改变转速时间为输出变量,通过提前改变风扇转速对散热器进行预降温,使得车辆在爬坡工况下满足冷却要求。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进行控制策略的灵活转换,在爬坡工况前就提前进行冷却风扇的运作,通过提前改变风扇转速对散热器进行预降温,使得车辆在爬坡工况下满足冷却要求的基础上、降低风扇的耗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