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袁承超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及液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及液冷系统。该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包括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和管路装置,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内部为空腔,第一液冷板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与第一液冷板的内部连通,第二液冷板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与第二液冷板的内部连通,管路装置设置于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之间,并与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通。该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能提高热管理效率。

    2018-07-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软包电池模组及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模组,通过模组夹板可以实现对多个软包电池的固定,并且模组夹板一端设置有管路夹持结构、线束固定结构等结构,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扩展,可以方便模组组装完成后进行热管理管路、电压采集线束的布置和固定,方便形成功能完备的软包电池模组。该模组结构简单,易于组装。

    2018-07-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BDU模块、BMS模块、液冷管路及电池模组;所述液冷管路与所述电池模组设置的液冷扁管连接形成热管理回路,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热管理;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电芯夹板和第二电芯夹板依次首尾相连,并且通过电池模组错位连接构成用于安装所述BDU模块和BMS模块的BDU安装区域和BMS安装区域。本发明通过电池模组错位连接形成BDU安装区域和BMS安装区域并将BDU模块和BMS模块分别设置于其中,减少了安装BDU模块和BMS模块所占用的空间,使电池系统布局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1

    2018-06-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及液冷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及液冷系统。该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包括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和管路装置,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内部为空腔,第一液冷板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与第一液冷板的内部连通,第二液冷板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与第二液冷板的内部连通,管路装置设置于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之间,并与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通。该电动商用车液冷装置能提高热管理效率。

    2018-05-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软包电池模组及电源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模组,通过模组夹板可以实现对多个软包电池的固定,并且模组夹板一端设置有管路夹持结构、线束固定结构等结构,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扩展,可以方便模组组装完成后进行热管理管路、电压采集线束的布置和固定,方便形成功能完备的软包电池模组。该模组结构简单,易于组装。

    2018-05-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系统及供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供电装置,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壳体、喷淋板、循环管道、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循环泵和控制器,所述喷淋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内部设置有容液腔,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容液腔连通的多个喷孔,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容液腔连通,所述循环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能够安装至容纳于所述壳体的电池模组,所述温控器和循环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和循环泵通信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热管理系统及供电装置,零部件数量少、安装简便,对电池模组温控效果极佳。

    2018-04-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系统及供电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供电装置,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壳体、喷淋板、循环管道、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循环泵和控制器,所述喷淋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内部设置有容液腔,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容液腔连通的多个喷孔,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容液腔连通,所述循环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能够安装至容纳于所述壳体的电池模组,所述温控器和循环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和循环泵通信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热管理系统及供电装置,零部件数量少、安装简便,并且对电池模组温控效果极佳。

    2018-02-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池模组的电源装置。热管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及多个具有密闭腔室的热管理组件。相邻两个热管理组件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设置于热管理组件,密闭腔室内设置有迂回的液体流通通道,液体流通通道由设置于密闭腔室内的多个水道隔板隔离形成,进液管通过液体流通通道与出液管连通,液体经由进液管流入液体流通通道后通过出液管流出对各电池模组中各个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源装置中的各电池模组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提高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源装置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2017-10-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及带有一密闭腔室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一侧且与电池单体接触,密闭腔室内设置有迂回的由密闭腔室通过多个水道隔板隔离形成的液体流通通道。进液管及出液管分别设置于散热组件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并分别与液体流通通道连通,使液体经由进液管流入液体流通通道后从出液管流出,以实现对电池模组中各个电池单体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理装置散热耗时短、散热效果好,可使电池模组工作在较佳充放电状态,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池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2017-10-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池模组的电源装置。热管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及多个具有密闭腔室的热管理组件。相邻两个热管理组件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设置于热管理组件,密闭腔室内设置有迂回的液体流通通道,液体流通通道由设置于密闭腔室内的多个水道隔板隔离形成,进液管通过液体流通通道与出液管连通,液体经由进液管流入液体流通通道后通过出液管流出对各电池模组中各个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源装置中的各电池模组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提高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源装置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2017-06-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热管理装置,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进液接头及出液接头。多个单体电池组成一电池组,第一板体设置在电池组的一侧并与电池组相接触。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扣合形成连通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的冷却液体流通通道。当电池模组工作温度过高时,热管理装置进行冷却液体的循环,冷却液体可及时吸收电池模组散发的热量,达到对电池模组散热的目的,使电池模组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

    2017-03-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动力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装置及动力电源装置,热管理装置用于电池组的散热,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壳体;所述电池组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进风风扇;所述壳体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安装有出风风扇;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壳体内壁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风道和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壳体上设置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通过进风风扇向壳体内部泵入空气,并通过出风风扇将壳体内的空气排出,实现壳体内空气的流通,带走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电池组工作时可以得到更好的散热,提高电池组工作的稳定性,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2017-03-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