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胡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基于风冷均匀控温的转动式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冷均匀控温的转动式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箱体及电池组转动模块;电池组转动模块包括低转速电机、刚性肋板、一个大内齿轮、圆盘、电池单体、若干个小外齿轮;刚性肋板由中心板与若干根肋条构成;低转速电机与中心板连接,每根肋条的末端以转动副形式连接一个小外齿轮,大内齿轮与小外齿轮组成行星齿轮结构并相互啮合,每组小外齿轮中心上固定安装一组圆盘;每组圆盘上固定安装一圈由环形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电池单体构成的电池组,电池组中心的顶部安装旋转导电滑环,箱体上安装风扇。本实用新型通带动电池实现周转、自转运动,在风冷条件下使电池组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和冷却环境,从而保证各电池具有很好的温度均匀性。

    2020-06-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单元、驱动电机单元、空调单元、暖风芯体单元、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水冷冷凝器、四通换向阀和热交换器,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配置在驱动电机单元中,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配置在动力电池单元中,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和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相连接,驱动电机单元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动力电池单元相连接,水冷冷凝器配置在暖风芯体单元中,动力电池单元通过热交换器与暖风芯体单元相连接,空调单元与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以及水冷冷凝器相连接。本发明提出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热管理系统中热量的有效利用,可以节约电能,提升电动汽车续驶里程。

    2020-06-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及其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及其热管理方法,包括电池箱以及排列在电池箱内的多个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由多个圆柱形电池顺序排列形成,相邻的两个电池组间隙之间均穿插有带孔隙的泡沫铜条,所述的泡沫铜条与电池表面部分接触,所述的电池箱内充有导热阻燃油,电池箱具有进口和出口;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电池箱的进口通入热态的导热阻燃油,与电池表面及泡沫铜条进行换热,以实现电池组的预热,从而保证电池组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温度范围内;当电池处于高温时,通过电池箱的进口通入冷态的导热阻燃油,冷态的导热阻燃油从电池箱进口不断流入,与电池表面及泡沫铜条接触换热后,从电池箱的出口流出,将电池热量带走,使电池组温度降低。

    2020-05-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综合管理方法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综合管理方法,应用于车辆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根据预先在电池热管理系统内设置的参数,判断水箱内的水位是否处于过低保护状态;在判断到水位满足处于无过低保护状态时,处理来自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数据;根据接收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数据,判断水泵是否满足开启状态;在判断到水泵满足开启状态时,启动水泵并判断水流传感器是否处于保护状态;在判断到水流传感器处于无保护状态时,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数据对电池组温度进行调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介质。解决了如何发挥电池组最佳性能和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

    2020-05-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电池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储液罐、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泵、冷却机构、节流阀、汽车电机液冷机构和汽车电池液冷机构;系统中的工质沸点53℃的全氟己酮;第一换向阀为二位六通电磁换向阀,设有左右两个油道;第二、三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设有左右两个油道。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低温时可有效利用电机热管理系统的热量,节约了电池加热的成本;在温度较高时通过相变材料的相变,有效控制电池的温升和避免电池过热。本发明既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020-05-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基于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冷凝器、空调管路、第五换向阀、节流阀、蒸发器、第六换向阀、风扇、电机液冷管路、电池液冷管路;其中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为二位六通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系统中的工质定为沸点53℃的全氟己酮。本发明具有四种工况,在满足电池加热和冷却的基本性能的同时,辅助空调的制冷和加热,充分利用了电机余热;本发明既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于混合电动汽车。

    2020-05-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应用于大功率激光设备的蓄冷式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功率激光设备的蓄冷式热管理装置,包括:蓄冷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三层套管,三层套管包括由内至外套设并相连的内层管、中层管和外层管,内层管、中层管和外层管分别用于储存制冷剂、蓄冷剂和载冷剂;制冷装置,其与内层管相连通,且制冷装置用于对制冷剂制冷,内层管中的制冷剂与中层管中的蓄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完成相变过程,蓄冷剂由液态变为固态,完成冷量的储存;供液循环装置,其与外层管之间相连通,且供液循环装置用于将大功率激光设备产生的废热通过载冷剂传递至蓄冷装置,蓄冷剂与载冷剂进行热交换并释放冷量。

    2020-05-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混合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基于混合相变材料的电动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该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泵、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空调管组、第五电磁阀、第一节流阀、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二节流阀和电池冷却机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为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阀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为二位六通电磁换向阀;泵为液压泵;系统工质为混合相变材料;据第三电磁阀的工作位置将系统分为两种模式,单一工质工作模式和混合工质工作模式,分别适用于电池和空调不同的工作温度区间。

    2020-05-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车辆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车辆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电池温度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水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通道依次经过电子水泵、电池包、散热器和空调冷却装置,用于传导所述电池包产生的热量,当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未超过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电池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达到第二阈值且未超过第三阈值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空调冷却装置一起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冷却。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热管理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加长车辆电池包的续航里程,对于混合动力车辆而言,也可以降低车辆油耗,因此极大提高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2020-04-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方形电池的新型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方形电池的新型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含水通道金属空腔、方形电池与复合相变材料交替贴合的电池组模块、水泵、水箱及可调水温的冷水机组。水通道金属空腔由空腔上盖和空腔底座粘合而成,空腔上盖和空腔底座上均连有折流板。复合相变材料由石蜡、膨胀石墨在熔融状态下混合并热压形成。金属空腔两端各有一个冷却水入口和高温水出口,冷却水由水泵、水箱及可调水温的冷水机组提供并一起连成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利用相变材料与液冷耦合热管理原理,在电池低强度运行时,可不开启液冷循环,仅利用复合相变材料吸热即可。在电池进行高强度运行时,开启液冷循环。

    2020-04-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系统包括发动机、废热换热器、电控阀和水泵,所述电控阀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水泵和所述废热换热器连通,所述发动机分别与所述水泵和所述废热换热器连通;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缸体水套并联设置,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废热换热器串联设置;所述电控阀,用于控制所述缸体水套和所述缸盖水套中的流体流量的分配。本申请能够充分考虑缸体缸盖对于温度的精确需求,实现缸体部分对于温升以及高温的特殊需求,从而降低油耗排放。

    2020-04-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增程式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车辆

    一种增程式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车辆,该增程式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润滑循环、发动机冷却循环及控制器,发动机润滑循环及发动机冷却循环共用油底壳及第一泵体,在发动机冷却循环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阀及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控制器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内油液的温度,并根据该温度进行判断,当发动机冷却循环内油液的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使油液进入发动机冷却系统内。该增程式热管理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加速暖机过程,降低油耗、且能够通过集成降低零部件的数量,降低成本。

    2020-04-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