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频柜的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舶电驱动变频柜的热管理结构,包括柜体、变频系统和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风机和用于控制散热风机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块;变频系统若干个与散热器接触的大功率器件;控制模块上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检测散热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柜体内部有若干个柜层,变频系统、控制模块和散热器设置于柜层内,柜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散热风机嵌入安装于排气口中。本技术方案的散热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相较于水冷系统,不需要液体循环系统,采用风冷的散热方式,触及散热面积广,能对系统中每个元器件进行散热,散热器和散热风机的配合,将热量带出柜体,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及车辆,该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冷却回路和电驱动系统冷却回路,其中,电池系统冷却回路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用于控制电池系统冷却回路的导通的第一阀门;电驱动系统冷却回路包括第二散热器和用于控制电驱动系统冷却回路的导通的第二阀门;第一散热器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散热器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散热器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散热器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三阀门连通。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第一散热器复用为与电驱动系统冷却回路中的散热器或第二散热器可以复用为与电池系统冷却回路中的散热器,在不降低散热效率的情况下,使用较小面积的散热器即可满足散热的需要,降低前端模块的体积和重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纯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纯电动汽车包括上述汽车热管理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制冷剂子系统、电池热管理子系统和电驱冷却子系统均连接于热交换器;制冷剂子系统用于对乘客舱制冷,或者用于对热交换器释放或吸收热量;电池热管理子系统用于对热交换器吸收热量、并对电池组加热,或者用于对电池组制冷;电驱冷却子系统用于对汽车电驱设备制冷,或者用于乘客舱加热,或者用于对热交换器释放热量。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加热能力和制冷能力较强、能源利用率较高、成本较低。
本发明涉及热控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非独立热设计的锂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锂电池散热面区域,所述锂电池散热面区域为附近外热流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S2,获取锂电池与安装板表面所需的半球发射率,所述半球发射率通过仿真分析获得;S3,调节综合半球发射率,所述综合半球发射率为通过在锂电池外表面和或锂电池安装板表面粘贴金属化塑料薄膜热控带进行调节;S4,通过锂电池安装板内的预埋热管实现锂电池各单体温度均匀化;S5通过在锂电池单体表面和预埋热管上粘贴加热片。本发明适用于由于卫星构型布局限制导致电池无法直接安装到外热流相对稳定散热面上的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该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支路;冷却支路;传动支路;散热支路;加热支路,传动支路和散热支路连通为第一换热回路,电池支路与冷却支路连通为第二换热回路,加热支路连通为第三换热回路;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换向阀隔断第二换热回路与第三换热回路;在第二状态时第一换向阀连通第二换热回路与第三换热回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冷却支路和加热支路,可以在高温时对电池组件进行冷却,在低温时对电池组件进行加热,便于控制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池组件的工作可靠性,降低车辆的行驶能耗。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同步蒸发散热和余热回收能力的复合水凝胶、制备方法及热管理方法,该水凝胶为具交联结构水凝胶与吸湿盐和化学热电溶液组成。首先制备具交联结构水凝胶;然后将具交联结构水凝胶加热烘干,之后将干燥后的水凝胶浸泡于由吸湿性盐和化学热电材料形成的溶液中,直至水凝胶完全溶胀后,取出即为具有同步蒸发散热和余热回收能力的复合水凝胶。该水凝胶在高温下水分蒸发能够带走大量热量,同时将一部分的热量通过化学热电转换的方式转换为电能输出;在低温下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自动补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异、方便智能的特点,能够为发热对象同步去除废热和余热回收,解决高热及低品位热能有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直接式热泵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系统和冷却液系统;所述制冷剂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内冷凝器、第一截止阀、室外换热器、第三截止阀、第一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以及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截止阀、单向制冷剂阀、电磁膨胀阀、蒸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冷却液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泵、第一三通水阀、散热水箱、驱动电机及车载功率部件、单向水阀、电池包、WPTC、第二三通水阀,以及第二水泵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口端与电池包的进口端连接。本发明为无燃油的纯电型车提供的一种集成直接式热泵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满足热管理需求的同时,提高了热效率,并降低系统使用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电池、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压缩机包括吸气口和排气口,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排气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电池包括冷却支路,冷却支路与第二换热器并联。第一控制阀位于第一换热器与电池之间,第二控制阀位于压缩机与电池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将电池与第二换热器并联,不仅可以实现周围环境温度的正常调节,还可以实现对电池的直冷、直热,而且,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可以实现电池内电池的均温性调节。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整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该方法包含如下主要步骤:S1:建立包含传动系统、电池包的电-热-老化多状态估计和冷却系统在内的系统模型;S2: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的状态估计器和代价函数;S3:将车速预测和控制系统耦合;S4:实时监测环境温度,找到和环境温度相关的最佳电池温度参考值,并与控制器耦合。本发明算法复杂度低,有着很好的可行力;同时在控制系统中考虑到了电池的温度管理、老化管理和冷却系统的能耗管理,为整车电车热管理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进一步实现系统且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策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换热器包括本体和接头,本体包括外管和副介质内管,外管内限定出主介质外通道,副介质内管穿设于主介质外通道,副介质内管内限定出副介质通道,接头为两个且分别设在外管的两端,每个接头均包括主接管和副接管,主接管与主介质外通道接通,副接管与副介质通道接通。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具有良好的换热效率,可以满足多种介质的换热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换热器包括本体和接头,本体包括外壳和形成在外壳内的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均由外壳的第一端贯通至外壳的第二端,多个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围绕第二通道设置;接头为两个且分别设在外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接头均包括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第一接管与第一通道接通,第二接管与第二通道接通。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实现多介质之间的换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换热器包括本体和接头,本体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每个第一换热管均限定出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管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至少部分、与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换热管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至少部分面对面设置以交换热量,接头包括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第一接管与第一介质通道接通,第二接管与第二介质通道接通。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使用可靠性和适用性,满足了多种介质的换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