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王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以解决车载电池散热不理想的技术问题。该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整车空调控制器、整车热管理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适用于车载电池的散热系统,其中:整车空调控制器,用于将获取的车厢温度传送给整车热管理控制器,并根据整车热管理控制器发送的空调控制信号调节车厢温度;电池管理系统,用于获取车载电池的温度并传送给整车热管理控制器;整车热管理控制器,用于根据整车空调控制器发送的车厢温度,结合车载电池的温度,向整车空调控制器发送空调控制信号,并向散热系统发送散热控制信号;散热系统,用于根据整车热管理控制器发送的散热控制信号,调节对车载电池的散热程度。

    2016-02-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锂电池的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箱、吸风风扇、吹风风扇和电加热膜;电池箱包括外层箱体和内层箱体,外层箱体为设有盖板的长方体;内层箱体为上端敞口的长方体,内层箱体置于外层箱体内,内层箱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分别与外层箱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对应设置,限定出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内层箱体的内壁上从上至下设有多条平行间隔排列的环形的相变材料层,相邻的相变材料层之间形成风道,内层箱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设有与风道连通的通风口;外层箱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吸风风扇设于进风空间内与进风口相对,出风风扇设于出风空间内与出风口相对;电加热膜设于内层箱体的左侧面、右侧面及下表面的外壁上。

    2016-02-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微控制器(MCU)、与所述MCU连接的保护与安全评估模块、与所述MCU连接的主动均衡模块、与所述MCU连接的热管理模块,所述保护与安全评估模块由保护模块和测量模块组成。可以对成组锂离子电芯进行高能效、大均衡电流的智能管理,解决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组由于电芯容量、内阻、电压平台、和自放电率等性能参数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电池组有效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延长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2016-02-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汽车智能混动型热管理系统

    一种汽车智能混动型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器、多组电子风扇、智能控制模块、蓄电池和一台或一台以上的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为带有智能调节器的智能发电机,智能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调节器从而控制智能发电机对蓄电池充电的时机和状态以及对多组电子风扇直接供电的时机:在发动机低油耗比工作区以及下坡、制动时,智能发电机处于高效发电状态,向蓄电池充电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在蓄电池SOC达到0 7~0 8时智能发电机停止发电并直接对多组电子风扇供电,以保证蓄电池持续保持高效的电能接收能力,避免蓄电池浮充电而消耗能量;在车辆启动和加速时,智能发电机不工作,蓄电池主动放电,减少发动机负荷与以实现节能,同时可对现有车辆进行改装升级。

    2016-0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金属板式脉动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板式脉动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由若干个单片金属板式脉动热管构成的动力电池支架,支架放置有两个或以上串联或并联方式实现的单体电池,电池模块箱体和箱体顶盖。其特征在于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都能与金属板支架有紧密的贴合,金属板内部脉动热管呈来回弯折状,分为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为金属板与电池表面贴合部分,冷凝端为金属板往下伸出的部分,在电池表面之下,可起到支撑电池模块的作用。另外金属板与箱体下方开有相同尺寸相同位置的风口,能及时引风通过强制对流把脉动热管冷凝端的热量散走。该系统能高效及时解决动力电池高温散热,能量循环利用等技术问题。脉动热管与支架一体化,充分节省空间,适用于各种依靠电驱动的大中小型仪器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6-0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电池热管理系统,延长电池实用寿命和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功率分配单元、充电机、整车控制器、受热部件、加热丝、燃油喷射器、液位传感器、微型燃料箱、电池箱、温度传感器,冷却扇、散热片、可控电磁阀、水泵、液体循环管路、极性转换开关和12V辅助电池。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燃烧燃料但不做功的热交换单元,降低了电能消耗,解决了电动汽车冷启动难得问题。燃料具备比能量高,发热迅速等优点,将大大提高了升温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充电时的电能进行热管理,节约电池能量。

    2016-01-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可移动平台及其套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设有电芯容置部;电芯,安装在所述电芯容置部内;以及调温元件,用于调节所述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温度。当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温度较高时,调温元件可以对其降温,当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温度较低时,调温元件可以对其加热,从而对电芯进行保护。上述电池的壳体结构设有调温元件,用于对壳体的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进行加热或降温,并且无需设置冷却管道、泵等循环装置,因此,上述电池及其壳体结构的体积较小、功耗较小、热管理性能较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池的壳体结构、以及可移动平台及其套件。

    2016-01-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锂二次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模组,其包括模组端板、模组底板、模组侧板、至少两个电池和用于对电池进行加热的加热膜片,电池收容在模组端板、模组底板和模组侧板共同围成的收容空间中;所述模组底板和两块模组侧板中至少有一块为电池模组的冷却界面,同时至少有一块为非冷却界面;加热膜片设置在非冷却界面与电池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锂二次电池模组将加热膜片设置在电池模组的非冷却界面上,因此既能实现对电池的加热,又预留出冷却界面,使加热与冷却功能分开,从而能够在提高热传导效率的同时,保证对空间的充分利用,有效地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而且保证电池模组具有足够大的结构强度。

    2016-01-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热管理装置及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及电池箱,包括:水室及至少一组导热装置,导热装置设置在水室上,导热装置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一电池框和第二电池框。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导热板与可充放电电池进行热交换。由于导热板为板状,因此和可充放电电池的一个侧面可以大面积接触,从而可以充分的进行热交换,保证了对可充放电电池的温控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导热板形成通道,使得液体经过。由于液体直接流经导热板,因此热量传输更快。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内没有管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016-01-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或均热板用泡沫铜表面银沉积改善界面结合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泡沫铜表面银的沉积,来改善其作为吸液芯在热管和均热板应用中与铜管内壁或铜板之间界面结合的方法。泡沫铜作为关键的吸液芯材料在电子热管理器件如热管和均热板应用过程中,均遇到其与铜管内壁或铜板之间界面结合的困难。通过银在泡沫铜表面的沉积,易于实现高温真空或还原气氛下泡沫铜表面沉积的银,与泡沫铜和铜管内壁或铜板之间的扩散反应,从而实现银沉积的泡沫铜与铜管内壁或铜板之间良好的界面结合,有利于提高泡沫铜为吸液芯的热管和均热板器件的可靠性。该方法虽增加了泡沫铜为吸液芯的电子热管理器件制备过程的工序和成本,但操作简单可行,提高了泡沫铜为吸液芯的热管和均热板等电子器件的可靠性。

    2015-12-3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主进油管、主出油管、第一出油管、温度传感器以及外部循环系统。主进油管上设置有主进油槽,主出油管上开设有主出油槽,主出油槽的宽度能够进行调节。第一出油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油槽,第一出油槽的位置能够相对于第一出油管长度方向前后调节。冷却液通过出油槽进入电池箱内与电池组换热,并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调节出油槽的宽度和第一出油出油槽的位置,使冷却液从主出油槽和第一出油出油槽流出,以增大特定区域冷却液的流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保证电池组工作在理想的温度范围内,并且保证各个单体间的温度差异在理想的范围内。

    2015-12-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高安全性圆柱电池均温模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圆柱电池均温模块,其设计方案是,均温模块包含两种,双半圆模块和单半圆模块,两种模块的数量根据电池的成组需要设置。模块的壳体采用导热和耐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两种模块的壳体内部灌注相变材料。综上所述这种圆柱电池均温模块的结构特征,其有益效果是:模块结构强度良好,可通过电池组相关的振动、跌落和撞击测试。相变材料被封装在壳中,长期循环使用没有损失,可有持久的使用寿命。有壳体的保护,提升了产品整体的阻燃和绝缘性能。因此所揭示的双半圆模块和单半圆模块组合用于电池组的热管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5-12-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