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IGBT的结温平滑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调节IGBT关断轨迹的结温平滑方法:通过改变IGBT关断轨迹,调节IGBT关断损耗,使IGBT的总损耗平衡,从而平滑IGBT结温波动。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调节IGBT关断轨迹的结温平滑电路:在IGBT的充放电型RCD缓冲电路上增加一个辅助开关S,通过调节S的开通时间,改变IGBT关断轨迹。本发明通过平滑IGBT结温波动显著提高了IGBT的期望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应用范围广、控制简单、控制独立,可以以模块化的方式安装应用等特点,适用于非平稳工况的变流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包模拟仿真工况热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分析方法包括被动分析,在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开发前期,无法确定电池包相关热管理参数时进行;主动分析,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开发中期,已经通过被动分析确定了比较准确的热管理参数,电池包结构和热管理结构经过被动分析,已经做了初步优化。本发明模拟电池包装在新能源汽车上,汽车在充放电、实际运行、水冷降温、外界温度、外界风速等多种因素或条件作用下,模拟测试出电池包各个位置所产生的温度水平和变化趋势,对于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和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综合热管理系统,属机载设备冷却领域。它包括高热流发热元件喷雾冷却循环子系统和蒸发制冷循环子系统;还包括连接两者的相变换热器(7)及模糊PID控制系统(10)。该系统利用模糊PID控制系统,考虑热惯性的影响,充分利用冷量为相变材料蓄冷;通过压缩机的变频,达到使用一套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同时为制冷空间和机载高热流发热元件提供冷量的目的,使系统一体化、集成化,综合管理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冷量,合理匹配制冷空间热负荷及机载高热流元件的热负荷,大大减小系统重量,满足机载设备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固定路谱的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车辆行驶的固定路谱的参数信息,在车辆进入爬坡工况前将其纳入控制器的控制方法的输入参数,训练神经元网络,修正风扇转速的控制策略,以热管理系统提高冷却风扇转速和提前改变转速时间为输出变量,通过提前改变风扇转速对散热器进行预降温,使得车辆在爬坡工况下满足冷却要求。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进行控制策略的灵活转换,在爬坡工况前就提前进行冷却风扇的运作,通过提前改变风扇转速对散热器进行预降温,使得车辆在爬坡工况下满足冷却要求的基础上、降低风扇的耗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其中,该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包括: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进气箱体、多孔通气管道、出气通道、进气口、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进气箱体通过所述多孔通气管道与所述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连接;所述进气箱体设置有所述出气通道、进气口;所述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设置有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水通道。对比传统液冷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通过进气箱体使得气体从多孔通气管道进入传热介质中,产生大量气泡,与动力电池组进行高热流密度换热,将冷凝器和蒸发器合为一体,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对比风冷,其散热效果更佳,散热效果类似液冷。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漏装置及电池模组探漏系统。电池模组包括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设置有一用于容置控温材料的第一腔体,探漏装置与所述热管理组件的底部存在缝隙。探漏装置设置有用于容置导电物料的探漏组件,探漏装置两端连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与探漏组件中导电物料形成电性回路。当热管理组件在发生泄漏时,控温材料沿侧壁、缝隙进入到容置导电物料的探漏组件,外部电源与探漏组件中导电物料形成的电性回路断开,以实现对热管理组件中控温材料泄漏的探测。由此,降低安全隐患存在的风险,避免造成致命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多级热管理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多通道散热阵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动式多级热管理装置包括:被动分流单元,用于将冷却资源分成多个支路并送入多个主动分流单元中,以及用于回收多个主动分流单元输出的冷却资源;主动分流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调节冷却资源对其对应的热源元件进行冷却;流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个主动分流单元对应的热源元件的温度分别向各个主动分流单元发出所述控制信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用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总进水管上的进水端总阀门和设置在总回水管上的回水端总阀门,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供热支路,每个供热支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端分阀门和回水管分阀门,在总进水管、总回水管和各供热支路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水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进水端总阀门、回水端总阀门、进水端分阀门和回水管分阀门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开度的电动执行机构,水温传感器、水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讯连接,电动执行机构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控制器还连接有若干个分布在房屋内的室温传感器。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简化了用热系统的管理复杂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模块,所述锂电池模块包括锂电池组及极耳串并联板,所述锂电池组的锂电池极耳穿过所述串极耳并联板并与其固定连接;热管理结构,所述热管理结构包括液冷结构及导热结构,所述液冷结构和导热结构接合并与所述锂电池模块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含水热管理结构设计的燃料电池连接模块,燃料电池连接模块上设有流体分配孔和水热管理部件;即中冷器和预热器,因冷却液换热系数高于空气、氢气换热系数,故在中冷器空气腔设计了翅片,在预热器氢气腔设计了叠片以增大换热面积,增强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与传统的燃料电池系统相比,无需从冷却循环路分取支路进行中冷及预热;从而进一步减小功能部件数量,减小传热介质冷却剂的用量,减小了零部件所占的体积和重量,减小了系统的能耗。有效整合资源,降低由附属管路造成的热损失、流体阻力损失。还能增加燃料电池系统剧烈动态变化的耐受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满足电池的正常工作上散热要求。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储液箱(203)、上储液箱盖板(202)、下储液箱(207)、下储液箱盖板(208)、正电极板(201)和负极板(209),以及N个内套筒(205)和外套筒(206),N为自然数;正电极板(201)与电池单体(204)的正极接触,负极板(209)与电池单体(204)的负极接触;上储液箱(203)侧面设有冷却液进口(401),所述冷却液进口(401)与循环泵连接;下储液箱(207)侧面设有冷却液出口(602),冷却液出口(602)与外部液体冷却装置连接;内套筒(205)的外壁径向设置网状冷却液流道壁,其与外套筒(206)内壁共同构成冷却液流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用空调换热系统和车辆。该车用空调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制冷蒸发器和制热冷凝器;压缩机的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三端与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端通过热力膨胀阀分别与制冷蒸发器的第一端、及制热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制冷蒸发器的第二端、及制热冷凝器的第二端均与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制冷蒸发器安装在车厢厢体的顶部,制热冷凝器安装在车厢厢体的侧部或底部。本实用新型在制冷时由顶部的制冷蒸发器提供冷风,制热时则由位于侧部或底部的制热冷凝器提供热风,从而可将制冷、制热出风风道分开,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制冷制热出风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