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王伟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增加电机余热回收功能,在不同环境下,对电机热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确保电机热量尽可能被整车利用,降低热管理系统能耗,可以实现车辆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整车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根据电机水温、电池温度、乘员舱温度综合判断,通过冷却液系统将热量进行合理分配。

    2021-01-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包括液冷电缆、与液冷电缆电性连接的端子、设置于液冷电缆外与液冷电缆之间密封连接的套筒以及设置于端子和套筒外的固定结构;液冷电缆铜芯与端子采用超声波焊接,套筒中部与转接头连通,转接头内部空腔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流道,套筒和液冷电缆内绝缘套之间形成空腔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二流道,内绝缘套和外护套之间形成中空结构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三流道,端子与铜芯焊接部位与第二流道之间完全隔离使端子和铜芯与冷却液均不接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非绝缘冷却介质循环带走热量降低充电产生的高温,实现大电流大功率充电,可以与目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兼容,增加产品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超临界介质的闭式循环热管理集成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介质的闭式循环热管理集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子系统、冷却介质压缩子系统、功率输出子系统、回热子系统和燃油换热子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超临界介质的闭式循环热管理集成系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介质采用微通道高效换热器可将热端壁面温度降低的同时输出功率。相比于燃油直接冷却方案,可降低燃油温升,避免了燃油的气化结焦风险,解决燃油热沉不足等问题。经过吸热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可利用涡轮膨胀输出功率或发电。可将约30%-40%热量(目前国内闭式循环效率约30%)转化为轴功或电加以利用,可解决综合能源系统的功率提取问题。

    2021-01-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包括:制冷剂系统回路、暖风水系统回路、电池水系统回路、电机水系统回路、将制冷剂系统回路和暖风水系统回路耦合的水冷冷凝器、将制冷剂系统回路和电池水系统回路耦合的Chiller、将暖风水系统回路和电池水系统回路耦合的板式换热器、将电池水系统回路和电机水系统回路耦合的四通水阀。本发明整车热管理系统中,在单独实现乘员舱制冷、乘员舱制热、乘员舱除湿、电池冷却、电池加热、混合制冷、混合制热、电机冷却、室外换热器化霜等功能模式时,亦可同时实现上述功能模式的组合;也就是说,本发明整车热管理系统具有单独功能模式及功能模式的组合。

    2020-1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车热管理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热管理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CAN总线、OBD诊断请求工具、电流传感器、电压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数采模块、上位机,所述整车控制器CAN总线、OBD诊断请求工具、电流传感器、电压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均连接数采模块的输入端,数采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上位机;本实用新型使用CAN数据、OBD诊断请求数据,解决采集了车辆某些热管理测试关键信号获取困难的现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步采集动力CAN数据、OBD诊断数据和传感器数据,有利于车辆测试数据综合分析,分析关键涉氢部件的运行状态和发热量的瞬态过程。

    2020-09-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热泵双空调箱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双空调箱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水系统、电机冷却水系统、空调热泵系统、乘员舱循环风回路和PTC加热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泵双空调箱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三种工作模式,1)高温充电模式;2)低温行驶模式;3)高温除湿模式。本发明的空调热泵系统为可制热的双空调箱系统,整个系统可提供多种工作模式,在高温充电模式时电池冷却效果更好,在低温行驶模式时,可根据电池温度和电机冷却水温度对电池和乘员舱加热,在高温除湿模式时,除湿效果更好,这样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2020-09-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车辆充电热管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热管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应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当根据充电桩发送的热管理兼容信息确定车辆支持预定热管理工作模式,且车辆具有热管理需求时,保持主正继电器以及主负继电器均处于断开状态,发送请求信息至充电桩;接收充电桩发送的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信号,并进入第一热管理工作状态;确定车辆无热管理需求时,退出第一热管理工作状态,闭合主正继电器以及主负继电器,进入充电模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车辆需要进行热管理时,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后再闭合主正继电器以及主负继电器进行充电,在保证车辆能进行热管理的基础上,避免高压继电器反复断开闭合,进而有利于保证高压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2020-08-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车热管理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热管理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CAN总线、OBD诊断请求工具、电流传感器、电压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数采模块、上位机,所述整车控制器CAN总线、OBD诊断请求工具、电流传感器、电压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均连接数采模块的输入端,数采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上位机;本发明使用CAN数据、OBD诊断请求数据的方法,解决采集了车辆某些热管理测试关键信号获取困难的现状;本发明通过同步采集动力CAN数据、OBD诊断数据和传感器数据,有利于车辆测试数据综合分析,分析关键涉氢部件的运行状态和发热量的瞬态过程。

    2020-06-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载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热管理系统和车辆。车载热管理系统包括车辆部件、第一泵、液体加热器、第二泵和第一换热装置。车辆部件和第一泵均设置在第一回路,第一泵用于通过第一回路向车辆部件输送第一液体。液体加热器和第二泵均设置在第二回路,第一换热装置连接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第二泵用于使得经液体加热器加热后的第二液体流经第一换热装置,以使第二液体加热第一液体,从而使加热后的第一液体加热车辆部件。如此,采用第一液体作为冷却介质对车辆部件进行冷却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即使在极低温的情况下,车载热管理系统也能对第一液体进行加热,进而对车辆部件进行加热以避免车辆部件出现死机、功能延迟等情况。

    2020-05-0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包括电机冷却回路,电池管理回路和空调回路,所述电池管理回路包括PTC加热回路和电池包回路,所述PTC加热回路与所述空调回路连接,所述PTC加热回路和所述电池包回路通过第二二通四位换向阀连接,所述电池包回路,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电机冷却回路之间通过第一二通四位换向阀连接,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空调回路通过板式换热器连接。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换向阀使电池包冷却液通过散热器散热,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

    2020-04-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回路、恒温回路、加热回路和一个膨胀水壶,冷却回路、恒温回路及加热回路均连接膨胀水壶,膨胀水壶用于对冷却回路、恒温回路和加热回路进行液体加注和排气。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使用一个膨胀水壶连接冷却回路、恒温回路及加热回路,这样可以降低车车辆的成本,及可以提高车辆生产线上对膨胀水壶加注冷却液的效率及生产节拍,及提高车辆售后维修保养的效率。

    2020-04-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液流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液流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对流经进液管路的电解液温度进行采样,得到温度采样值;监控系统根据温度采样值判定进液管路的电解液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范围:若超过,则控制换热器的制冷量,使储液罐内的电解液温度变化,进而控制进液管路的电解液温度回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本发明能够精确地对液流电池进行管理,并且管理效率高、耗能小。

    2019-10-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