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浙江大学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针对柴油机热管理系统的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柴油机热管理系统的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DOC载体、电热丝、绝缘筒、保温筒、车载电源、DOC入口温度传感器、DOC出口温度传感器、排气管、温度控制模块、固态继电器。电热丝螺旋缠绕在DOC载体外表面,并嵌入在绝缘筒的内壁上。DOC入口温度传感器、DOC出口温度传感器均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连接。温度控制模块通过控制PWM波形的占空比来控制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而实时控制DOC载体的加热过程。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计算并进行逻辑判定与执行。本发明解决了柴油机排气温度控制中的瓶颈问题,扩大了排气温度控制的范围。

    2020-12-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带热管理功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管理功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芯、导热绝缘柱、导热绝缘密封块、相变材料、电热丝。电芯由壳体包裹。壳体为中空结构,导热绝缘柱位于其中央。导热绝缘柱通过两端的导热绝缘密封块与壳体相连。壳体与导热绝缘柱之间填充相变材料。电热丝缠绕在导热绝缘柱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利用相变材料配合导热绝缘密封块及导热绝缘柱可以有效降低电池最高温度,改善温度均匀性;在零度以下低温时,通过对电热丝短时电加热即可快速实现电芯达到安全充放电温度,并且依靠相变材料的保温作用能够维持一段时间。

    2020-08-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用于为汽车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空调温控子系统以及对电池包温度进行调整的电池包温控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现空调子温控系统和电池包温控子系统之间换热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以及与其串联的膨胀阀II构成的换热支路与空调子温控系统中的室内换热支路并联,所述室内换热支路包括串联设置的舱内换热器和膨胀阀I。采用本发明可以满足汽车制冷系统高可靠性、低振动、低噪声和长寿命的需求,还可以更好地冷却动力电池,减小电池包的体积、重量,满足汽车部件轻巧、紧凑的要求。

    2020-06-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方形锂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及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方形锂电池组热管理结构。主要包括方形锂电池、半导体制冷片、相变材料。方形锂电池的两个侧面与半导体制冷片接触。半导体制冷片一面紧贴方形锂电池另一面紧贴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两个侧面与半导体制冷片接触。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在高倍率充放电时,电池产生热量经过半导体制冷片传至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冷却,若仍有进一步冷却需求则让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工作,对电池侧进行制冷,可使电池最高温度进一步下降,即使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也能实现对电池组的散热功能。在零度以下低温时,对半导体制冷片通反向电流对电池侧加热,高效且低能耗,实现对电池组的加热功能。

    2020-06-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型的圆柱形锂电池热管理结构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圆柱形锂电池热管理结构。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圆柱形电池单元、金属导热柱、金属换热板;圆柱形电池单元包括电芯和壳体,电芯由壳体包裹。壳体呈圆环柱结构,金属导热柱位于圆环柱结构中央的中空区域处。金属导热柱两端与金属换热板装配相连。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结构在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时可以将电芯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导热柱传至金属换热板,并凭借金属换热板表面的空气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作用实现散热功能。在零度以下低温时,通过热空气与金属换热板之间强制对流换热,进而通过金属换热柱将热量传至电芯,实现加热功能。

    2020-05-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空调外机热管理用散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外机热管理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控制器、内部散热翅片和外部散热翅片,壳体处于封闭结构,控制器置于壳体内部,外部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外部,内部散热翅片位于壳体内部,内部散热翅片与外部散热翅片通过热管连接。可以实现控制器的良好热管理,同时防止芯片暴露于室外造成破坏。

    2020-05-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健康管理试验台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健康管理试验台及试验方法,试验台由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功率分析仪、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器、上位机组成。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的三电系统为被测对象,需与包括热管理系统在内的整套动力总成一同参与试验。试验时,数据采集控制器向待测三电系统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使三电系统运行,并通过测功机对动力总成进行加载。各个传感器负责对运行过程中影响三电系统寿命的特征参数的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实现三电系统健康状态的预测,从而为其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2020-04-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带热管理功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管理功能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芯、导热绝缘柱、导热绝缘密封块、相变材料、电热丝。电芯由壳体包裹。壳体为中空结构,导热绝缘柱位于其中央。导热绝缘柱通过两端的导热绝缘密封块与壳体相连。壳体与导热绝缘柱之间填充相变材料。电热丝缠绕在导热绝缘柱表面。本发明专利提供的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利用相变材料配合导热绝缘密封块及导热绝缘柱可以有效降低电池最高温度,改善温度均匀性;在零度以下低温时,通过对电热丝短时电加热即可快速实现电芯达到安全充放电温度,并且依靠相变材料的保温作用能够维持一段时间。

    2020-04-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混合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的复合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的复合加热系统,其包括发动机冷却大循环回路、电机冷却循环回路、动力电池冷却循环回路、PTC加热循环回路、储热加热循环回路以及换热器,该系统能够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加热,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动力性,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的复合加热方法,当电池需要加热时,根据PTC加热策略、发动机冷却液加热策略、电机冷却液加热策略以及储热加热策略对换热器加热,换热器根据动力电池加热策略将动力电池快速加热到安全温度以上。本方案解决了不同行驶工况下电池加热过程中电池温升速率小,系统能耗大的问题。

    2020-02-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针对柴油机热管理系统的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柴油机热管理系统的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DOC载体、电热丝、绝缘筒、保温筒、车载电源、DOC入口温度传感器、DOC出口温度传感器、排气管、温度控制模块、固态继电器。电热丝螺旋缠绕在DOC载体外表面,并嵌入在绝缘筒的内壁上。DOC入口温度传感器、DOC出口温度传感器均与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连接。温度控制模块通过控制PWM波形的占空比来控制加热功率的大小,进而实时控制DOC载体的加热过程。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计算并进行逻辑判定与执行。本发明解决了柴油机排气温度控制中的瓶颈问题,扩大了排气温度控制的范围。

    2019-12-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微纳光学保温材料、制作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微纳光学材料,包括多孔材料为基底,以及敷设在该基底上的金属-损耗电介质膜层;所述基底表面具有亲水性。本发明引入基于纳米孔聚乙烯薄膜与超薄光学膜层的微纳光子学保温材料,利用纳米孔聚乙烯优良透汽特性,结合表面改性手段如亲水性增强等实现微纳光子学保温材料的高可穿着性。利用超薄光学膜层实现对热辐射散射的抑制与颜色管理,同时吸收太阳光辅助人体保温。该保温材料可应用在人体热管理,建筑物节能等应用中。

    2019-11-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热管和相变材料的低温下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一种基于热管和相变材料的低温下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相变材料以及热管;电池放置在单独的电池箱中;相变材料放置在单独的相变材料箱中;电池箱内每块电池至少与一根热管的一端贴合;热管的另一端伸入相变材料箱内部与相变材料接触;还包括包裹整个系统的保温层。该系统利用热管来传递动力电池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利用相变材料来储存热量,并在电池温度降低时输送热量,达到对电池进行保温的目的,整个过程无需任何消耗任何能量,利用电池运行过程中释放出的多余热量,能够良好的保证低温下电池箱始终处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满足低温下电池的保温需求,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管理方案。

    2019-07-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