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江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导风板及汽车前端模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板,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该导风板包括型板本体、避让孔和封堵模块;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型板本体,所述封堵模块覆盖所述避让孔,机械手定位销挤压所述封堵模块能够穿过所述避让孔,机械手定位销抽离所述避让孔后,所述封堵模块能够复位并密封所述避让孔。本发明的导风板,通过避让孔利于安装定位,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而封堵模块则在装配后复位保持密封,保障了导风板的导流散热效果,保证了热管理性能。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端模块。

    2018-1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车辆热管理系统领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风扇;电机;发动机;温度采集器,用于采集车辆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比较器,与温度采集器相连,用于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与发动机启动时冷却液的最低温度进行比较;和控制器,与比较器相连,用于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与发动机启动时冷却液最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电机是否对发动机进行预热或冷却且控制风扇是否工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管理系统无法迅速提升发动机温度而导致混动车辆热管理系统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2018-11-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混动车辆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动车辆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涉及车辆冷却系统领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以混动模式行驶且动力电池的电量大于电机对发动机预热所需的最小电量时,判断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是否大于发动机启动时冷却液的最低温度;比较电机的温度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或比较电机的温度与发动机处于大循环工作时的最低温度;根据电机的温度与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比较结果判定电机是否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或根据电机的温度与发动机处于大循环工作时最低温度的比较结果判定发动机与电机是否分别独立冷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无法迅速提升发动机温度而导致车辆热管理系统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2018-11-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子膨胀阀、热管理组件、冷却系统以及电子膨胀阀制造方法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制造方法、热管理组件以及冷却系统,电子膨胀阀包括阀芯组件、电控部以及定子组件,阀芯组件包括阀座、阀芯以及转子组件,阀座形成有阀口,阀芯相对于阀座运动并改变阀口的开度,电控部控制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带动阀芯的运动,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传感器,电控部包括电控板,定子组件和传感器均与电控板直接电连接,热管理组件以及冷却系统均包括以上电子膨胀阀;方便组装,减小泄露。

    2018-11-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适应于星外转动机构多维运动的整体热防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星外转动机构多维运动的整体热防护装置,多层骨架安装固定在多维转动机构的四周,多层骨架的尺寸大于机构多维运动轨迹的包络;固定式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多层骨架的四周,形成多层罩;弹性多层隔热组件一端包覆在多层骨架的顶部,另一端安装在转动机构上部的结构部件上,长度方向有一定余量;热控涂层整体喷涂在多维转动机构的外表面;固定式多层隔热组件上开设有若干散热窗口,用于提供多维转动机构的散热通道;热补偿元件安装在多维转动机构部件上。本发明通过刚性多层骨架结合固定及弹性多层隔热组件的方式,达到了对转动机构整体热控包覆的效果,同时消除了传统的热控包覆对机构多维运动产生的钩挂风险。

    2018-11-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模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按顺序叠放的负极绝缘板、负极汇流板、电芯调温装置、正极汇流板和正极绝缘板;所述负极汇流板与正极汇流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电芯;所述电芯调温装置为中空箱体结构,该电芯调温装置上开设有若干个电芯通过孔,所述电芯穿过相应的电芯通过孔,且电芯的正极固定在正极汇流板上,电芯的负极定位在负极汇流板上;所述电芯调温装置的箱体上设有液体入口接口和液体出口接头。本发明有利于发挥电芯的使用效率。

    2018-11-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双排横流式冷凝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双排横流式冷凝器。该装置包括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第一芯体包括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第二芯体包括上层腔与下层腔,上腔体设有制冷剂进口,上腔体出口与上层腔进口接通,上层腔出口与下层腔进口接通,下层腔出口与中腔体进口接通,中腔体出口经干燥过滤器与下腔体进口接通,下腔体另一端设有制冷剂出口。由于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上层腔以及下层腔相配合,形成串联的流通通道,且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由两水平隔板将第一芯体隔成,上层腔以及下层腔由一水平隔板将第二芯体隔成,生产工艺简单,单位横截面流量较大,散热高效,且该冷凝器质量较轻,适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2018-11-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混动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混动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涉及车辆热管理系统领域,控制方法包括比较混动车辆当前电池的剩余电量与在纯电动行驶模式下的最低剩余电量;确定混动车辆的行驶模式为纯电动行驶模式或混动行驶模式;判断混动车辆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发动机启动时冷却液的最低温度;在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不大于发动机启动时冷却液的最低温度时,确定电机是否对发动机进行预热且风扇是否工作;在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大于发动机启动时冷却液的最低温度时,在纯电动行驶模式下确定电机独立冷却且风扇不工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无法迅速提升发动机温度而导致混动车辆热管理系统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2018-11-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体式液冷电池箱及新能源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池箱及新能源汽车,属于车用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该一体式液冷电池箱包括底座和底板;底座包括框架、隔水组件和隔板,隔板与框架内壁连接,隔板一端面与框架之间形成液体换热区,另一端面与框架之间形成电池储放区;底板用于对液体换热区密封;隔水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隔板之间,用以将液体换热区分为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冷却液由进水口通入进水流道,再经出水流道、出水口排出至外部,可以对隔板快速升温或者降温,从而把温度传递给电池储放区内的电池。使工作中的电池始终稳定在合适的温度,保障电池性能和寿命,电池也不会受到液体泄漏影响,且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降低的特点。

    2018-11-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驱动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包括水泵、电子控制单元、流量控制模块、上位机、过滤器、热交换器、加热器、温度控制模块、电机、电机控制器、测功机、第一三通电子阀、第二三通电子阀、第一阀门、第三阀门,水泵、加热器、所述热交换器依次循环连接,电机控制器与水泵、电机和上位机连接,第三阀门用于调节进入测试平台的冷却液的压力大小,上位机用于设定冷却液压力、温度、流量的目标值,冷却液从第一阀门进入测试平台,热交换器、温度控制模块、第一三通电子阀、以及第二三通电子阀共同实现温度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全面地对电驱动热管理系统在变工况(不同压力、温度、流量)条件下性能的测试。

    2018-11-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固态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第一电池和若干第二电池,若干第一电池之间设置有若干加热片,若干加热片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为固态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为液态电池和 或凝胶态电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和 或凝胶态电池组合形成新的固态电池模组,通过加热片为第一电池提供热量,待第一电池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再启动电池模组对外输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供热,无需外接加热源及其相应的热管理系统,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和热管理成本。

    2018-11-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导热的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导热的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部件,包括: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单体电池芯和导热片,单体电池芯外连接有导热片,连接有导热片的单体电池芯设于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的型腔内,形成单体电池芯小模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现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内的单体电池芯形成有效的综合防护;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对单体电池芯起到了减振防冲击的作用,且具有阻燃的功能,能使得单体电池芯的工作温度处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的安全的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018-11-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