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流道加强筋,相邻的流道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热管理介质流道,在锂离子电池本体的上端面上且位于正、负极的外侧设有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该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与所述热管理介质流道相贯通;锂离子电池本体设于双层壳体内,且正极和负极伸于双层壳体外,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固定连接在双层壳体的外壁上,且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对应与两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相连通。通过热管理介质温度控制系统调控进入双层壳锂离子电池的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速,可有效实现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圆柱型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本体、中心针、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中心针内部中心孔为中空状态,中心孔用内部相变材料进行填充。本发明圆柱电池内部中心孔和电池外部分别用相变材料填充和包裹。在冷却过程中,中心孔内相变材料利用自身热容和相变潜热吸收大量热量,能很好的抑制电池内部温升,避免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中心温度过高。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箱外底面浸没式液冷动力电池,包括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密封托板、螺栓孔、单体电芯、隔流板、分流式加强筋、加强筋流道、隔流板流道、液体出口、液体入口、隔流板密封螺栓孔以及电池箱底面密封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位于密封托板的上方,进液接头和液体热管理介质进口管路连接,出液接头和液体热管理介质出口管路连接,密封托板与动力电池箱底部结合,形成密封的腔体,密封托板的四周设有螺栓孔,隔流板位于电池箱底部,使电池箱底面流体分为进液和出液,分流式加强筋位于电池箱底部,且与隔流板垂直设置,加强筋流道设置于分流式加强筋上,隔流板流道设置于隔流板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动力电池带热管和不带热管理的灵活配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工况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流体泵、冷却液膨胀箱、车载空调、PTC加热器、电子三通阀、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空调控制器和动力电池,所述冷却液膨胀箱对应与动力电池和流体泵相连,流体泵与电子三通阀的一阀口相连,电子三通阀的另两阀口对应与PTC加热器和车载空调相连,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整车控制器与空调控制器相连,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车载空调通过电器线束与空调控制器相连,PTC加热器、流体泵以及电子三通阀通过电器线束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本发明述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不同温度下的电池以不同倍率的充电、放电过程中电池冷却、加热和电芯温度均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与液冷系统一体化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和模组架,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单体电芯并行排列而成,电池模组置于模组架内,所述模组架内设有冷却腔,在模组架的外壁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与冷却腔相贯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内均设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为圆锥形,且导流块的锥尖朝外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成组结构,波纹板和单体电池框通过焊接构成单体电池外壳,单体电池固定于单体电池外壳内,密封压紧架A和密封压紧架B固定连接,单体电池外壳固定于密封压紧架A和密封压紧架B之间,密封圈A布置在每个单体电池外壳中波纹板面外围,若干个所述单体电池外壳相互平行设置,压紧板A和压紧板B置于平行设置单体电池外壳的两侧,紧固螺栓贯穿于压紧板A、单体电池和压紧板B,在压紧板B上设置电堆负极引线孔和电堆正极引线孔。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由规则的带波纹板的单体电池紧密贴合而形成的,不需要额外增加热管理介质流道板。动力电池堆空间利用率高,换热效率高,热管理介质流道清理方便,不需要额外的保温措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流道加强筋,相邻的流道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热管理介质流道,在锂离子电池本体的上端面上且位于正、负极的外侧设有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该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与所述热管理介质流道相贯通;锂离子电池本体设于双层壳体内,且正极和负极伸于双层壳体外,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固定连接在双层壳体的外壁上,且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对应与两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相连通。通过热管理介质温度控制系统调控进入双层壳锂离子电池的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速,可有效实现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选配热管理方式的动力电池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热管理领域,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主箱体以及热管理模块;所述的电池主箱体包括上箱体以及下箱体;下箱体包括下箱体内底面以及下箱体外底面;下箱体外底面装有热管理模块,热管理模块是可选配的不同热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主箱体以及可选配的不同热管理模块,通过在结构形式上将电池储能器件与热管理器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很好的兼顾低温季节或低温气候区域实际使用的需求问题,提高了电池通用性和环境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池PACK结构的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动力电池及热管理领域,圆柱形电池中间设置有导热结构骨架;导热结构骨架与圆柱电芯接触面呈类半圆柱状弧度结构;导热结构骨架的端部成平面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设计,导热结构骨架的类半圆柱状弧度结构可以与圆柱电芯接触面贴合的接触,增大了热传导面积;同时,导热结构骨架端部的平面状设计,通过自带的平面与冷板的平面有效接触,将电芯工作中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带走,从而进一步达到降温散热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