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大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和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水泵、第一相变换热器、第一膨胀水壶和电池水冷盘管;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水泵、第二相变换热器、第二膨胀水壶、散热器和第一电机水冷盘管;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热泵空调、蒸发器和干燥器。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通过相变换热器与热泵空调制冷循环及制热循环系统相连,当制热循环时,相变换热器将储能传递给蒸发器进行预热,当制冷循环时,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换热器储能。本发明系统共用一个蒸发器,减少了蒸发器数量,使车内结构布局合理。

    2019-04-3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多热源相变散热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热源相变散热装置,包括:储液罐、泵、过滤器、流量计、梯度复合换热的多热源相变热管理单元、冷凝器、回液管路和供液管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热源相变散热装置,适用于高热流密度多热源芯片、器件或设备的散热问题,根据多个发热部件的特点,基于梯度复合换热的相变热管理单元及其分布式应用形式,结合对应的群控策略,确保多个发热部件处于合理温度范围之内。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相变材料/空气耦合的阶级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一种相变材料 空气耦合的阶级式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管理系统主要由底座、罩盖、外肋片、内肋片、上相变材料箱、中相变材料箱、下相变材料箱构成。在电池之间分别装有内部填充不同相变材料的多个相变材料箱,每个相变材料箱的前后两侧面上间隔布有不同密度和长度的多排外肋片,相变材料箱的内部侧板上间隔排列有多排内肋片;远离电池极柱内肋片的密度高于靠近电池极柱附近密度。将相变材料冷却和空气冷却两种热管理技术有机耦合,高效带走电池所产生的热量,利用相变材料、肋片的阶级式布置,有效减小单体电池内 电池间的温差,增加单体电池 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具有控温和均温效果明显,结构紧凑,安装和维护方便。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多核芯片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息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多核芯片热管理方法。本发明使用循环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多核芯片热模型,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在对考虑静态功耗的多核芯片建立热模型时存在长期依赖性问题;采用回声状态网络的方法避免此问题,对多核芯片建立精确的热模型。再将热模型与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结合,对多核芯片进行有效的热管理。此方法从多核芯片系统读取芯片温度然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计算状态变量,再将此变量代入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中,根据目标温度计算出对应的所需动态功率输入分布。本发明中精确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和先进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结合能够发挥热管理的最佳效果。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可阻止热失控扩展的圆柱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阻止热失控扩展的圆柱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在电池箱体内部两侧分别布置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并呈行列式布置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是由各电池组合体呈行列式排布;在电池组合体中,电芯分布在四角位置上,电芯间空隙填充导热材料形成导热星形块,导热星形块的中心设置竖直细管,同一行中电池组合体的竖直细管由水平细管相连成一路液体换热管;液体换热管在两端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连通;将处在同一行中的导热星形块设置为不同高度,并设置隔热防冲击薄板将各电池组合体合围成四周侧壁封闭的单元体。本发明能够实现圆柱体动力电池的高效、均一降温和升温,且能有效阻止单一电芯热失控的扩展,显著提升电池组安全性能。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喷淋技术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喷淋技术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储水槽、电池箱与控制器。所述电池箱内设有锂离子电池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锂离子电池、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水槽内含有热管圆柱端、雾化喷嘴、水泵与和加热器;所述雾化喷嘴通过导管与水泵连接;所述电池箱底部设有与热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热管通过通孔与电池箱固定连接且其扁平端与锂离子电池表面贴合;所述水泵、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可对在不同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能有效保证锂离子电池工作在理想温度区间,并使其表面工作温度梯度小。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使用润滑油的智能缸套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使用润滑油的智能缸套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电控机油冷却器、补偿桶、油泵、电控阀、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润滑油加热器,内燃机油冷却缸套回路出口端接连电控阀入口端;所述电控阀为基于一个温度传感器的电控阀,电控阀小循环出口端连接在补偿桶和油泵之间的回路中;电控阀大循环出口端连接电控机油冷却器入口端;在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的回路入口端和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润滑油加热器,在靠近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的回路入口端附近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润滑油加热器均与温控器电连接。该系统将润滑油作为缸套热管理的流体介质,以实现能够达到200℃以上的缸套热管理,从而降低活塞组摩擦功耗。

    2019-04-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芯片动态热管理中热传感器温度实时校准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动态热管理中热传感器温度实时校准的方法。首先,利用平滑滤波得到热传感器温度预测值;然后,通过卡尔曼滤波将温度预测值和观测值进行融合,得到第一次热传感器温度校准值;接着,利用第一次卡尔曼滤波得到的校准值和相关性系数判断热传感器观测值偏大或偏小,并对热传感器温度观测值进行校正;最后,再次利用卡尔曼滤波将校正后的观测值和平滑滤波得到的预测值进行融合。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热传感器温度估计值,实现热传感器温度的实时校准。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一种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有:使制冷循环(25)的低压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冷机(21);使由冷机冷却后的热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器芯(22);以及使热介质在冷机及冷却器芯循环的冷却器冷却回路(11)。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有:使热介质在发动机(31)循环的发动机冷却回路(12);以及使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热介质和外气进行热交换的发动机散热器(32)。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备:切换独立模式和连通模式的切换装置(43、120),其中,独立模式为热介质彼此独立地在冷却器冷却回路及发动机冷却回路循环的模式,连通模式为冷却器冷却回路和发动机冷却回路连通以使热介质在冷机与发动机散热器之间流动的模式;以及在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热介质的温度小于第一热介质温度的情况下,对切换装置进行控制以切换为连通模式的控制部(80)。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蚕丝人工肌肉的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

    基于蚕丝人工肌肉的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利用蚕丝的吸湿性将其制成湿度敏感的蚕丝人工肌肉并编织到织物中实现智能功能。包括蚕丝纱线的制备、蚕丝人工肌肉的制备、热定型等过程,最后将得到的蚕丝人工肌肉与蚕丝纱线进行平纹编织得到智能织物,其中,经纱为蚕丝人工肌肉排纱,纬纱为脱胶蚕丝排纱。该蚕丝人工肌肉对环境湿度敏感,能自发感应湿度变化并做出反应,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能吸收水分并引起长度收缩,在干燥环境中长度回复。所以用该人工肌肉制成的织物能够在人体出汗量大,需要及时排汗的情况下,能够感应汗水并通过长度收缩以便于人体排汗,实现人体的湿度和热管理;排汗完成后,人体较为干燥时,织物长度回复,提供给穿着者更多舒适。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具有温差控制功能的电池组风冷散热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

    一种具有温差控制功能的电池组风冷散热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属于电池组散热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电池组划分为多个始末两端安装风机的电池区间,根据电池组放电电流是否达到阈值电流来判断是否进行温差判断;进一步根据电池组各区间温度与进风口位置温度的差值是否超出额定温差来判断是否开启对应风机运行以实现热管理。本发明在传统温度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电流控制条件,并将后者作为判断温差以运行风机的前提条件,使得电池组能够根据电池的工况自发、实时调整风机工作模式,实现散热的同时有效控制电池组内温差,并且能显著降低能耗。本发明风冷系统散热效果好、节能、高效,通用性强,热管理方法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

    2019-04-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微通道扁管与相变材料复合的方形/软包电池成组方法

    一种方形 软包电池的复合冷却 加热方法涉及电池的热管理领域。针对方形 软包电池设计了一种符合国内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成组方法。本方法复合微通道液冷与相变材料两种冷却方式,微通道与相变材料在复合冷却冷板内相间分布,通过微通道内的传热介质和相变材料的复合作用实现对电池的冷却 加热。该方法易于根据热管理设计需求调整冷却方式,从而增强传热介质与电池的换热效果,延长电池系统的寿命,并能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2019-04-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