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内循环热管理系统,包括贴于电池表面设置的石墨烯套和套设于石墨烯套内的多组环形热循环管;所述环形热循环管包括封闭连接的盛液段、吸热蒸发段、冷凝回收段和回流段;所述吸热蒸发段贴于石墨烯套壁紧靠电池表面侧且所述吸热蒸发段内部充满竖直布置的吸水纤维;所述冷凝回收段位于所述盛液段上方。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池内循环热管理系统,通过采用无需动力引流的吸水纤维吸收电池的热量使渗透工质戊烷产生蒸发来对电池进行散热,之后再进行工质冷凝回收,实现工质的立体循环使用,减少热堆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给单体电池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温度环境。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包括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所述空调子系统包括车内换热组和第一换热器;所述车内换热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或串联;所述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和所述空调子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连接并换热。由于能够得到空调子系统传递的源源不断的冷量或热量,大大提高了对动力部件调温子系统的调温效率和调温效果,且两个子系统协调配合,同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控制协调性。
公开了耐高温镍基合金材料的光谱发射率建模方法和测量系统,其中所述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待测耐高温镍基合金样件的服役环境确定样件的服役温度范围和波长范围;从样件的服役温度范围和波长范围中任意选取若干组测试温度和波长;针对每一组测试温度和波长,获取样件在当前测试温度和波长下的光谱发射率;基于若干组测试温度、波长和光谱发射率数据,拟合光谱发射率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得到样件的光谱发射率模型。本发明建立的耐高温镍基合金的光谱发射率模型,能够模拟镍基合金在各个温度和波长下的发射率,模拟的温度和波长范围宽、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吻合度高,从而为辐射换热模拟和防热设计提供高精度的发射率数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SCR后处理尾气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布置在DPF和SCR之间,将排气管道分为两个支路,在入口、出口处分别布置第一电动挡板、第二电动挡板,以控制尾气流经各支路的比例;在第一支路加装蓄热装置,并在第一支路外层加装冷却水套。本发明通过蓄热装置将柴油机高负荷下排温热量储存,并在低负荷下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调节SCR催化器温度的目的。此外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对蓄热装置进行预加热以及在DPF再生等高排温工况下对排气进行冷却,从而使得SCR催化剂免受高温冲击,保证SCR催化器运行安全以及确保SCR系统运行在催化剂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从而达到提高NOx转化效率,降低NH3逃逸,降低柴油机N2O强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冷板及安装其的电池模组。液冷板包括板主体和设置于板主体内部的若干流道,还包括设置所述流道之间的至少一个冂字形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板主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PTC加热器的加热腔。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将PTC加热器与纯水冷板结合,热量直接传导到液冷板内的流道,热效率很高,而且节省了外部热管理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电驱动冷却系统、电池组独立冷却系统及空调冷却系统回路,其中空调系统冷却系统回路包括与电池组冷却系统共同作用的复合冷却系统,通过集成化整车热管理系统,在不通过工况下,各冷却系统独立工作,同时又相互作用,达到有效合理工作,在达到有效冷却热源部件的目的,保障各元件能够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温度下工作的同时,降低整车能量损耗水平。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在电池PACK里的储存设计及其应用,所述存储设计从外到内结构为:外壳-保温隔热层-相变材料-导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为环保阻燃材料,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胶垫;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25℃-87℃。该技术方案可应用于早晚温差巨大地区,安装在电池外面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循环回路,其被配置成使得制冷剂按电动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膨胀阀、第二换热器、第一截止阀、第三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的顺序流动;冷却液循环回路,其被配置成使得冷却液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循环流经第一膨胀水壶、驱动电机总成和冷却模块总成;以及电池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使得电池冷却液在第二水泵的作用下,循环流经电池包、PTC电加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本发明的电动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效率高,耗能少,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节能高效、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设置制冷剂循环回路与电池冷却回路之间进行换热,以保证电池包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组充放电能力提升的装置,锂电池组的多个电芯依次竖直排列,包括MCU控制器、电池热管理模块、电池一致性管理模块、电池电压采集单元、电池温度采集单元和本地储存单元,电池电压采集单元和电池温度采集单元分别连接每个电芯,电池热管理模块和电池一致性管理模块同样分别连接每个电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电池充放电温度特性,实现对锂电池组每个电芯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合理地分配和管理电芯级别上的温度和电压;电池热管理模块同时具有加热和散热功能,有效加强了各种温度下锂电池组的充放电能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锂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延长了电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列车电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轨电车车载快速充电动力锂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用于电池模块散热的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热管理系统独立设置,电池管理系统BMS与通讯信号接口输出连接,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动力硬件接口和电池模块双向连接,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理系统冷却后向外界排出,通讯信号接口与整车控制系统连接,动力硬件接口与外部充电系统和牵引变流系统连接,采用高倍率25Ah钛酸锂电芯组成150kwh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充电存储列车正线路的运行所需能量,系统内部分为四组电池组、BMS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独立设计,提高电池系统和整车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其中:制氢和储氢系统电解高温水蒸汽产生氧气和氢气;第一燃料电池系统利用氧气或者空气,以及氢气发电,并将发电产生的电能输送至微电网;第二燃料电池系统利用氢气或者天然气,以及空气进行发电,并将电能输送至微电网,还将剩余的氢气或天然气,以及空气进行燃烧产生烟气;吸收式制冷器利用烟气以及高温水蒸汽进行制冷;水热管理系统导出第一燃料电池系统、制氢和储氢系统以及吸收式制冷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并以热水形式供应用户;可再生能源供能系统生成高温水蒸气。本发明可以实现多能互补,提高供能效率和能源安全性,降低化石燃料消耗,没有CO2排放量大的缺点,还能实现热能、电能、冷量的联合供应。
本实用新型为使用润滑油的智能缸套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电控机油冷却器、补偿桶、油泵、电控阀、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润滑油加热器,内燃机油冷却缸套回路出口端接连电控阀入口端;所述电控阀为基于一个温度传感器的电控阀,电控阀小循环出口端连接在补偿桶和油泵之间的回路中;电控阀大循环出口端连接电控机油冷却器入口端;在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的回路入口端和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润滑油加热器,在靠近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的回路入口端附近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润滑油加热器均与温控器电连接。该系统将润滑油作为缸套热管理的流体介质,以实现能够达到200℃以上的缸套热管理,从而降低活塞组摩擦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