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水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一种水热管理系统及车辆,其中水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冷却系统以及整车供暖系统,水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同时接入到燃料电池堆冷却系统和整车供暖系统中,以使燃料电池堆冷却系统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给整车供暖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燃料电池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交换给整车供暖系统中的冷却介质,保证燃料电池发动机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燃料电池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提升乘客舱中的温度。

    2020-10-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驱动电机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热管理系统及增程式车辆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热管理系统及增程式车辆。该驱动电机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包括:由第一水泵、驱动电机、动力附件、低温散热器和第一常通三通阀依次相连形成的动力总成冷却回路;其中,驱动电机与动力附件中包括的多个附件以串并混连方式连接,驱动电机与动力附件串并混连后的一端与第一水泵相连,另一端与低温散热器相连,第一常通三通阀的A口、B口分别与低温散热器、第一水泵相连,第一常通三通阀的C口用于为动力总成冷却回路提供冷却介质。如此,可缩短动力冷却回路的长度,减少回路中的流阻,在保证有效冷却的同时降低第一水泵的功率,可以实现节约整车电能消耗提高续驶里程的目的。

    2020-09-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充电热管理一体装置及电动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热管理一体装置及电动车。其中,充电热管理一体装置包括:充电单元;热管理单元,能够与电动车连接并与所述电动车的电池进行热交换。热管理单元包括第一管路、第一冷却装置以及第一加热装置;其中,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冷却装置以及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管路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动车的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020-08-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防冻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防冻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防冻子系统,该防冻子系统至少包括防冻感知模块和加热模块;该方法包括:当确定车辆处于关闭状态时,获取当前的车外环境温度;根据该车外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该防冻子系统;当确定需要启动该防冻子系统时,通过该防冻感知模块获取该防冻子系统中的冷却液当前的冷却液温度和冷却液流速;根据该冷却液温度和 或该冷却液流速确定是否需要启动该加热模块;当确定需要启动加热模块时,启动加热模块。本公开能够提高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能够有效防止冷却液结冰,能够提高车辆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2020-03-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和中冷器,其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两个压缩空气室,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压缩空气室连通,第二冷却管至少部分地设在第一冷却管内,第二冷却管与空调系统连通,以使空调系统中的部分冷却介质能够流经第二冷却管。由空调系统产生的部分冷却介质能够进入位于第一冷却管中的第二冷却管,以对第一冷却管中的高温气体进行冷却,提高了中冷器的冷却效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2019-12-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氢气气化器,所述氢气气化器具有氢通道和供换热介质通过的换热通道,所述氢通道的入口端用于与氢气瓶相连,所述氢通道的出口端用于向燃料电池堆供氢;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换热通道并联。根据本发明的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将氢气汽化器与散热装置的设置,使换热介质在氢气气化器与散热装置进行换热,不仅为液氢气化提供了热量,还可以利用被冷却的换热介质对车辆进行降温,从而提升了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的效能,进而降低了车辆的能耗。

    2019-03-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判断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当前温度小于预设阈值,则控制车辆的驱动电机冷却循环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该方法可以在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过低时,通过驱动电机冷却循环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不但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与驱动电机冷却循环系统相结合,节约能源,结构简单易实现。

    2018-09-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判断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当前温度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当前温度得到目标冷却量,并根据目标冷却量控制车辆的空调冷却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该方法可以在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过高时,通过空调冷却系统降低动力电池的温度,不但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与空调冷却系统相结合,节约能源,结构简单易实现。

    2018-08-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利于热管理的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于热管理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电动车辆,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1)、安装于所述电池箱(1)内的电池系统和隔热装置(2),所述隔热装置(2)位于所述电池箱(1)外侧,所述隔热装置(2)上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至少一个散热口。通过将隔热装置设于电池箱外侧并且隔热装置上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至少一个散热口,实现了电池包可以根据实际温差情况控制散热口的开启或关闭,从而更好地利用电池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实现对电池包热管理的优化。

    2015-08-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池包的温度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温度管理系统,属于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包温度管理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加热电池包(1)的风冷系统(2)以及用于冷却电池包(1)的液冷系统(3)。当电池包温度过低需要升温时,利用风冷系统的暖风为电池包升温效率高;当电池包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冷却液通过热交换为电池包降温,效率较高。可见,通过风冷系统进行暖风加热、液冷系统进行液体冷却方式共同管理电池包温度,提高电池包热管理效率,从而提高电池包在低温和高温下的功率效率,满足整车需求。解决了现有电池包温度管理系统冷却及加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015-08-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电池对外输出的电流值和电池温度值;预测模块,用于预测电池的温升状态,并依据所述温升状态判断是否进入提前开启散热模式;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用于控制电池散热装置。本发明通过预测预设时间段后电池的状态,进而预估预设时间段后的最高温度,能在电池温度升高前,提前进行降温处理,使电池能够保持合理的温度内,减少由于温度的滞后性,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后,才进行降温的影响。更有效的进行电池热管理,确保电池高效率、长寿命运行。

    2015-06-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多级热管理动力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级热管理动力电池组,涉及电池领域。所述多级热管理动力电池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箱,设置在电池箱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区,放置在各电池区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单体;还包括一冷却管,以及设置在各所述电池区中的循环部件,各循环部件彼此并联,并各自连接在所述冷却管上将冷却管中的冷却液导入各电池区,循环部件还用于控制冷却液在电池区中的循环流动。将众多电池单体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电池区中,再在各电池区中设置控制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循环部件,对各电池区分别进行热管理,有效简化了热管理系统,降低了热管理难度,提高热管理的效率。而且,将电池单体分区设置,弱化了电池单体之间的影响,提高了所述多级热管理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2014-10-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