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新型热管理装置,包括分流管道、中继管道、封堵机构和电磁铁;分流管道内设有外流道和内流道,外流道包围于内流道外,外流道与内流道密封分隔;中继管道与分流管道连接导通,中继管道内设有可被磁吸的封堵机构,中继管道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开启用于控制封堵机构在中继管道内移动,封堵机构往一方向的移动用于单独封堵中继管道与外流道的导通,封堵机构往另一方向的移动用于单独封堵中继管道与内流道的导通;即水流在外流道内流动时,将能提高水流的散热效果,水流在内流道内流动时,将能提高水流的保温效果,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管道内部工况实时调控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工业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分别对动力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其中,第一换热水箱和所述第二换热水箱之间通过一耦接装置相连,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中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和所述耦接装置电性连接。该热管理系统可同时对动力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且可利用动力系统的余热对动力电池系统进行保温,降低热管理系统能耗,提高热管理系统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固化剂的温度激活释放的热管理和 或EMI缓解材料。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单件的可固化可分配的热管理和 或EMI缓解材料包括位于包覆剂内的固化剂,其被构造成使得:在低于预定温度的温度,固化剂保持隔绝在包覆剂内并与基质隔离;并且在高于预定温度的温度,固化剂能够从包覆剂内释放以引发基质的固化。
一种热管理模块及其组装方法,该热管理模块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壳和管道,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和可旋转的阀体,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抵靠在所述阀体上以进行第一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的轴向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内,并与所述管道的内周面相抵以进行第二密封。本技术方案降低了外壳的制造成本,缩短了热管理模块的组装时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组,包含2个或2个以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组内各个温度传感器之间具有相同或接近的温度测试误差值。在不提高温度传感器本身测试精度的条件下,可以准确地测试各个温度监测点之间的温度差,解决了现有的温度传感器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数据源来进行分析管理的技术问题,取得对温度差实施有效地测量及后续的分析及至管理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测温装置,一种温度传感器的配对方法,一种温度监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本发明公开的测温装置,温度传感器的配对方法,可实现温度传感器的精准配对;使用精准配对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监测系统及热管理系统能够获得更精确的温度差数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焓值阻燃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高焓值阻燃相变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基材25-55份、经表面处理的相变微胶囊45-70份以及阻燃剂10-55份;所述基材包括三元乙丙橡胶、含磷环氧树脂及加成型硅胶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高焓值阻燃相变材料的焓值高于100J g。本发明的阻燃相变材料实现了阻燃性和高焓值的统一,既提高了相变材料的安全性,又提高了相变材料的储热控温能力,特别适用于大功率充电、高热通量芯片、高密度电池组等应用场景的热管理,保证器件无局部过热区域,提高产品的稳定可靠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阀组装置、控制方法、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领域,用于降低车辆中通过热泵进行制冷或制热的成本。阀组装置包括:控制器、执行机构、第一出入口集合和第二出入口集合;第一出入口集合包括第一冷却液出入口、第二冷却液出入口,第二出入口集合包括以下出入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动力总成出入口、乘员舱制热出入口、前端出入口;其中,出入口的入口用于流入冷却液,出入口的出口用于流出冷却液;控制器用于根据车辆冷却系统的工况,控制执行机构将第一出入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入口与第二出入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出口连通,将第一出入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出口与第二出入口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入口连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应用于具有车载通信终端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加热模块及冷却模块,所述方法在车辆处于下电状态时,在达到预设定时任务的触发条件时,通过车载通信终端将车辆唤醒,进而对电池包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得电池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范围内,以便于车辆的再次启动及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车辆处于下电状态后,无法利用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温度控制,容易因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导致电池包温度过低或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暖通空调及信息网络交叉领域,能够跟据机柜内空气温度、水箱内水温和室外空气温度不同,实现多种工作模式。本发明系统包括:封闭式机柜、服务器、取热支路、热回收供热 散热模块,其中热回收供热 散热模块包括风冷蒸发器、蓄热支路和风冷换热支路。服务器、风冷蒸发器设置在封闭式机柜中,取热支路包括两条支路,支路上均设置阀门,分别连接风冷蒸发器的输入、输出端。本发明综合利用太阳能和空气热量进行高效热回收 空气源供热及散热,满足了用户热量供需高效匹配,且提高了机组完善度和供热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线路,制冷剂循环线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第二膨胀阀和第三热交换器,并且制冷剂循环线路通过使制冷剂循环在制冷剂循环线路中循环来冷却室内;加热线路,加热线路通过使经由第一热交换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及与电池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循环来加热室内;和冷却线路,冷却线路通过使与空气或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循环来冷却电气部件。因此,热管理系统需要降低的功率消耗,以便增加可以使用电池的时间;部件数量减少,结构简单,可降低维护成本和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容易地升高电池的温度,并且由于电池的温度升高的作用而在作为热泵运行期间具有提供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策略的制定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电池析锂及产热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该方法首先以无损检测方式测得电池在不同充电电流下发生析锂的阈值电压。同时,通过在近似绝热环境下测得电池在不同充电电流下的产热速率,并结合电池应用场景的热管理设计中限定的电池允许的最大产热速率,获得对应的电池的最大安全充电电流。然后,以析锂阈值电压及上限使用电压与最大安全充电电流构建电池充电策略可选择的充电电流及对应的截止电压,并以尽量缩短电池充电时间为优选条件,合理设计快速充电策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仿生表面微结构散热件的空冷圆柱动力电池包,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该电池包主要包括风扇,外壳,绝缘固定架,仿生表面微结构散热件,圆柱动力电池。其中,仿生表面微结构散热件的曲面外侧与电池表面接触,曲面内侧设有仿生表面微结构。圆柱动力电池轴向布置,当风扇驱动冷却气流进入电池包后,仿生表面微结构散热件可提高冷却气流与电池之间的换热效率。绝缘固定架安装在每排电池之间,起支撑和绝缘作用。本发明在传统轴向风冷的基础上,增加仿生表面微结构散热件,不改变电池包的尺寸和结构,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强化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