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一体化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一体化冷却系统,包括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接的电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电机控制器冷却系统;所述电机-变速器冷却系统为两路循环控制系统,所述两路循环控制系统包括散热器降温的外循环控制系统和自然散热的内循环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控制器为独立循环控制系统。根据纯电动汽车在不同环境温度与不同工况下运行时,通过控制冷却系统的风扇和水泵的工作状态,避免了在冬季和低负荷工况出现的过冷现象影响传动效率,在保证可靠传动的基础上维持了续驶里程。

  • 一种模块化的冷热家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冷热家电,热管理单元可以同时向需要产生热量和需要吸收热量的家电设备提供高温和低温媒体用于加热和制冷;在热管理单元内的制冷剂经循环通道,由压缩机开始流动经高温换热器,低温换热器,可以被旁路的冷凝器,电控节流阀,浅冷换热器,电控节流阀,深冷换热器,可以被旁路的蒸发器,循环回到压缩机。其对冷、热能量进行集中管理,最大程度的利用能源。

    2014-11-26 00:00:00 #肖华军 #不公告发明人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将电池包设置在车身底部;电池包的进风口布置在乘客舱的通道内,出风口布置在后保险杠的位置并入整车排气通道,出风口处设有散热风扇。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提高了各种环境温度下的电池温度可控性,不会对驾驶舱产生气体污染影响。

  • 基于优先级的智能平台无源热管理

    描述了关于基于优先级的智能平台无源热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台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功率消耗限制基于所述平台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消耗部件与所述平台的一个或多个热量生成部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热关系而被修改。而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热关系中的第一关系指示所述平台的源部件对所述平台的目标部件的影响优先级。也请求保护和公开了其它实施例。

  • 电池组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组件,该电池组组件从方形电池吸取热量,所述方形电池具有相对的主表面并且在壳体内以堆叠的构造布置。热管理组件包括多个热传递片,该多个热传递片由压缩的膨化石墨颗粒片制成。每个热传递片定位成接触至少一个方形电池的主表面。盖板具有顶面和底面,并且包括多个孔,多个热传递片延伸通过这些孔。孔包括至少一个弯曲的侧壁,并且热传递片在弯曲的侧壁之上弯曲。每个热传递片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热沉和顶面之间。

  •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热泵装置和热管理单元,其中:所述热泵装置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和储液罐形成的闭环,所述四通阀设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储液罐之间;所述热管理单元包括换热单元和切换单元,其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车外换热器和电池仓内换热器,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制热膨胀阀和制冷膨胀阀,所述四通阀连接有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依次连接有制热膨胀阀、制冷膨胀阀和电池仓内换热器,所述电池仓内换热器进一步连接至四通阀,形成热管理回路。通过将热泵技术应用在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中,使电池组能够工作在合适的环境温度下,实现了加热与冷却热管理的统一。

  • 一种带自定位和增强换热功能的电池外壳

    本发明属于电池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自定位和增强换热功能的电池外壳,电池壳体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在前后两侧面的位置对应,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在电池壳体成型过程中冲压而成,当换热流体流过增强换热凸起时,在增强换热凸起的下游位置形成涡流,从而增加电池的换热能力;在电池成组时相邻电池的增强换热凸起和电池定位凹坑相互抵靠形成凹凸结构,实现电池的定位作用;其主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换热效果好,可用于各种充电电池的外壳结构。

  • 基于温差发电的LNG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LNG热管理系统,包括LNG通道、冷却液通道、温差发电器、冷却水泵、流量调节阀、控制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水套;LNG通道连接温差发电器的冷端,冷却液通道连接温差发电器的热端;LNG通道出气口连接发动机的进气管,冷却液通道的冷却液入口连接冷却水泵,冷却液通道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发动机冷却水套,流量调节阀设在冷却液通道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水泵之间,控制系统连接流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发动机中的冷却液和LNG气化的冷能,利用温差发电器实现了能量的回收,从而实现了能量回收和热管理系统有效结合,且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和冷却液温度的双重调节。

  • 一种利于换热的动力电池壳体

    本发明属于电池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于换热的动力电池壳体,电池壳体的前后两侧面自上而下均匀开制有波纹状的增强换热沟槽,增强换热沟槽在电池壳体成型过程中直接冲压形成,且在前后两侧面上的高度位置不同;增强换热沟槽的截面为矩形、梯形或圆弧形;增强换热沟槽的方向与换热流体流动方向一致,当换热流体流过增强换热沟槽时,在增强换热沟槽的峰和谷位置形成涡流,从而增加电池的换热能力;其主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用于各种充电电池的外壳结构,提高电池温度的均衡性和一致性。

  • 一种新能源台架实验室水冷设备智能冷却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台架实验室水冷设备智能冷却控制系统,包括热管理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分别与高低温箱、电机控制器和水冷设备连接,热管理控制器通过串口线与水冷空调控制器连接,热管理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出水口温度传感器、天然气加热器、排气风扇、进气风扇和语音报警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有限占地空间下的大功率水冷设备制冷问题,同时还实现了实验室能源的消耗降至最低。

  • 具有热管理特征的复合层及包括该复合层的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具有热管理特征的复合层及包括该复合层的热管理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传热管理装置包括具有绝缘体衬底和至少部分地嵌在绝缘体衬底中的热导体的复合层、耦合到复合层的温度敏感部件以及耦合到复合层并且远离温度敏感部件的温度不敏感部件。温度不敏感部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热导体和绝缘体衬底布置到接近温度敏感部件的目标传热区域和接近温度不敏感部件的体区域中。目标传热区域和体区域彼此有热连续性。

  • 具有热管理特征的印刷线路板和包括相同印刷线路板的热管理装置

    公开了具有热管理特征的印刷线路板和包括相同印刷线路板的热管理装置。印刷线路板包括绝缘基底、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绝缘基底的电导体和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绝缘基底的热导体。印刷线路板还包括温度不敏感组件安装区域和温度敏感组件安装区域。所述绝缘基底和所述热导体被安置在邻近所述温度敏感组件安装区域的目标热传递区域以及处于与所述温度敏感组件安装区域隔开位置的大块区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