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用热管理模块及其工作方法。该车辆用热管理模块包括彼此传动联接一个电机与两个单向离合机构,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在不同方向的转动经由两个单向离合机构分别带动两组出口通道中的阀门进行动作。这样,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热管理模块由于仅包括一个电机而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热管理模块与现有技术的车辆用热管理模块相比整体所需的空间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车辆领域。该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采集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出水温度和缸体温度;根据所述发动机当前的工作状态、所述进气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和所述缸体温度控制车辆的所述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散热器与暖风芯体之间的冷却液的流量,从而控制所述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热管理系统。本发明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在保护发动机的同时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并减少排放。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包括:裸眼立体显示屏,用于显示裸眼立体图像;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集成于所述裸眼立体显示屏上,包括:眼动仪,用于捕捉用户眼动轨迹;手势识别模块,用于捕捉用户手势轨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动仪捕捉的用户眼动轨迹和 或所述手势识别模块捕捉的用户手势轨迹控制所述裸眼立体显示屏所显示的裸眼立体图像;疲劳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像模块采集的用户视频检测用户是否疲劳驾驶,以及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疲劳驾驶,提供告警信号。本发明实现多功能复用的车内显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热泵空调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储液罐、第二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和所述储液罐形成第一连通回路;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储液罐、第三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和所述储液罐形成第二连通回路;依次相连的第一水泵、电池冷却换热器、电池包和三通阀形成第三连通回路;其中,所述储液罐带有回热器;当所述热管理系统处于车内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时,所述第一连通回路、所述第二连通回路和所述第三连通回路同时开启。
一种基于飞机液压系统及微型蒸发式制冷循环的分布式飞机热管理系统,包括液压油油箱、液压泵、节流阀、液压系统作动元件、液压油-空气热交换器、蒸发式液冷循环系统、燃油-液压油换热器、燃油系统、飞机蒙皮换热器,用双冷凝器的环路热管(LHP),将液压作动元件如起落架等产生的热量,直接转移到飞机蒙皮的内外面板加以耗散,增加了有效散热,避免了液压油过度升温;利用液压循环下游低压液压油,经冲压空气降温后,作为热沉对机载设备冷却,防止了燃油高温的形成、减少了燃油压降、减少了部件数量和降低了飞机性能代偿损失,充分利用了液压系统分布范围广、热量收集力强的优势,使机载设备冷却系统布局更灵活方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热泵空调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第一三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电磁阀、气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第二三通阀和所述气液分离器形成第一连通回路;依次相连的压缩机、第一三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电磁阀、气液分离器、第二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换热器、第二三通阀和所述气液分离器形成第二连通回路;依次相连的第一水泵、电池冷却换热器、电池包和第三三通阀形成第三连通回路;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带有回热器;当所述热管理系统处于车内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时,所述第一连通回路、所述第二连通回路和所述第三连通回路同时开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用热管理模块及其流量测量方法。该车辆用热管理模块采用在模块主体的内部空间往复直线运动的柱塞组件实现对介质经由出口管道的流量的控制,并且该车辆用热管理模块还包括利用感应电流的原理精确测量柱塞组件相对于模块主体的开度的感测机构。这样,该感测机构能够通过其自身内部的感测电路内的感应电流(感应电势)的变化对应地精确确定柱塞组件相对于模块主体的开度,由此能够精确确定与该开度对应的流量并进行精确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左中右三个腔室,依顺分别安置有控制模块、蓄电池组以及散热模块,所述壳体右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排风降温通孔一,左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平衡壳体内部气压的通孔二,中腔室的前后壁板下部安置有若干加热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加热模块、散热模块和蓄电池组电连接。本发明为一种温度可调控的蓄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可工作于最优工作温度下,从而增加蓄电池组放电容量,增大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尤其对于电动汽车冬季行驶,可以明显提高行驶里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用热管理模块及其工作方法。该车辆用热管理模块采用在模块主体的内部空间往复运动的柱塞组件实现对介质经由出口管道的流量的控制,并且该柱塞能够在不同的部位处与模块主体实现静态密封。这样,该车辆用热管理模块所实现的静态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转动阀的动态密封对振动的敏感程度较小、对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参数要求较低、泄漏风险也较小。另外,该车辆用热管理模块与现有技术的车辆用热管理模块相比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因而所需的空间小且成本低。
本公开包括一种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带有电池模块(20),所述电池模块(20)具有在外壳(30)内的电化学电池单元(32),所述外壳(30)包括第一侧面(42)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44)。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与所述外壳的第二侧面(44)联接的散热片(49)以及设置在所述散热片(49)与所述电化学电池单元(32)之间并且与它们接触的热界面(50)。所述热界面(50)接触所述电化学电池单元(32)的底端(53)。所述系统另外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模块(20)周围的笼子(80),其中所述笼子包括紧挨着所述外壳的第二侧面(44)布置并且具有多个开口(82)的笼子侧面(85),所述开口(82)使得能够将空气抽吸到所述笼子中并使空气经过所述散热片(49)。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嵌入式的热管理装置。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嵌入式的热管理装置,包括模组壳体和设置在模组壳体上的隔板,模组壳体内设置有主流道,隔板内设置有与主流道连通的侧流道,隔板与模组壳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水冷腔,所述的模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与主流道连通的进液管,所述的模组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主流道连通的出液管,主流道的底面上对应侧流道处设置有缓冲导流装置,所述的缓冲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上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导流板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模组壳体上。本发明能够增大电池散热面积,提升电池散热效率,提升模组组装的集成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ECU模块,其通过数据接口分别连接有数据过滤模块、数据库、中控显示屏、风扇、散热器和车载空调;所述数据过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提取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提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水温传感器、气温传感器和SOC状态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ECU模块还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于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中控显示屏可以显示水温传感器、气温传感器和SOC状态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数据,可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控制或者通过微处理器自动控制新能源汽车中风扇和车载空调的工作,对蓄电池进行保温或者降温,可以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