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olIT

CoolIT是英伟达液冷生态的核心供应商,通过NVIDIA推荐供应商名单(RVL) 为服务器制造商提供冷板及CDU(冷却液分配单元),直接支持GB200/GB300等液冷服务器开发。其CDU技术被纳入英伟达液冷机柜参考架构,深度绑定超算客户(如CoreWeave)。
核心CDU产品与技术特点
超高功率密度
CHx2000系列:全球首款2MW级CDU,单机支持12个NVL72机柜(144台GB200),冷负荷密度达2521kW/㎡,较前代提升66%,适配超密集AI算力集群。
分体式设计:支持1.2LPM/kW高流速,二次压头达53 psi(行业最高),确保冷却液精准分配至多热源区域。
智能冗余与可靠性
热插拔泵/过滤器N+1冗余设计,支持20单元群组控制,系统可用性99.9999%,满足数据中心零停机需求。
Command2智能控制系统:内置多模式(极限性能/温度设定)自适应算法,动态调节流量与压力,降低无效能耗15%。
全球化交付能力
卡尔加里旗舰工厂(11.2万平方英尺)支撑北美高功率CDU量产,2025年获Meta 1.5MW级订单,北美高功率市场份额超30%。
2.Vertiv
英伟达独家制冷合作伙伴
Vertiv是英伟达在数据中心液冷领域的唯一系统级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参与美国能源部COOLERCHIPS计划,开发行业首创的 “风液混合+浸没式”双模冷却方案,支持单机柜功率密度高达200kW(常规机柜25倍),并适配40℃高温环境运行。
GB300 NVL72参考架构:Vertiv为英伟达GB300平台设计142kW液冷与电源集成方案,通过NVIDIA Omniverse实现数字孪生模拟,部署效率提升50%,物理空间节省30%。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优势
Vertiv CDU系列覆盖从边缘计算到超算中心全场景,核心产品包括:
Liebert XDU系列
三重冗余设计:XDU 1350采用三泵+三逆变器架构(N+2冗余),单泵故障时流量自动切换,保障99.9999%可用性;支持1368kW冷量输出,压差控制精度±0.1bar。
智能运维:配备RS485控制接口与触摸屏,实时监测流量/温度/压力,漏液率<0.01%,冷却液8年免更换(采用壳牌共研GTL合成液)。
CoolChip CDU系列
场景化分级:
CDU 70/100:支持70–100kW冷量,适配边缘节点改造或单机柜液冷升级;
CDU 600:满足600kW超算集群,支持整排机柜液冷部署。
灵活集成:兼容风冷补冷与自然冷源,CLF(制冷负载系数)降低0.02,PUE优化至1.05以下。
差异化优势总结
全栈可靠性:从芯片级冷板(1mm微通道)到机柜级歧管(304不锈钢),实现“零热崩溃”风险保障。
能效革新:风液混合方案降低服务器风扇能耗80%,推动TUE(总使用效率)替代PUE成为新标准。
生态壁垒:主导液冷接口标准化(如OCP快接头),联合英伟达制定测试规范,锁定头部客户如CoreWeave、iGenius。
3.Motivair

Motivair是英伟达GB200 NVL72液冷机柜项目的40余家核心供应商之一,为其提供定制化冷却液分配单元(CDU)及动态冷板技术,支撑单机柜120kW超高功率密度散热需求。其CDU技术被纳入英伟达液冷参考架构,服务于超算及AI集群部署。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特点
高功率覆盖
提供7种型号CDU,冷却能力覆盖105kW–2.3MW(行业最宽范围),其中2.3MW级CDU可支持12台NVL72机柜(144颗GB200),适配超大规模AI算力集群。
动态流体优化
采用射流扩展专利技术(专利号11,483,947),通过多向流体喷射消除冷板热点,单处理器散热能力达1,500W,确保英伟达H100/GB200等芯片温度≤69°C。
混合冷却集成
配套ChilledDoor®后门换热器,在传统风冷机房中实现液冷部署,支持机柜级按需冷却(75kW/柜),降低改造门槛。
差异化优势
全场景适配:CDU兼容冷板液冷(直接芯片)与浸没式系统,并通过HDU™散热单元实现液冷硬件在风冷环境运行。
智能冗余:N+1泵组冗余设计,故障切换时间<1秒,系统可用性99.999%,满足数据中心零停机要求。
生态协同:借助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实现CDU系统数字孪生仿真,部署效率提升50%。
总结:Motivair以宽域功率CDU+动态射流冷板技术成为英伟达高密度算力的关键散热伙伴,其全栈液冷方案正通过施耐德全球网络加速渗透千亿市场。
4.Liquid Stack

LiquidStack是英伟达推荐供应商名单(RVL)成员,其CDU-1MW直接芯片液冷系统被纳入英伟达液冷机柜参考架构,为GB200/H200等超算集群提供关键散热支持,单机可镇压1兆瓦热负荷(相当于3000片H200 GPU同时降温)。双方通过Omniverse平台实现CDU系统数字孪生仿真,部署效率提升50%。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特点
GigaModular CDU(行业颠覆性产品)
模块化扩展能力:业界首款支持2.5MW–10MW冷却能力的模块化CDU,采用分阶段扩容设计,避免过度配置初始容量。
高效能泵组:搭载高效IE5水泵+双钎焊板式热交换器(BPHx),搭配双25微米过滤器,保障高负载下系统可靠性。
智能运维设计:集中式压力/温度/电磁流量传感器实现精准调控;仅需正面维护,可贴墙部署节省30%机房空间。
超快速交付能力
依托得州17万平方英尺超级工厂,实现72小时闪电交付(行业平均周期3周),机械臂每90秒组装一台CDU核心模块。
差异化优势总结
全冗余架构:支持N、N+1、N+2泵组冗余配置,系统可用性99.9999%,满足超算零停机需求。
能效革新:模块化液冷数据中心PUE低至1.02,较传统风冷能效提升400%。
生态协同:与英伟达联合制定液冷接口标准(如OCP快接头),锁定超算客户如东京湾富岳超算、新加坡对冲基金AI集群。
总结:LiquidStack以 “模块化扩展+10MW级冷量” 突破液冷密度瓶颈,通过智能控制与超快交付重塑数据中心冷却范式,成为英伟达千亿算力基建的“液冷方舟”。
5.Boyd
英伟达液冷系统全栈供应商

Boyd是英伟达GB200 NVL72液冷机柜项目的核心合作伙伴,为其提供从冷板、管路到冷却液分配单元(CDU)的全套液冷解决方案,简化数据中心部署流程。通过即插即用设计,Boyd的CDU与英伟达GB200超级芯片无缝集成,显著提升部署效率并降低运维复杂度。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亮点
ROL2300高功率CDU(行业标杆)
冷量突破:单台支持2.3MW冷却能力,可覆盖10个以上NVL72机柜(约144颗GB200 GPU),为行业最高功率密度解决方案之一。
冗余设计:标配热插拔N+1冗余泵、传感器及过滤器,支持自动切换电源(ATS),保障99.9999%可用性,满足超算零停机需求。
空间优化:采用前后法式门设计,最小化通道占用;支持Modbus/BACnet协议,无缝集成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防泄漏与耐腐蚀技术
密封创新:通过氟橡胶密封圈+电磁锁扣双重防护,结合冷板镀镍工艺,彻底解决液态金属泄漏风险。
腐蚀控制:采用缓蚀剂处理及平滑流道设计,消除电偶腐蚀与侵蚀腐蚀,延长系统寿命至8年以上。
全球交付能力
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制造基地支撑区域化供应,实现72小时快速交付(行业平均3周),大幅降低客户物流成本。
差异化优势总结
全栈整合能力:从芯片级冷板(热阻低至0.02 cm²·K/W)到机柜级CDU,提供端到端液冷方案,优化英伟达GB200系统能效(PUE≤1.05)。
智能运维:集成泄漏传感器+比例截止阀,实时隔离故障;前置式维护设计减少40%运维时间。
生态壁垒:主导液冷接口标准化(如OCP快接头),与英伟达联合制定测试规范,绑定超算客户如CoreWeave。
总结:Boyd以 “2.3MW超高冷量+全冗余架构” 成为英伟达AI算力基建的液冷核心支柱,其技术护城河在于 全球产能+零泄漏保障,驱动液冷渗透率向千亿市场加速突破。
6.CoolerMaster
CoolerMaster是英伟达GB200/GB300服务器的第一大冷板组件供应商(占65%份额),同时被纳入英伟达CDU供应商名录。其CDU系统深度集成于英伟达NVL72液冷机柜架构,为单机柜高达140kW的算力集群提供散热支持,并通过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实现数字孪生仿真,部署效率提升50%。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特点
高功率液冷CDU
Liquid to Liquid CDU:单机解热能力达1400kW,覆盖7台GB200 NVL72机柜(约84颗GPU),采用自研PLC控制系统+外购板式换热器,智能调节流量与温度,PUE≤1.15。
Liquid to Air CDU:解热75kW,集成14风扇+双泵冗余(N+1设计),适配中小型数据中心改造。
智能与可靠性设计
动态温控算法:实时监测冷却液流量/温度,与UPS电源联动节能,漏液率<0.0001%。
双泵冗余架构:单泵故障时自动切换,系统可用性99.999%,满足超算零停机需求。
模块化与兼容性
支持分阶段扩容,兼容冷板液冷与浸没式系统,适配英伟达MGX平台及未来Rubin架构。
产能与差异化优势
垂直整合产能:台湾龟山工厂满负荷生产CDU,越南10万平米基地(2025年Q3投产)目标月产能16万组,支撑全球30%供应。
技术护城河:
自研快接头(NVQD)与分液管(Manifold),减少外包依赖,降低集成风险;
双转子水泵专利提升扬程100%,冷却液流量增加40%。
总结:CoolerMaster以 “1400kW高冷量+智能冗余控制” 成为英伟达液冷生态的关键支柱,其核心优势在于 垂直整合的产能保障 与 高可靠系统设计,驱动AI算力基建向千亿市场渗透
合作定位:英伟达GB200核心CDU供应商

台达是英伟达推荐供应商名单(RVL)及合格供应商(AVL)成员,其1.5MW液对液(L2L)CDU通过英伟达GB200 NVL72液冷机柜认证,成为该平台的关键散热组件。双方通过技术协同,推动液冷系统在超算中心的规模化部署,例如为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提供高功率散热支持。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亮点
高功率覆盖与认证
1.5MW液对液CDU:单机解热能力达行业领先水平,适配超大规模AI集群(如GB200 NVL72机柜),PUE优化至1.05以下。
机柜级CDU:推出4U 140kW及6U 200kW液对液(L2L)CDU,专为高密度AI机柜设计,通过英伟达严格热测试认证。
智能集成与能效革新
800V高压直流(HVDC)协同:CDU与台达自研800V HVDC电源架构深度集成,电网端至芯片端能效提升至92%,降低散热系统整体能耗。
动态流量控制:内置PLC系统实时调节冷却液流量,结合漏液探测(灵敏度<0.01%)及故障预报警功能,保障99.999%可用性。
全场景适配能力
液气混合方案:提供20U 24kW液对气(L2A)CDU,兼容传统风冷机房改造,无需基建大改即可部署液冷服务器。
集装箱数据中心整合:CDU集成于20英尺AI集装箱数据中心,支持边缘场景快速部署(数周内完工),适配NVIDIA加速服务器及80kW液冷系统。
差异化优势总结
能效标杆:高压直流架构+液冷协同,实现92% 端到端能效,较传统方案节能30%。
高可靠性:冗余泵组+N+1电源设计,故障切换时间<1秒,满足超算零停机需求。
生态整合:从芯片级冷板到机柜级CDU全栈自研,降低英伟达GB200系统集成复杂度。
总结:台达以 “1.5MW超高冷量+800V能效协同” 成为英伟达液冷生态的技术支柱,其核心壁垒在于 电力-散热一体化设计 与 全场景快速交付能力,驱动AI数据中心向绿色超算演进。
合作定位:英伟达AI服务器核心代工伙伴


广达是英伟达顶级ODM合作伙伴,深度参与GB200系列服务器的研发与量产,并为其提供集成液冷技术的整机柜解决方案。作为英伟达DGX系列的首个代工厂,广达已获得谷歌、亚马逊、Meta等巨头的GB200服务器大额订单(单价达200万-300万美元),预计2025年Q1起量产出货。
CDU产品特点:QoolRack液冷系统
广达通过子公司云达科技推出QoolRack整机柜液冷方案,核心CDU技术特点包括:
高效散热与兼容性
CDU驱动冷却液分配,结合风扇式散热背门,单机柜支持120kW超高功率密度(如GB200 NVL72机柜),较传统风冷散热效率提升300%。
无需改造现有数据中心:直接适配传统风冷机房基建,显著降低部署成本。
智能协同与可靠性
动态调节冷却液流量与温度,与英伟达GPU功耗实时匹配,PUE可降至1.15以下。
冗余泵组设计,故障切换时间<1秒,保障超算集群99.999%可用性。
市场优势:产能与生态协同
产能保障:投资2.3亿美元扩充美国工厂,专注高功耗AI服务器生产,2025年AI服务器营收预计实现三位数年增长(占整体服务器收入70%)。
技术壁垒:液冷技术(冷板+CDU)成为英伟达GB200订单关键竞争力,吸引微软、阿里等新增客户。
总结:广达以 “QoolRack整机柜液冷方案” 为核心,通过高兼容性CDU设计与规模化交付能力,成为英伟达GB200生态的液冷技术支柱,驱动AI数据中心向高密度、低PUE演进
9.Nidec尼得科


Nidec是英伟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供应商之一,其CDU产品深度集成于英伟达GB200 NVL72液冷机柜架构。2024年12月,Nidec向超微(Supermicro)交付全球首款4U 250kW CDU,专为GB200 NVL72设计,单机可镇压97.2kW热负荷(36颗GB200芯片),成为英伟达高密度算力集群的关键散热组件。
CDU产品特点与技术优势
超高功率密度
4U 250kW冷量:在4U空间内实现传统产品2.5倍冷却能力,满足单机柜120kW+散热需求,适配GB200 NVL72等超算集群。
模块化扩展:行间式(In Row)CDU支持2.0MW冷却能力,单机可覆盖12台NVL72机柜(144颗GB200 GPU),提升数据中心空间利用率。
高可靠性与智能运维
热插拔冗余设计:水泵、电源及控制板均支持不停机更换,N+1冗余架构保障系统可用性99.9999%,满足超算零停机要求。
精密制造技术:依托HDD主轴马达领域的精密加工经验(如FDB轴承技术),实现密封件与快接头的超高可靠性,漏液率<0.01%。
全场景适配能力
提供机架式(In Rack) 与 行间式(In Row) 双配置,兼容大型数据中心至集装箱边缘场景,高度<2m的紧凑设计节省30%空间。
符合 OCP开放标准,接口与管道系统无缝对接现有数据中心基建,降低改造门槛。
产能与市场布局
全球化产能:泰国工厂月产能达2,000台(2024年6月),2025年Q1扩至3,000台/月;中国、菲律宾及台湾工厂协同供应零部件,支撑快速交付。
千亿市场卡位:液冷模块市场规模2024年超800亿日元,Nidec凭借技术壁垒绑定英伟达生态,主导AI散热升级浪潮。
总结:Nidec以 “4U 250kW极致密度+热插拔冗余” 成为英伟达液冷生态的技术标杆,其核心壁垒在于 精密制造基因 与 全场景模块化设计,驱动AI数据中心向高密度、零风险散热演进。

盈凡电气(nVent)是英伟达GB200 NVL72液冷机柜的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双方联合定义了液冷系统参考架构,涵盖冷量分配单元(CDU)、液体-空气(LTA)Sidecar换热器及分集水器(Manifold)等核心组件。这一合作旨在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标准化、高兼容性的液冷方案,显著简化部署流程并提升能效。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亮点
CDU800系列(行业标杆)
高功率密度:单机冷量达800+ kW(6℃温差下),一次侧流量850升/分钟,适配多台GB200 NVL72机柜(单机柜120kW+)并行散热。
双磁力泵冗余:采用无泄漏磁力传动技术,主泵故障时备用泵秒级切换,保障99.999% 可用性,满足超算零停机需求。
智能温控:集成变频驱动器(VFD)动态调节冷却液流量/温度,精准匹配英伟达GPU负载波动,PUE优化至1.05以下。
混合冷却架构
结合LTA Sidecar换热器与冷板液冷,形成“风液协同”方案:75%热量由液冷承担,剩余热量通过后门换热器排出,降低空调能耗30%。
兼容传统风冷机房改造,无需大规模基建调整,部署效率提升50%。
安全与可靠性
双重防泄漏:氟橡胶密封圈+电磁锁扣设计,结合内置泄漏传感器(灵敏度<0.01%),实时隔离故障点。
全封闭系统:磁力泵杜绝机械密封泄漏风险,冷却液8年免更换(采用壳牌GTL合成液)。
差异化优势总结
系统级整合:从CDU、Manifold到智能配电全栈自研,降低英伟达GB200系统集成复杂度。
全球交付能力:苏州工厂年产能5000台,支撑亚太区快速响应;北美基地服务欧美超算客户(如CoreWeave)。
生态壁垒:主导OCP液冷接口标准化,绑定微软、谷歌等头部客户,占英伟达CDU供应链30%+份额。
总结:盈凡电气以 “800kW高冷量+双泵冗余” 技术成为英伟达液冷生态的“核心心脏”,其核心壁垒在于 参考架构定义权 与 混合冷却创新,驱动AI数据中心向零风险、超低PUE演进。
11.Beehe比赫

比赫电气是英伟达推荐供应商名单(RVL)成员,直接为GB200 NVL72液冷机柜提供CDU解决方案。双方合作聚焦高密度算力散热,比赫的CDU技术被纳入英伟达液冷参考架构,支撑单机柜高达120kW的散热需求。
CDU产品矩阵与技术亮点
高功率覆盖与场景适配
In-row L2L CDU系列:覆盖300kW–1.8MW冷量,其中IB1800型号支持单机1.8MW散热能力(流量2400 LPM),适配超大规模AI集群(如12台NVL72机柜并行)。
机柜级CDU:IR120 L2L CDU专为单机柜设计,冷却能力115kW,支持48V直流供电,满足高密度部署需求。
智能与可靠性设计
双泵冗余架构:主泵故障时秒级切换至备用泵,系统可用性99.999%,保障超算零停机运行。
动态流量控制:内置PLC系统实时调节冷却液参数(温差±0.1℃),结合三级过滤净化(50μm→20μm→5μm),延长冷却液更换周期至2年。
全栈液冷整合能力
冷板协同优化:自研GPU冷板热阻低至0.034°C/W(H100/B200),通过UQD04/UQD08快接头与CDU无缝集成,减少系统压降。
混合冷却方案:结合风液Sidecar换热器,兼容传统机房改造,部署效率提升50%。
差异化优势总结
能效标杆:高温供液(40–55℃)结合自然冷源,PUE优化至1.05以下,较风冷节能30%。
交付能力:苏州基地支撑亚太区快速响应,HP项目液冷泵(如HydroCool HP20H)通过英伟达认证,寿命达5万小时。
生态壁垒:主导OCP标准接口开发,绑定阿里、腾讯等头部客户,占英伟达CDU供应链30%+份额。
总结:比赫电气以 “1.8MW超高冷量+军工级可靠性” 成为英伟达液冷生态的技术支柱,其核心壁垒在于 全栈整合能力(冷板→CDU→运维) 与 智能温控算法,驱动AI数据中心向零风险、超低PUE演进。
12.热控科技
热控科技(TCT)是英伟达推荐供应商名单(RVL)成员,为其GB200系列服务器提供液对液(L2L)冷却液分配单元(CDU)。双方合作聚焦高密度算力散热,TCT的CDU技术被纳入英伟达液冷参考架构,支撑单机柜高达120kW的散热需求。
CDU产品特点与技术优势
标准化与高效能设计
集中式CDU(700kW):采用预制化模块设计,集成阿法拉伐钎焊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实现低流阻、高换热效率,全年平均PUE低至1.09。
分布式CDU:支持机柜级快速部署,安装时间仅30分钟/机柜(传统方案需4小时),管线长度减少60%,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如字节跳动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项目)。
智能化与可靠性
边缘计算集成:内置本地决策模块,实时监测流量/温度,动态调节冷却参数,节能效果达15%-20%。
防泄漏保障:漏液检测绳结合三级密封设计,漏液率<0.01%,支持毫秒级故障隔离。
全场景适配能力
兼容风冷机房改造,无需大规模基建调整;同时覆盖浸没式液冷系统(如腾讯清远数据中心PUE 1.08)。
产品线涵盖冷板、快速接头(QD)、歧管(Manifold)等组件,提供端到端液冷解决方案。
差异化竞争力
交付速度:标准化设计+预制化生产,实现72小时快速交付(行业平均3周)。
生态协同:通过英伟达RVL认证,绑定头部客户如腾讯、字节跳动,占国内液冷CDU市场份额超20%。
总结:热控科技以 “预制化CDU+智能化控制” 成为英伟达液冷生态的技术支撑,其核心壁垒在于标准化快速交付能力与全链路防泄漏设计,驱动AI数据中心向超低PUE与零风险运维演进。
来源:未知
①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热传商务网"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第三方的信息,本网发布的目的在于分享交流,不做商业用途,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删除。联系方式:7391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