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的发明名称是“用于超声探测器的坞站”。提出了一种用于对超声探测器进行电充电和对其热状况进行管理的坞站。所述坞站包括第一充电单元,所述第一充电单元磁耦合到所述超声探测器的感应单元且配置成对所述超声探测器中的至少一个电池进行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坞站包括第一冷却单元,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热耦合到所述超声探测器的热单元且配置成消散来自所述超声探测器的热。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冷却器盖及其总成,属于热管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功能较单一且无法根据需求自由选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上设置有接口Ⅰ、接口Ⅱ、接口Ⅲ和接口Ⅳ,接口Ⅰ、接口Ⅱ、接口Ⅲ和接口Ⅳ均相通;接口Ⅰ与机油冷却器的进油口并联;接口Ⅱ与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并联,与主油道相通;接口Ⅲ为旁通阀布置通道堵头;接口Ⅳ为机油节温器安装接口。本实用新型选装旁通阀,冷启动时及机油冷却器堵塞时过压开启,保护机油冷却器避免承受高载荷或导致机油泵容积效率低而机油压力低;选装机油节温器,可调节机油与冷却液的热交换,起到缩短暖机时间及降低摩擦功及燃油耗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并入尾气阳极回路再循环和重整的高温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堆具有用于燃料的阳极进口和用于尾气的阳极出口。再循环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来自阳极出口的尾气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尾气与来自初级烃燃料流的烃燃料混合,以便形成可重整的混合物。重整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再循环设备的可重整的混合物,并且通过重整可重整的混合物来产生重整的燃料流。将次级烃燃料流提供至燃料电池系统,并且将重整的燃料流和次级烃燃料流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堆的阳极进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含有热电板式换热器、散热器、风扇、电池包、水壶、第一、第二循环水泵和连接管路;热电板式换热器含有第一、第二流体流道、第一、第二流体入口和出口、热电模组及正负极:热电板式换热器与电池包、水壶、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热电板式换热器与散热器、风扇、第二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另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两套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能对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循环,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电板式换热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和制冷,仅需切换热电板式换热器电源的正负极即可切换加热或制冷模式,是一种切实可靠的热管理结构。
一种用于冷却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中电池的换热器,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分立的换热器面板,每个换热器面板具有冷却剂入口歧管部分、冷却剂出口歧管部分以及在入口歧管部分与出口歧管部分之间延伸的多个冷却剂流动通路。各分立的面板的入口和出口歧管部分通过管道连接以限定连续的冷却剂入口和出口歧管,它们分别具有冷却剂开口。通过分立的面板的冷却剂的流动可以通过为面板的流体流动通路设置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和 或液压直径来平衡,这部分取决于每个面板相对于冷却剂开口的靠近度。在各面板由冲压板对形成的实施例中,可通过在组装过程中有意偏离各板来实现冷却剂流动通路变化的横截面面积和 或液压直径。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备:切换部(21、22),对热介质外部气体热交换器(13)、发动机用热传递部(18)及逆变器(19)等发热设备各自在如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热介质在与热介质冷却用热交换器(14)之间循环的状态;热介质在与热介质加热用热交换器(15)之间循环的状态;流量调整部(21、22),对热介质外部气体热交换器(13)及发动机用热传递部(18)各自调整热介质的流量;空调请求部(88),进行由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6)冷却送风空气的冷却请求及由空气加热用热交换器(17)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请求;控制装置(70),基于有无来自空调请求部(88)的冷却请求及有无来自空调请求部(88)的加热请求,来控制切换部(21、22)、压缩机(32)及流量调整部(21、22)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含有热电板式换热器、散热器、风扇、电池包、水壶、第一、第二循环水泵和连接管路;所述热电板式换热器含有第一、第二流体流道、第一、第二流体入口和出口、热电模组及正负极:热电板式换热器与电池包、水壶、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热电板式换热器与散热器、风扇、第二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另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两套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能对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循环,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本发明采用热电板式换热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和制冷,仅需切换热电板式换热器电源的正负极即可切换加热或制冷模式,是一种切实可靠的热管理结构。
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封闭式动态冷却回路和封闭式第一稳态冷却回路。每个回路具有其自己的压缩机、排热交换器和膨胀设备。热能存储(TES)系统被配置为接收动态负载并且热耦接动态冷却回路和第一稳态冷却回路。动态冷却回路被配置为当动态热负载开启时冷却TES以完全地吸收通过TES接收的热能,以及稳态冷却回路被配置为当动态热负载关闭时冷却TES。
具有:泵(11、12),吸入并排出热介质;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使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与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而调整送风空气的温度;第1热传递设备(13、81),具有供热介质流通的流路,在与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传递;热介质温度调整部(14、15),对通过泵(11、12)循环的热介质的温度进行调整;以及热交换器用调整部(60a、60b、60c、60f、60g、60k),调整与第1热传递设备(13、81)中的热介质的热传递量、或者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的热交换能力以使与由第1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16、17)温度调整后的送风空气的温度(TC、TH)相关联的温度接近第1目标温度(TCO、THO)。因此,能够适当地控制使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温度。
在此提供三端口流体控制阀(100)和使用该流体控制阀的阀组件。所述阀包括第一入口(104)、第二入口(122)和密封部件(134),该密封部件(134)选择性地打开一个入口与出口(110)的流体连通并关闭另外的入口与所述出口的流体连通。阀系统包括致动器,例如螺线管(202),以提供对所述密封部件的位置的精确和响应的控制。
提供用于管理热传递介质的流动的组合热管理阀(100)。所述热管理阀包括歧管,所述歧管包括两个或多个独立控制的阀组件(300,400),所述阀组件配置为热传递介质彼此流动地隔离。所述阀组件可配置为保持每种热介质的所期望的流体特性。
示例性总成包括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的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在第一位置容许第一空气流。混合结构在第二位置容许第二空气流。第一空气流包括比第二空气流更多的已经移动穿过电动车辆的发动机舱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