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部件,被配置为当壳体被至少部分地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周围时与壳体部件配对;及处理设备,被配置为:当所述设备部件与所述壳体部件配对时,确定所述壳体的特性;及基于所述壳体的特性,调节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
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器件的热管理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子器件、散热器、以及介于电子器件和散热器之间的导热和电绝缘热桥。热桥将电子器件热联接到散热器且将电子器件与散热器电绝缘。电子器件、散热器、和热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相同平坦表面上。
本发明涉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和制造方法。一种用于包括内燃机和变速器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包括散热器、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控制阀和旁通阀。散热器可以被构造为与内燃机流体连通。第一热交换器可以被构造为与变速器流体连通。控制阀可以被构造为将较暖内燃机流体源或较冷内燃机流体源选择性地连通到第一热交换器,以便相应地使变速器流体变暖或变冷。第二热交换器可以被构造为在变速器流体与车辆的客厢之外的环境流体之间交换热。旁通阀可以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变速器流体引导到第二热交换器中或使变速器流体绕开第二热交换器。
描述了用于划切半导体晶片的方法和设备,其中,每一个晶片具有多个集成电路。在示例中,等离子体蚀刻腔室包括设置在等离子体蚀刻腔室的上部区域中的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蚀刻腔室也包括设置在等离子体源下方的阴极组件。阴极组件包括用于支撑基板载体的背侧的内侧部分的冷却RF供电的卡盘。阴极组件也包括冷却RF隔离的支撑件,所述Rf隔离的支撑件围绕所述RF供电的卡盘但与所述RF供电的卡盘隔离。所述RF隔离的支撑件用于支撑基板载体的背侧的外侧部分。
本文公开了用于包含异构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SoC”)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中的能效感知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例。由于该异构的多处理器SoC中的各个处理部件可能在给定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处理效率,因此可以利用能效感知热管理技术(其对各个处理部件在它们测量的操作温度时的性能数据进行比较),以便通过调整针对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电源、将工作负载重新分配离开最低能效处理部件、或者转换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功率模式,来优化服务质量(“QoS”)。用这些方式,该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对跨SoC用于处理一个MIPS的工作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量进行优化。
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剂泵、用于对冷却剂加热的高压电加热器(HEH)、加热器芯、将空气引入到加热器芯的鼓风机、舱加热器阀(CHV)、传感器和控制器。CHV具有阻止来自HEH的冷却剂流进入发动机的发动机旁路位置和将来自HEH的冷却剂引入到发动机中的发动机连接位置。在一种方法中,传感器测量发动机出口冷却剂温度(ECT)、到HEH的入口冷却剂温度(ICT)、进入加热器芯中的入口空气温度和来自加热器芯的出口空气温度。控制器计算目标冷却剂温度(TCT)作为空气温度和质量流率的函数,并且经由位置信号控制CHV,使得当ICT等于计算的TCT值时,CHV在发动机连接位置与发动机旁路位置之间切换。
本文公开了用于包含异构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SoC”)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中的能效感知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例。由于该异构的多处理器SoC中的各个处理部件可能在给定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处理效率,因此可以利用能效感知热管理技术(其对各个处理部件在它们测量的操作温度时的性能数据进行比较),以便通过调整针对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电源、将工作负载重新分配离开最低能效处理部件、或者转换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功率模式,来优化服务质量(“QoS”)。用这些方式,该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对跨SoC用于处理一个MIPS的工作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量进行优化。
本文公开了用于包含异构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SoC”)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中的能效感知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例。由于该异构的多处理器SoC中的各个处理部件可能在给定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处理效率,因此可以利用能效感知热管理技术(其对各个处理部件在它们测量的操作温度时的性能数据进行比较),以便通过调整针对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电源、将工作负载重新分配离开最低能效处理部件、或者转换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功率模式,来优化服务质量(“QoS”)。用这些方式,该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对跨SoC用于处理一个MIPS的工作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量进行优化。
所公开的实施例包含基于热电的热管理系统和方法,其经配置加热和 或冷却电气装置。热管理系统可以包含接近所述电气装置的局部热生成放置的散热器。鳍片可以连接至散热器,其中,所述热电装置被放置在所述鳍片上。电力可以被引导至所述热电装置以向所述电气装置提供受控的加热和 或冷却。
一种用于内燃机(12)的热管理系统,其具有:发动机冷却循环回路(36);带有主冷却器(14)的主冷却器循环回路(46);带有供暖热交换器(16)的供暖循环回路(50);冷却剂泵(18),该冷却剂泵使冷却剂运动通过各循环回路;和带有至少一个被操控转换的和至少一个非操控转换的入口(42,48,52,60)的旋转滑阀(20),其中,供暖回流(51)通入所述旋转滑阀(20)的可操控转换的入口(52)中。
为了对内燃机(12)的热管理系统(10)进行通风放气,其中冷却剂在多个冷却剂循环回路(36,46,50)中循环,使旋转滑阀(20)的被操控转换的入口(42,48,52)以预先给定的顺序打开和关闭,以便通过至少一个与冷却剂补偿罐(22)处于流动连接的通风放气管道(72,74)向着补偿罐(22)对一个或多个冷却剂循环回路(36,46,50)进行通风放气。通过控制单元(54)对所述旋转滑阀(20)进行控制,其中,该旋转滑阀(20)的一个不被操控转换的入口(60)根据流动情况与冷却剂补偿罐(22)连接。
本发明的内燃机(M)设置有冷却水回路(23),所述冷却水回路与水散热器(20)和润滑油回路(30)相联。换热器(HE)包括:水入口和水出口(41a,41b),所述水入口和水出口通过冷却水导管(22)和冷却水回路(23)串联地连接至水散热器(20)的出口(20b)、并通过返回导管(24)和热水导管(21)串联连接到水散热器(20)的入口(20a);燃料入口喷嘴和燃料出口喷嘴(42a,42b),所述燃料入口喷嘴和燃料出口喷嘴选择性连接到发动机(M)的燃料供应装置;和润滑油入口和润滑油出口(43a,43b),所述润滑油入口和润滑油出口通过相应的油导管(34,33)连接到润滑油回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