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包括电机冷却回路,电池管理回路和空调回路,所述电池管理回路包括PTC加热回路和电池包回路,所述PTC加热回路与所述空调回路连接,所述PTC加热回路和所述电池包回路通过第二二通四位换向阀连接,所述电池包回路,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电机冷却回路之间通过第一二通四位换向阀连接,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空调回路通过板式换热器连接。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换向阀使电池包冷却液通过散热器散热,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冗余功率器件的户外基站电源热管理系统,涉及户外基站电源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模块、第一电源功率器件模组、第二电源功率器件模组、电池模块散热片、电池模块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其中第一电源功率器件模组、第二电源功率器件模组分别安装在电源模块的近电池模块的一侧以及对侧。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套功率器件冗余使用,巧妙实现对电池的按需热管理,实现了电池模块在加热状态下利用了电源模块的余热,减少或避免了电池模块加热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避免了复杂的控制装置以及执行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集成机组,包括第一回路、第二回路、ECU,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与ECU电连接,第一回路由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组成,第一支路通过热换器与第二回路并列连接,电子膨胀阀与换热器为集成一体式设计,水冷板入水口端、出水口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凝器出口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子膨胀阀出口端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本设计采用并联预热及制冷双回路设计,可减小管路水阻,同时冷热不干扰,降低了系统总体能耗,优化了集成机组部分节点管路布置,同时避免了管路爆破故障。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的结构。该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的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膜层、导热层、隔热保温层和第二基膜层,其中,所述隔热保温层为气凝胶薄膜层、气凝胶超薄毡层或气凝胶保温胶带层,第一基膜层的面积小于导热层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中,导热层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导热层的密度小、重量小;气凝胶薄膜层、气凝胶超薄毡层和气凝胶保温胶带层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结构密度小、重量小,使得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的结构的整体厚度和重量均可以控制在较小的值,从而节省空间和重量,可用于结构紧凑的电子设备等,确保电子设备的轻薄。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属于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车辆状态;检测电机温度Tm和电机控制器温度Tc;当车辆处于行车状态时,根据行车温度阈值划分的行车温度区间,控制散热设备运行在不同的工况下,每个行车温度区间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工况;当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时,根据停车温度阈值划分的停车温度区间,控制散热设备运行在不同的工况下,每个停车温度区间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工况;其中,行车温度阈值小于等于相应工况下的停车温度阈值。本发明针对车辆行车状态和停车状态,采取不同的热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节约能源;而且在停车状态时,散热设备不必频繁启停,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噪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分布可时空调制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模块化热管理装置,包括模块化水冷盘(1)、控制模块(2)、控制总线(3)、数据总线(4)和温度快速调控模块(5);模块化水冷盘(1)包括多个光纤调温件(11),以将其上固定的高功率激光器光纤温度调节至指定范值或范围内;温度快速调控模块(5)的数量与光纤调温件(11)相同,与光纤调温件(11)一一对应连接;控制模块(2)通过控制总线(3)连接多个温度快速调控模块(5);控制模块(2)通过数据总线(4)连接光纤调温件(11),用于获取光纤调温件(11)的温度数据,并以此形成控制温度快速调控模块(5)的调控指令。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驱动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电导率测量装置,由流体驱动装置输送的冷却液流经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后,汇聚并流经燃料电池电堆,并回流至流体驱动装置,第一支路上设有去离子器,流量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调节冷却液分别流经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流量,电导率测量装置被配置为测量冷却液的电导率。本发明电导率测量装置实时测量冷却液的电导率,以随时调节流量控制装置的开度,控制流经第一主路的冷却液的流量,即控制经去离子化处理的冷却液的占比,进而调节整个系统的冷却液的电导率,保证燃料电池电堆内反应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闪发器的具有并联回路的电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室外换热器、第二电磁阀、第一热力膨胀阀、第二热力膨胀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电池热管理模块、电机热管理模块、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三热力膨胀阀、闪发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各组件连通形成第一连通回路、第二连通回路、第三连通回路以及第四连通回路,当处于制冷模式时,通过第一连通回路对车内进行制冷,同时通过第二连通回路对电池和电机进行热管理当处于制热模式时,通过第三连通回路对车内进行制热,同时通过第四连通回路对电池和电机进行热管理,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制冷剂均通过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完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基站电源热管理系统,涉及户外基站电源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户外基站电源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模块、控制单元、用于电源模块的第一散热片、用于电池模块的第二散热片、电池模块加热装置、中间隔热板、第一可控开闭装置、第二可控开闭装置、第三可控开闭装置、第四可控开闭装置、内置于电池模块的温度传感器。该户外基站电源热管理系统,通过温度可控开闭装置的状态控制,实现了电源模块与电池模块的热量交换,充分利用了电源模块的余热,减少或避免了电池模块加热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针对户外基站的特殊使用环境,采用了高可靠性的转轴+双金属片温控的方式,实现了温度可控开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换热器、燃料供应系统和氧化剂供应系统,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侧入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侧出口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阴极入口相连,所述燃料供应系统的燃料供应装置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侧入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侧出口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入口相连。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在不增加系统多余的能耗和燃料的消耗的情况下,利用阴极供气温度,通过换热器,同时对燃料电池电堆的阴极和阳极进行预热,燃料电池电堆的温度均衡,可以实现燃料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快速启动,保证燃料电池低温下的运行寿命,降低多余能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动力电池系统低温工作性能、动力电池系统高温工作性能及动力电池系统温度均匀性性能的测试,并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性能测试方法简单,可以预测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适应性,测试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性能,为评估动力电池系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可靠的评估依据;测试方法从热管理性能和能耗等最重要的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达到对动力电池系统温度适应性客观、科学评价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方便对车辆的使用便捷性、续驶里程、使用寿命等作出评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用以供多个电芯安装且冷却的水冷板和多个导热部;水冷板包括水冷板本体和设置于水冷板本体内且沿水冷板本体的延展平面延伸且流向反向的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任一导热部具有用以贴合于电芯的安装面与水冷板之间的第一导热层和与第一导热层连接、用以贴合于电芯的侧面以隔开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的第二导热层。第二导热层能够将电芯除底部以外的部位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导热层,从而均衡电芯各个部位的温度;流向相反的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能够保证水冷板本体各个部位温度相近,确保全部电芯向外传导的热量均等,从而提高电池组的温均性和充放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