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与座舱空调单元综合温控系统,包含一个电机散热单元、一个座舱空调单元,其中,该座舱空调单元,包含一个供冷媒循环的冷气循环回路、一个供热媒循环的热气循环回路以及连接在冷气循环回路 热气循环回路中的座舱空调、压缩机、第二散热器以及热交换器;该电机散热单元包括,为电机提供冷却液的电机冷却回路以及连接在电机冷却回路上的第一散热器、第一液体泵。本实用新型通过热交换器为电机散热单元与座舱空调单元之间提供了热能交换的途径,当座舱空调处于加热模式,电机散热单元可以辅助空调加热,当座舱空调处于制冷模式,空调可以辅助电机散热,因此可优化热能分配,减少热能损失,节约电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热泵空调装置、余热循环装置和冷却交换器。所述冷却交换器通过第一回路与所述热泵空调装置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交换器通过第二回路与动力电池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交换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回路运行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回路运行的循环液进行热交换,对动力电池进行制冷。所述余热循环装置通过第三回路与动力电池进行热交换,使电机逆变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制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和 或所述第三回路的通断。本发明能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能力,改善电动汽车能源的综合利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组的热管理装置。该热管理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池组调温液输出端口和调温液输入端口,电池组调温液输出端口和调温液输入端口之间连接有加热回路,加热回路上设置有燃气加热装置,燃气加热装置包括储气罐和燃气加热箱体,加热回路设置于燃气加热箱体内,燃气加热箱体内设置有带电火花器的电控燃气喷嘴,储气罐的气体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电控燃气喷嘴,通过电控燃气喷嘴控制燃气加热箱体的温度,实现快速加热处理,在电池组处于极端环境时,能够保证电池组的正常工作,保证电池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电池组的加热装置在极端环境下无法快速加热导致的加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温度测量系统,包括:设于电池上用于感应温度变化的感温变色元件,采集所述感温变色元件的颜色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颜色信息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辅助光源;辅助光源包括光传感器和光源;所述光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电池周围的光强,在光强较弱时控制所述光源对所述电池上的感温变色元件提供照明,以使得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感温变色元件的颜色信息。上述方案利用光传感器探测电池周围的光强,控制光源对感温变色元件提供照明,使得在电池周围的光强较弱时,图像采集装置能够采集到感温变色元件的颜色信息,图像处理装置对该颜色信息进行处理,提高了对池温度测量的准确性。还提供了电池组温度监控系统和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其中,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模块及换热件。电池组模块包括相变材料块及至少两个单体电池,至少两个单体电池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沿单体电池的厚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单体电池的正面及反面均设有相变材料块,相邻两个单体电池通过相变材料块分隔开来。换热件与侧面相连,且与相变材料块的侧壁相连。换热件的内部设置有换热介质通道,换热介质通道具有进口及出口。电池包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电池组,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设置于车辆主体上的电池包。上述电池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具备热管理能耗低、单体电池温度响应及时、温度范围合理、单体电池间的温度均衡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由多个锂电池单体构成的锂电池模组、若干热管散热单体、模组箱体、相变冷却液、温度液位采集器等。本发明通过将电池单体浸没于相变冷却液,并结合热管散热单体快速带走箱体内部热量。使车载储能系统在高温环境下能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内,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温度一致性,能够有效提高轨道车辆储能系统高温下的安全可靠性,并且能够提高经济指标低、体积质量指标低和环保指标。
一种电池低温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方法,电池低温热管理装置包括散热器、第一控制阀、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水泵形成的第一循环、电池包、第二控制阀、第二水泵、冷却装置及换热装置形成的第二循环以及暖风芯子、第三控制阀、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水泵形成的第三循环,第一控制阀控制第一循环的连通,第一水泵控制第一循环的流通;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二循环的连通,第二水泵控制第二循环的流通;第三控制阀控制第三循环的连通,第三水泵控制第三循环的流通;第二循环上设有受电池包温度影响而打开或关闭冷却功能的冷却装置。本发明通过对电池包不同阶段温度的控制,而使得电加热工作消耗降低,既保证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又可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顶板精细化热设计装置,包括卫星顶板、多层结构、隔热垫片、螺钉;多层结构包括星内多层隔热组件和星外多层隔热组件,星内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卫星顶板下侧,且朝向星内侧设置,星外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卫星顶板上侧,且朝向星外侧设置;卫星顶板上通过螺钉连接有载荷,隔热垫片位于载荷和卫星顶板之间。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小空间环境和内部外热流对顶板的影响,减小顶板的温度梯度和波动,满足顶板在转移段和在轨期间的不同温度需求;顶板与载荷隔热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载荷向顶板的漏热,减小顶板的温度梯度和波动;热设计方法合理可行,材料来源充分,可靠性高,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结构框及设置于结构框内的多个电芯,结构框包括下框架及盖设于下框架并与下框架可拆卸连接的上盖,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下框架内,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阻燃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的电芯之间的间隙内填充阻燃材料,将结构框内的电芯相互隔离,能够有效地控制并均衡电芯的热量,从而实现了对电池模组内的电芯的热管理,同时使得电芯更换方便,且避免了当单个的电芯发生热失控后,而使得电池模组内的其它电芯发生连锁的热失控反应,从而影响了电池模组的使用,且不利于电芯的更换。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储能装置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由多个储能单体构成的储能装置、箱体、热管阵列、气体管道、液体管道、液体槽、液位控制机构、加热器、散热器、相变储能器、传感器、阀门和控制单元;热管阵列穿插于每个储能单体之间,热管阵列的顶部通过气体管道连通至液体槽,在气体管道上设置散热器和 或相变储能器,热管阵列的底部通过液体管道连通液体槽,在液体槽中设置有液位控制机构;在箱体底部设置加热器;控制单元连接至加热器、散热器、传感器和阀门。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热管对储能装置高效散热,使储能装置工作中最佳温度范围内;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在不同工况尤其是极端情况下储能系统快速散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流道和热管的电池箱智能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壳体内的电池组,以及壳体的外周侧壁设置的双向循环冷却流道;该双向循环冷却流道为盘绕并贴附在壳体外周侧壁面上两个独立冷却流道,这两个独立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电池箱内设有由温度传感器及加热装置;本系统所采用的结构组合,既可以对电池组进行冷却,又可对电池组进行加热,能方便地在加热和冷却中进行切换,从而方便有效地调节电池组的温度。本系统电池箱结构更加紧凑热管伸出置于箱体内的部分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变换热管两端传热的热流密度,调整热管的管壁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均热板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包括均热底板、均匀间隔地竖直设置在所述均热底板上表面的若干均热隔板,所述均热底板的下表面贴合地设置有换热装置,相邻的两个均热隔板之间用于紧密接触的放置电池包,所述均热底板、均热隔板的内腔彼此隔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腔彼此隔离的均热底板、均热隔板实现较高的均温性,通过设置换热装置实现能根据工况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或加热,布局设计难度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