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陈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热管蒸发端,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与热管蒸发端并联,热管蒸发端与车载电池进行热交换。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和热管蒸发端之间串接有车载水泵。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设有可拆卸封装相变蓄能材料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冷系统可以外置在充电设施上,当汽车充电时通过相变蓄能材料储存冷量,减少电动汽车的重量;外置的制冷系统可以采用集中供冷的方式,同时对多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供冷,以节约能耗;热管冷凝端的蓄热材料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块,当蓄热材料里的冷量被电池消耗完毕,可以对其进行替换,比较方便快捷。

    2018-12-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含有电动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室外换热器、液气分离器、电磁膨胀阀、车内蒸发器、水暖式车内暖风芯体、5KW水暖式电加热器、电子水泵、复合换热器和电池包,能形成乘员舱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电池冷却液侧回路及乘员舱制热和电池加热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乘员舱制热的冷却液侧回路及一系列单独的制冷或制热回路;使新能源汽车能满足各种标准规定的各种环境温度下乘员舱制冷、制热和除湿以及电池包冷却和加热的要求,还具有电池包预加热和乘员舱预热预冷的功能,解决了乘员舱和电池包的热管理问题,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18-12-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红外热成像法的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法的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设计构建待测薄膜的微桥热传输结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对温度分布的测试,再利用热仿真去拟合测试的温度分布,近而实现被测薄膜的热导率的提取。本发明解决了特定厚度的薄膜材料热导率精确表征问题,并降低了测试成本,实现了对厚度在百纳米到十微米之间薄膜材料热性能的研究需求。

    2018-12-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集成电路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集成电路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源系统、至少一个切换装置、至少一个温控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电流控制器;温控单元包括正电极、负电极以及多个P型石墨烯材料和N型石墨烯材料,P型石墨烯材料和N型石墨烯材料依次交替设置于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电源系统正极连接切换装置的一端,切换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温控单元的正电极,温控单元的负电极连接电流控制器的一端,电流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系统负极。本发明是基于帕尔帖效应实现的主动可控散热,在切换装置作用下实现热场空间调制分布,在电流调节器作用下实现热量时域上的调制分布。

    2018-12-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水冷电池包分析,具体包括S11~S14:步骤S11,前端冷却模块集成仿真;步骤S12,三维整车热管理系统校核;步骤S13,空调系统和电池包一维、二维和三维集成仿真;步骤S14,降温系统验证,所述降温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模块、客舱模块和前端模块;步骤S2,自然风冷电池包瞬态分析,具体包括:获取电池包的几何数据和性能参数,采用ANSA、RADTHERM、CCM+搭建电池包一维模型、电池包二维和 或三维模型,采用多轮仿真优化计算,获得自然风冷下电池包热管理性能。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规避电池包前期设计的风险问题,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给主机厂提供一个高效的规范设计流程。

    2018-12-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管路的流量测试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管路的流量测试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热管理管路的冷却液主回路中布置接触式流量计、加热部件和制冷部件,并记录接触式流量计的第一流量读数;在热管理管路的冷却液主回路中拆除接触式流量计、加热部件和制冷部件,在冷却液主回路中布置第一非接触式流量计和调节阀,拆除每个分支管路中的电池包,并在每个分支管路中分别布置水室部件;调节调节阀的开度,以使得第一非接触式流量计的流量读数等于第一流量读数;利用第二非接触式流量计读取每个分支管路中的流量读数。本发明实施方式减少热管理连接部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降低时间和物料成本,测量准确度提高,安装空间大且易于操作。

    2018-12-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池模组多个单体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多个单体固定结构,包括BLOCK框架和第一绝缘件;所述的BLOCK框架用于单体电池的放置和限位,包括作为散热板的U型铝板、和热熔焊接于U型铝板两侧开放端的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通过卡扣部件与第二绝缘件顶部连接,用于固定单体电池。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动力电池模组热管理的特性下,简化动力电池模组多个电池单体的固定结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模组的能量密度。

    2018-11-3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涉及车辆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提高电池热管理的温控能力。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回路和供热回路;换热器,包括用于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电池回路与第一换热通道连接,供热回路与第二换热通道连接;电池回路和 或供热回路中连接有第一换向装置,使电池回路和 或供热回路分别形成并联的独立回路和换热支路,第一换向装置用于使独立回路与换热支路在连通状态和截断状态之间切换;换热器连接于换热支路中。该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车辆电池加热。

    2018-11-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冷板设在燃料电池堆内,所述冷板、低温散热器、电子水泵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冷却液在所述部件及管道内循环流动,冷板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电子风扇设在低温散热器的外侧,低温散热器内置有电加热管和冷却器,电加热管和冷却器并联设置,燃料电池堆连接氢气进气管道、空气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氢气进气管道和空气进气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电子水泵、温度传感器、电子风扇、电加热管均由控制器控制。本发明能实现电池堆工作温度窄幅控制80±3℃,节能高效管理;确保电池电化学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和温度均衡性,提升燃料电池发电效率。

    2018-11-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户外电池热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电池热管理的系统,包括控制器、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热器、箱体和相变材料。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基于锂离子电池发热量不均匀、温度差异较大的现象,采用分区域热管理的方法,将相变材料和液体冷却相结合,主被动结合,同时具备散热、加热和保温功能,实现了对方型锂离子电池组内温度的精确控制,在低温条件下对电池有效加热,使电池组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下,保证电池组正常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保证电池热管理系统长期高效的运行,同时提高了热管理系统的经济性。

    2018-11-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导热的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导热的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部件,包括: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单体电池芯和导热片,单体电池芯外连接有导热片,连接有导热片的单体电池芯设于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的型腔内,形成单体电池芯小模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现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内的单体电池芯形成有效的综合防护;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对单体电池芯起到了减振防冲击的作用,且具有阻燃的功能,能使得单体电池芯的工作温度处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的安全的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018-11-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储能模块的冷热点联供智能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模块的冷热点联供智能系统,包括光伏供蓄电及热管理系统、室外换热系统和室内换热系统;光伏供蓄电及热管理系统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热管理设备;室外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和室外换热器,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连通蓄电池和压缩机,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通阀和第二导通阀,室内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和相变储能设备。本发明实现了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也可保证热量达到人体舒适温度,具有显著的便捷实用性、节能性和持续使用性。

    2018-11-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