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陈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有轨电车车载快速充电动力锂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列车电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轨电车车载快速充电动力锂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用于电池模块散热的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热管理系统独立设置,电池管理系统BMS与通讯信号接口输出连接,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动力硬件接口和电池模块双向连接,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理系统冷却后向外界排出,通讯信号接口与整车控制系统连接,动力硬件接口与外部充电系统和牵引变流系统连接,采用高倍率25Ah钛酸锂电芯组成150kwh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充电存储列车正线路的运行所需能量,系统内部分为四组电池组、BMS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独立设计,提高电池系统和整车的可靠性。

    2019-05-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包括安装在驾驶室侧下部的电动转向油泵,驾驶室下部的主控箱、电机控制器、低压电源逆变器、散热水箱;车架纵梁外侧的动力电池、反应堆散热组件;车架纵梁内侧的驱动电机、高压逆变器、热管理机组和油泵控制器;车架纵梁上方的车载储氢系统组件、燃料电池反应堆及其附件系统;通过此底盘布置结构,即给予了车载储氢系统、燃料反应堆及其组件的安全布置空间,又提供了合理的动力电池布置空间。不仅提高了整车储氢系统及燃料反应堆的布置安全性,同时使得振动噪声源远离驾驶室室内乘员,改善了整车的舒适性;而且便于维护关键总成,提高了售后的便利性。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可阻止热失控扩展的圆柱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阻止热失控扩展的圆柱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在电池箱体内部两侧分别布置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并呈行列式布置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是由各电池组合体呈行列式排布;在电池组合体中,电芯分布在四角位置上,电芯间空隙填充导热材料形成导热星形块,导热星形块的中心设置竖直细管,同一行中电池组合体的竖直细管由水平细管相连成一路液体换热管;液体换热管在两端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连通;将处在同一行中的导热星形块设置为不同高度,并设置隔热防冲击薄板将各电池组合体合围成四周侧壁封闭的单元体。本发明能够实现圆柱体动力电池的高效、均一降温和升温,且能有效阻止单一电芯热失控的扩展,显著提升电池组安全性能。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喷淋技术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喷淋技术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储水槽、电池箱与控制器。所述电池箱内设有锂离子电池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锂离子电池、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水槽内含有热管圆柱端、雾化喷嘴、水泵与和加热器;所述雾化喷嘴通过导管与水泵连接;所述电池箱底部设有与热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热管通过通孔与电池箱固定连接且其扁平端与锂离子电池表面贴合;所述水泵、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可对在不同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能有效保证锂离子电池工作在理想温度区间,并使其表面工作温度梯度小。

    2019-04-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热管应用的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热管应用的电池箱,包括并列设有若干电池模组的电池箱体,任一电池模组的前侧面或后侧面设有隔热层,任一电池模组的后侧面或前侧面设有导热层,导热层配合有L型热管;电池箱体底部设有热管理机构,L型热管的底面与热管理机构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箱体内并列设置的若干电池模组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置隔热层或导热层,为导热层配合设置L型热管直接通往电池箱体底部的热管理机构,依靠热管的高导热性和L型热管的结构特征,可以迅速将电池模组的热量导出,达到均温的效果,同时与热管理机构搭配使用,可以起到降低电芯温升或低温加热的目的,便于管理,电池箱的整体性能更为稳定,使用寿命长。

    2019-04-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综合管理方法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综合管理方法,应用于车辆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根据预先在电池热管理系统内设置的参数,判断水箱内的水位是否处于过低保护状态;在判断到水位满足处于无过低保护状态时,处理来自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数据;根据接收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数据,判断水泵是否满足开启状态;在判断到水泵满足开启状态时,启动水泵并判断水流传感器是否处于保护状态;在判断到水流传感器处于无保护状态时,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数据对电池组温度进行调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介质。解决了如何发挥电池组最佳性能和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

    2019-04-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铒玻璃板条激光器的冷却方法

    本发明属于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循环水冷或TEC冷却的LD双侧面泵浦铒玻璃板条激光器冷却方法。该冷却方法包括将铒玻璃板条激光器中的Bar条、铒玻璃、调Q晶体和快轴准直镜全部浸在冷却液中。本方法使得板条晶体的散热更均匀,能够有效地减少增益介质的温度梯度,有利于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同时也能够避免传统的庞大的冷却系统,大副度减小整个激光器的结构尺寸。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超高温集成式电池热管理客车空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温集成式电池热管理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空调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共用压缩机、冷凝芯体和冷凝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比于空调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分开安装的装置,该装置采用高度集成方案,在原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板式换热器和水路膨胀阀,减低产品的重量和成本,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便于产品的空间布置,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客户体验;满足了高温环境下用户对空调的降温要求和电池的降温要求,值得在客车空调领域推广使用。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客车分体式空调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客车分体式空调系统,包括顶置空调热交换系统、空调压缩系统、车内暖风取暖系统及空调控制模块;所述空调压缩系统主要包括变频空调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及气液分离器;所述顶置空调热交换系统包括外置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视液镜、板式热交换器A、主电子膨胀阀、次电子膨胀阀及内置蒸发器;所述车内暖风取暖系统包括暖风循环水泵、暖风循环水呼吸水箱、暖风散热器及板式热交换器B;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包括显示控制面板及与显示控制面板电连接的集成控制板。本发明采用分体布局,空间布局合理,能减轻整车重量,制热效能高,能效比高。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蚕丝人工肌肉的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

    基于蚕丝人工肌肉的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利用蚕丝的吸湿性将其制成湿度敏感的蚕丝人工肌肉并编织到织物中实现智能功能。包括蚕丝纱线的制备、蚕丝人工肌肉的制备、热定型等过程,最后将得到的蚕丝人工肌肉与蚕丝纱线进行平纹编织得到智能织物,其中,经纱为蚕丝人工肌肉排纱,纬纱为脱胶蚕丝排纱。该蚕丝人工肌肉对环境湿度敏感,能自发感应湿度变化并做出反应,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能吸收水分并引起长度收缩,在干燥环境中长度回复。所以用该人工肌肉制成的织物能够在人体出汗量大,需要及时排汗的情况下,能够感应汗水并通过长度收缩以便于人体排汗,实现人体的湿度和热管理;排汗完成后,人体较为干燥时,织物长度回复,提供给穿着者更多舒适。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用热管理系统

    公开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单独地设置有用于冷却车辆自主驾驶所需的电子组件的冷却系统的最终散热单元,优化单元的模块化,从而促进封装的减少。车辆热管理系统被配置为使得:第一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冷却器依次设置在第一制冷剂线路中,其中,第一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制冷剂然后将压缩的制冷剂以高温高压的气态排出,冷凝器用于使制冷剂冷凝,第一膨胀阀用于使制冷剂膨胀,冷却器用于使制冷剂与冷却剂进行热交换以吸收热;冷凝器被构造为水冷式冷凝器,用于使制冷剂与冷却剂进行热交换以散热;车辆热管理系统设置有第一冷却剂线路和第二冷却剂线路,其中,第一冷却剂线路与电子组件进行热交换并穿过冷却器,用于在冷却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低温散热器连接到第二冷却剂线路,并且第二冷却剂线路穿过水冷式冷凝器;冷却剂与第一冷却剂线路的冷却器进行热交换,或者冷却剂通过连接到第二冷却剂线路的低温散热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包括电机冷却回路、电池冷却回路和空调回路;所述电池冷却回路和所述空调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一热交换装置,所述电机冷却回路和所述空调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用于所述空调回路与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交换,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用于所述空调回路与所述电机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交换,其通过空调系统对主驱动电机进行降温以及对电池进行降温或升温,减少了主驱动电机冷却回路降温和电池冷却回路降温消耗的电力。

    2019-04-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