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集成度电池模组,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电芯,若干电芯的前端、后端、左侧、右侧和顶部分别设有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及顶板,若干电芯的底部设有液冷板,液冷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朝上分别设有导流管,前端板和后端板配合2个导流管设有通孔,任一导流管贯穿对应的通孔;若干电芯和液冷板间设有导热结构胶层。本实用新型完成液冷板与前端板和后端板间的整合,以左侧板和右侧板进行组装,大大增加液冷板本身的热管理效率,增加电池模组的强度,解决液冷板与模组间的安装及定位难度;以导热结构胶层导热,由于液冷板本身与电池模组集成度高,故电池热管理效率进一步增加,亦削弱了电芯的底部高度差对热管理效率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热管应用的电池箱,包括并列设有若干电池模组的电池箱体,任一电池模组的前侧面或后侧面设有隔热层,任一电池模组的后侧面或前侧面设有导热层,导热层配合有L型热管;电池箱体底部设有热管理机构,L型热管的底面与热管理机构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箱体内并列设置的若干电池模组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置隔热层或导热层,为导热层配合设置L型热管直接通往电池箱体底部的热管理机构,依靠热管的高导热性和L型热管的结构特征,可以迅速将电池模组的热量导出,达到均温的效果,同时与热管理机构搭配使用,可以起到降低电芯温升或低温加热的目的,便于管理,电池箱的整体性能更为稳定,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高效电池包,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和下箱体,上盖和下箱体间的空腔内设有配合设置的电池模组和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包括设有若干通孔的液冷板,液冷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若干上层电池模组和若干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的极柱朝上,下层电池模组的极柱朝下;上层电池模组通过连接件贯穿通孔与下层电池模组连接,下层电池模组与下箱体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电池包的热管理结构,通过单一的液冷板实现两层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且由于上层电池模组和下层电池模组的底端面相对,电池包整体无额外保温设计需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减小冷却液的漏液风险,保证整体的轻量化需求的同时导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散热效率的电池,包括箱体及设于箱体内的电池模组,箱体外侧底部设有热量吸收板;热量吸收板包括平板型腔体,平板型腔体上表面贴设于箱体底面,平板型腔体下平行设有若干竖直翅片,若干翅片底部设有底板;平板型腔体侧部设有注液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外侧底部设置热量吸收板,冷却液位于箱体外侧的热量吸收板内,与电池模组隔离,避免因冷却液泄漏而导致电池箱短路的风险,且降低电池箱装配工艺复杂性;通过将热量吸收板设置用于冷却换热的平板型腔体、用于构成风道并增加散热面积的翅片和底板,完成冷却液的流通和对外换热,同时由于增加若干风道,散热大幅加强,创新热管理模式,解决大倍率快充工况下电芯的发热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高效电池包,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和下箱体,上盖和下箱体间的空腔内设有配合设置的电池模组和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包括设有若干通孔的液冷板,液冷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若干上层电池模组和若干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的极柱朝上,下层电池模组的极柱朝下;上层电池模组通过连接件贯穿通孔与下层电池模组连接,下层电池模组与下箱体配合设置。本发明简化了电池包的热管理结构,通过单一的液冷板实现两层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且由于上层电池模组和下层电池模组的底端面相对,电池包整体无额外保温设计需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减小冷却液的漏液风险,保证整体的轻量化需求的同时导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保温电池系统,包括设下箱体的电池箱体,下箱体自下而上顺次设下箱盖、隔热层和导热板,下箱盖上设槽体,槽体与隔热层和导热板配合为封闭流道,流道出口和流道入口分别设于下箱体侧边;导热板上设电池模组块,电池模组块外的下箱体上配合设上箱体;电池模组块配合设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若干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连接两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流道出口和流道入口的外部温控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路径的建立 阻隔技术,利用冷却液和真空作为媒介,轻松调和保温、自然冷却和液冷之间的矛盾,热管理能在三种热管理模式中自如切换,在保证良好热管理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热管理能耗,应用于车辆时,提升整车续航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保温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下箱体的电池箱体,下箱体自下而上顺次设下箱盖、隔热层和导热板,下箱盖上设槽体,槽体与隔热层和导热板配合为封闭流道,流道出口和流道入口分别设于下箱体侧边;导热板上设电池模组块,电池模组块外的下箱体上配合设上箱体;电池模组块配合设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若干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连接两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流道出口和流道入口的外部温控机构。本发明通过导热路径的建立 阻隔技术,利用冷却液和真空作为媒介,轻松调和保温、自然冷却和液冷之间的矛盾,热管理能在三种热管理模式中自如切换,在保证良好热管理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热管理能耗,应用于车辆时,提升整车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圆柱电池单体的电池箱,包括设有若干电池模组的箱体,任一电池模组包括配合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内设包括对应通孔的阵列,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边缘高于阵列所在平面;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对应通孔间配合设正极端与第一框体的通孔配合、负极端与第二框体的通孔配合的圆柱电池单体;圆柱电池单体上设连接至散热体或加热体的导热元件。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导热路径将圆柱电池单体与散热体或加热体配合设置以进行自然冷却、强制风冷、液冷、加热膜加热、PTC加热和液热等,具有较好的热管理,热管理的复杂度低,电池模组重量小,成本低,安全性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圆柱电池单体的电池箱及其导热路径选择方法,通过比较圆柱电池单体的轴向热阻与径向热阻,确定优选圆柱电池单体的轴向或径向作为导热路径;确定导热路径后,通过在电池箱箱体中设置若干电池模组,并在电池模组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间对应的通孔中设置圆柱电池单体,根据选择的导热路径将圆柱电池单体通过相应的导热元件连接至散热体或加热体进行热管理。本发明根据圆柱电池单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热路径,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该导热路径将圆柱电池单体与散热体或加热体配合设置以进行自然冷却、强制风冷、液冷、加热膜加热、PTC加热和液热等,具有较好的热管理,热管理的复杂度低,电池模组重量小,成本低,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