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重庆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导热贴于电池表面的导热侧板、竖直设置于导热侧板内部的毛细管和与导热侧板固定且位于导热侧板底部的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内盛装有相变材料,所述毛细管连通于储液仓内的相变材料;所述第二散热装置用于强制冷却电池或 和导热侧板。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通过采用无需动力引流的毛细管和吸水纤维来对电池进行多次散热,节约了相变材料,非常环保,同时避免了空腔内盛放大量相变材料发生晃动,与导热侧板的接触不充分,散热效果下降;快速均衡单体电池内部、单体电池间的温差,减少热堆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给电池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温度环境。

    2019-05-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圆柱形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圆柱形电池底部的液体汇集联箱,固定连通设置于液体汇集联箱相对侧上的左端液体分配联箱、右端液体分配联箱,若干连通安装于左端液体分配联箱和右端液体分配联箱之间的蛇形板;所述蛇形板贯穿于阵列的电池之间。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圆柱形电池热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均衡单体电池内部、单体电池间的温差,减少热堆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给单体电池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温度环境,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可使动力电池工作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通过左右液体分配联箱及蛇形板实现了冷却液多通道交错对流,极大限度的延长了对流通路和分别独立对流。

    2019-05-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内循环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内循环热管理系统,包括贴于电池表面设置的石墨烯套和套设于石墨烯套内的多组环形热循环管;所述环形热循环管包括封闭连接的盛液段、吸热蒸发段、冷凝回收段和回流段;所述吸热蒸发段贴于石墨烯套壁紧靠电池表面侧且所述吸热蒸发段内部充满竖直布置的吸水纤维;所述冷凝回收段位于所述盛液段上方。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池内循环热管理系统,通过采用无需动力引流的吸水纤维吸收电池的热量使渗透工质戊烷产生蒸发来对电池进行散热,之后再进行工质冷凝回收,实现工质的立体循环使用,减少热堆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给单体电池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温度环境。

    2019-05-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珀尔帖效应和热管冷却的电池包及其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珀尔帖效应和热管冷却的电池包及其热管理方法,本发明在电池包箱体内、电池模组的上部紧凑的设置了热电制冷器,通过高导热性的导热垫片和导热翅片与电池形成“电池模组—导热垫片—导热翅片—导热支撑板”和“电池模组—导热垫片—导热翅片—导热支撑立板—导热支撑板”的导热通路。在高温环境、低温环境和正常环境下可执行不同的工作模式,具有热响应快、导热效率高、温度控制精确、无噪声等优点;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模块在得到均匀受热的同时增大了换热系数,进一步确保了电池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且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为整车的结构布置提供空间。

    2019-05-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集成热交换器的方式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独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电池控制器冷却系统等相关系统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热管理系统,采用集成热交换器作为核心热量交换结构,采用多重冷却循环路径,对发动机机油、发动机冷却液、电池冷却系统、电池控制器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各系统最优工作温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发动机运行产生废热、电池放电运行产生废热、电机运行散热产生的废热,使得整车内的各系统的能源得到合理循环和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整车热管理系统效率的目的。

    2019-05-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系统、中冷低温系统和电池低温系统三个部分。在高温系统,通过缸体调温器、散热器调温器及PTC加热器的开闭,控制冷却液流量的分配,加快冷启动的升温,实现快速暖机降低油耗及排放。在EV模式通过三通阀的控制,在加热阶段,保持电池和电机控制器、充电机和驱动电机为串联回路,利用电机控制器、充电机和驱动电机的热量加热电池,既保持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又不浪费能量。在冷却阶段,将该循环分为两个个独立的循环,保证电池和电机控制器、充电机、驱动电机各自的最佳工作温度。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暖机速度降低油耗和排放。

    2019-05-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混合动力车型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型热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两个四通阀,将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冷却系统、采暖系统、强电系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空调系统集成为一个更为高效的系统,在电池需要加热时,通过控制四通阀、三通阀相关通道的通断,有效的利用强电系、HVH或者发动机余热给电池加热;在电池需要冷却时,根据电池的冷却需求,利用强电散热器、电池冷却器(Chiller)等不同方式进行冷却。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部件的功能,有效的利用系统余热,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纯电续驶里程。

    2019-04-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汽车全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HVAC总成内部的暖风芯体以及设置在HVAC总成以外的水暖加热器、集成换热部件、电磁热力膨胀阀、电池包、压缩机和冷凝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全车热管理系统,HVAC总成能够同时适用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采用暖风芯体的HVAC总成,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实现双温区或多温区控制;并且,采用一个水暖加热器同时实现乘员舱的加热和电池的加热,大大简化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逻辑,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减少了整个系统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9-04-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纯电动车型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纯电动车型热管理系统,包括采暖系统、强电系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等。其在强电系冷却系统与电池冷却系统之间设置四通阀V2,连通两个回路,在采暖系统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之间设置四通阀V1,连通两个回路。该纯电动车型热管理系统根据电池冷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冷却需求,可以采用强电散热器或者空调系统等方式冷却,降低系统功耗;当有采暖需求或者电池加热需求时,通过四通阀切换回路,可以充分利用高压电加热器(HVH)或者强电系余热为乘员舱采暖、电池加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部件的功能,有效的利用系统余热,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续驶里程。

    2019-04-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压缩机控制器、高压继电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控制模块、12V电源、第一通风管道、第二通风管道和电池箱体;其中,电池箱体的内部通过隔断分隔成不同的区间,在各区间内分别安装有电池,在电池的周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第二通风管道分别安装在各区间内,第二通风管道与第一通风管道连通,第一通风管道与电动压缩机的出风口连通,电动压缩机的进风口通过空调管路与汽车空调连通,在空调管路内安装有由电磁阀控制器控制开闭的电磁阀,在第二通风管道内安装有感温蜡式风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利用实现不同电池组降温的同步性及保持降温后电池温度的一致性。

    2019-03-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可用功率的计算方法、热管理控制器、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可用功率的计算方法、热管理控制器、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所述热管理控制器,所述热管理控制器使用所述计算方法来计算极限工况下的热管理可用功率,该计算方法在计算热管理可用功率的同时,综合考虑了驱动可用功率的计算,而且,热管理可用功率采用一阶低通滤波算法,滤波参数的大小取决于驱动需求功率变化率的大小;驱动可用功率限制系数采用PI算法,P参数和I参数随着驱动可用功率与驱动实际功率差值的变化而变化。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极限工况下,能够在满足整车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证驾驶性,并且避免动力电池过放。

    2019-03-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热管理系统各部件出水口温度、压力、流量值作为输入变量,在热管理系统各回路布置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分别采集正常情况和故障情况下的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降维后的样本数据,将样本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设计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基函数中心、方差和连接权值;将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应用到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直接得到各执行件的故障状态。本发明利用各部件的实时参数对热管理系统进行状态和故障诊断,可以及时检测到热管理系统故障并直接确定故障位置。

    2019-03-0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