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人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两条用于为电池冷却的散热回路,各散热回路并联;还包括至少两条用于为电池加热的加热回路,各加热回路并联;其中,第一条散热回路上串设有冷却液-冷媒换热器,第二条散热回路上串设有冷却液-空气换热器;第一条加热回路上串设有发动机散热机构,第二条加热回路上串设有电机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加热和冷却方式比较多样,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选择合理的加热或冷却方式为电池加热或冷却,实现了对电池温度的精细控制,提高了电池的加热和冷却效率,保证了电池处于正常的温度环境下,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循环回路、电机换热支路、电池换热支路和发动机换热支路,其中,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换热器,换热器的第一组接口用于连接蒸发器,电机换热支路、电池换热支路、发动机换热支路并联连接并通过水阀连接换热器的第二组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实现车内制冷,通过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和电池换热支路实现电池制冷,通过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和电机换热支路实现电机制冷,通过电池换热支路和发动机换热支路,实现利用发动机余热为电池加热,通过电机换热支路和电池换热支路,实现利用电机的余热为电池加热,实现了整车能量的高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气候整车多热流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支路、空调支路和燃料电池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支路、空调支路和燃料电池支路并联后串接热流干路,所述热流干路串设散热器和水泵,动力电池支路、空调支路和燃料电池支路为独立的、通断可控的支路。该系统不仅实现热量的统一管理,还节省了系统的成本,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冷却管路和电机散热系统冷却管路,空调系统冷却管路中依次设置有车内空气制冷剂换热器、第一膨胀阀以及车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车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的散热面上设置有换热机构,车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和换热机构构成一个相互换热单元,换热机构的两个端口设置在电机散热系统冷却管路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时,电机散热系统冷却管路中的高温冷却液通过该换热机构给车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进行加热,有效避免了空调系统冷却管路中经过第一膨胀阀的低温制冷剂会使车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结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用整车液流循环热管理系统,该系统针对目前电动汽车相对独立的各个部件的加热或冷却装置以及电池、电机各自拥有的一套制冷装置的现状,用一套结构简单的系统装置实现整车热量的统一分配管理,解决了整车制冷及采暖问题,保证车辆各部件的正常运转及车内人员的舒适性,同时利用电机余热加热电池,为整车降低能耗,提升整车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及其热循环系统,热循环系统包括水泵,加热装置和至少一个散热装置,水泵、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成回路;散热装置为除霜器、散热器或取暖器;还包括膨胀水箱,膨胀水箱通过补水管道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或进水管道,并通过水泵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或出水管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到膨胀水箱上,随着系统中冷却液温度的不断升高,将膨胀水箱中的冷却液和气体加热,使冷却液与气体体积膨胀并产生压力,增加水泵进水口位置的压力,确保水泵进水口位置压力高于大气压,避免出现水泵进水口管路吸瘪而影响管道流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及从压缩机引出的第一条循环支路、第二条循环支路以及第三条循环支路,第一循环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模块,第二循环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模块,第三循环支路上设置有板式换热器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循环支路共用一个压缩机,通过第一换热器模块对乘客区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第二换热器模块对司机区进行制冷或制热,将乘客区和司机区的制冷或制热区别对待,根据乘客和司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板式换热器模块调节电池温度,保证了乘客和司机的舒适性以及车辆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管路系统,发动机冷却管路上设置有电池,该系统还包括空调冷媒管路系统,空调冷媒管路系统包括蒸发器和由发动机带动的压缩机,所述空调冷媒管路系统与电池所在的管路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池进行冷却,既保证了冷却效果又避免了多余的冷却能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箱、动力电池及车辆。车辆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以及设置在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半导体热管理装置,半导体热管理装置包括嵌装在箱体壁面上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外侧连接有外热交换结构,内侧连接有内热交换结构,外热交换结构和内热交换结构至少一个的面积大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面积,超出部分构成换热增加面,箱体的箱壁与换热增加面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半导体热管理装置,箱体箱壁与换热增加面之间设置有隔热层,阻止换热增加面与箱体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避免热量通过箱体传递至箱体内部或外部,进而提高半导体热管理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冷却管路、电机散热系统冷却管路和制冷剂 冷却液换热器,空调系统冷却管路中设置有车内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制冷剂 冷却液换热器的第一组端口和第二组端口分别设置在空调系统冷却管路和电机散热系统冷却管路中;制冷剂 冷却液换热器的第一组端口的两端并联有空调制冷剂旁路,空调制冷剂旁路中串联设置有车外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和乘客区侧电子膨胀阀。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时,通过控制乘客区侧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少量的制冷剂流经车外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从而避免了流经乘客区侧电子膨胀阀的低温制冷剂会导致车外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结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包括整车热管理和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外循环管路和内循环管路,内、外循环管路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内循环管路上设有内循环水泵和去离子器。一方面,内循环管路比原有一个循环的管路长度大大缩减,从而减少了金属软管和金属弯管接头等数量,在根源上减少了锂离子的产生量,去离子器所承受的负担减轻,可提高使用寿命4 5倍;另一方面,内、外循环管路能量传递不涉及冷却液的互换,因此外循环管路中产生的离子也不会进入内循环管路内,不会对去离子器造成负担,而外循环管路中离子的含量无论多高,由于其不在燃料电池内部进行循环流动,因此也不会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绝缘性能造成太大影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与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连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电子风扇,电子风扇采用无刷直流电子风扇,控制单元的PWM信号输出端与该无刷直流电子风扇的相应端口连接,该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中的发动机循环水泵为电动水泵,控制单元具有用于控制连接电动水泵的控制端口,该控制端口与电动水泵的相应端口连接,这种控制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减少了不必要的功率损耗,故障率低,通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