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覃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集成式换热板及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换热板及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集成式换热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冷侧盖板、流道板和制冷侧盖板,液冷侧盖板和流道板之间形成冷却液流动通道,流道板和制冷侧盖板之间形成制冷剂流动通道,制冷剂流动通道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冷却液流动通道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冷却液流动通道内的冷却液用于对发热元件进行冷却。在对电池进行冷却时,冷却液带走电池上的热量,再利用制冷剂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由于制冷剂流动通道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冷却液流动通道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制冷剂将会先对冷却液流动通道内温度偏高的冷却液进行冷却,提高了电池的温度均匀性。

    2020-08-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使空调制冷剂流经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电机系统和辅助驱动系统,利用制冷剂冷却或加热动力电池系统以及冷却电机系统和辅助驱动系统,这样,热效率高、热响应快。并且,该热管理系统设置有冷凝器和蒸发器,两者与空调内机配合,使空调无论制冷还是制热均依靠制冷剂循环。该热管理系统相比现有技术,取消了制冷剂-冷却液换热器、冷却液循环管路、空气加热器、冷却液加热器等,因而简化了系统结构、减轻了系统重量。并且,该热管理系统还合理地设计了管路的布局,使系统结构得以进一步简化、重量得以进一步减轻。

    2020-06-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该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泵、加热器和换热器;水泵固定于加热器的一侧,水泵出水口与加热器进水口密封连接;换热器固定于加热器的顶部,加热器出水口与换热器的第一进水口密封连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集成式热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将水泵、加热器和换热器固定集成在一起,省却了连接管路,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且工作可靠性好,通过各部件之间的接口将各部件内的介质流道连通,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定温度区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

    2020-04-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式多通接头控制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式多通接头控制阀,涉及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集成度不高、不便于布置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上集成设有电堆后多通接头和水泵多通接头,所述电堆后多通接头分别与电堆的一端、客舱加热器的一端、阴极热交换器的一端、阳极热交换器的一端和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多通接头分别与客舱加热器的另一端、阳极热交换器的另一端和冷却液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集成度高、便于布置,有效的减少了布置空间,且还避免了冷却液流过汇合处压力降较大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热管理子系统的工作效率。

    2020-03-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该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泵、加热器和换热器;水泵固定于加热器的一侧,水泵出水口与加热器进水口密封连接;换热器固定于加热器的顶部,加热器出水口与换热器的第一进水口密封连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集成式热管理模块。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将水泵、加热器和换热器固定集成在一起,省却了连接管路,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且工作可靠性好,通过各部件之间的接口将各部件内的介质流道连通,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定温度区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

    2019-12-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具有分时冷却及加热功能的层叠式组合换热器

    本发明具有分时冷却及加热功能的层叠式组合换热器,由冷却器芯体和加热器芯体经支架构成层叠式换热器,在冷却器芯体上盖板上连接热力膨胀阀、制冷剂进出口一体管和低温冷却液进口管;在加热器芯体上盖板上连接低温冷却液出口管、高温冷却液进口管和高温冷却液出口管;冷却器芯体主要由换热叠片及换向导流管组成,加热器芯体主要由换热叠片组成;采用低温冷却液为第一换热介质、制冷剂为第二换热介质,高温冷却液为第三换热介质;冷却时冷却器工作,加热器不工作;加热时加热器工作,冷却器不工作;换热介质的流程分有单流程及多流程结构。本发明进行了优化集成,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能在较多领域、尤为新能源汽车进行规模化应用。

    2019-10-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组合式加热、冷却模块总成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加热、冷却模块总成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有低温介质通道以及高温介质通道;加热器,设有介质流通通道以及用于对介质流通通道内的介质加热的加热件,介质流通通道与高温介质通道相连通;加热件开启时,低温介质通道关闭,高温介质通道开启;加热件关闭时,低温介质通道开启并流通低温介质,高温介质经介质流通通道流入高温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便于系统管理、工作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而且能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对动力电池进行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动的温度范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

    2019-05-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客车底盘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客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前桥、置物舱、后桥、驱动系统及电器件系统,前桥设置在底盘本体的前段,置物舱设置在底盘本体的中段,后桥设置在底盘本体的后段,置物舱设置在前桥与后桥之间,置物舱用于放置行李及电池包,驱动系统设置在后桥的后方并与后桥相连,电器件系统设置在底盘本体的后段的上方。该客车底盘在不调整底盘本体的前段和后段的结构,可沿底盘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调整置物舱的长度,以此调整客车的轴距和客车的长度,从而改变客车的额定载客人数及电池电量等。该客车底盘的底盘本体的结构调整方便快捷,通用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2019-0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组合式加热、冷却模块总成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加热、冷却模块总成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有低温介质通道以及高温介质通道;加热器,设有介质流通通道以及用于对介质流通通道内的介质加热的加热件,介质流通通道与高温介质通道相连通;加热件开启时,低温介质通道关闭,高温介质通道开启;加热件关闭时,低温介质通道开启并流通低温介质,高温介质经介质流通通道流入高温介质通道。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便于系统管理、工作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而且能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对动力电池进行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动的温度范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

    2019-02-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池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环境模拟子系统,用于为电池模拟测试需求所需要的环境温度;充放电子系统,用于为电池提供测试需求所需要的充电测试和放电测试;电池管理子系统,用于监控所述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充电测试和所述放电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的电池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得电池处于安全模式下工作,其中,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包括:电池本身温度和电池电压;其中,所述测试需求由电池测试系统在测试启动前根据预先为电池设定的多种工况模式中的任一种工况模式确定,所述电池管理子系统通过标准通信机制与所述环境模拟子系统和所述充放电子系统进行通信。

    2018-12-1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含有电动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室外换热器、液气分离器、电磁膨胀阀、车内蒸发器、水暖式车内暖风芯体、5KW水暖式电加热器、电子水泵、复合换热器和电池包,能形成乘员舱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电池冷却液侧回路及乘员舱制热和电池加热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乘员舱制热的冷却液侧回路及一系列单独的制冷或制热回路;使新能源汽车能满足各种标准规定的各种环境温度下乘员舱制冷、制热和除湿以及电池包冷却和加热的要求,还具有电池包预加热和乘员舱预热预冷的功能,解决了乘员舱和电池包的热管理问题,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18-12-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具有分时冷却及加热功能的层叠式组合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分时冷却及加热功能的层叠式组合换热器,由冷却器芯体和加热器芯体经支架构成层叠式换热器,在冷却器芯体上盖板上连接热力膨胀阀、制冷剂进出口一体管和低温冷却液进口管;在加热器芯体上盖板上连接低温冷却液出口管、高温冷却液进口管和高温冷却液出口管;冷却器芯体主要由换热叠片及换向导流管组成,加热器芯体主要由换热叠片组成;采用低温冷却液为第一换热介质、制冷剂为第二换热介质,高温冷却液为第三换热介质;冷却时冷却器工作,加热器不工作;加热时加热器工作,冷却器不工作;换热介质的流程分有单流程及多流程结构。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优化集成,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规模化应用。

    2018-10-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