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董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增加电机余热回收功能,在不同环境下,对电机热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确保电机热量尽可能被整车利用,降低热管理系统能耗,可以实现车辆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整车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根据电机水温、电池温度、乘员舱温度综合判断,通过冷却液系统将热量进行合理分配。

    2021-01-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温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温度控制系统,属于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乘员舱制热及循环系统、电池制热循环系统和电池包冷却循环系统;所述乘员舱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Ι和冷却液回路ΙΙ,二者之间通过水热交换器相互并联;所述电池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ΙIΙ,其两端分别通过水阀和三通阀并联在冷却液回路ΙΙ上。所述乘员舱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I,所述电池包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II,并分别通过一号电子膨胀阀和二号电子膨胀阀控制回路闭合。通过将各温控系统进行回路连接,使得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以及功能齐全等优点。

    2021-01-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第一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连通并形成第一回路,第一换热器接于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泵、所述发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并形成第二回路;其中,在制热模式下,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节流时,所述第一回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吸收所述第二回路的热量。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制热模式下,先通过第一换热器利用冷却剂循环回路的余热,然后气态或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此时室外换热器中存储气态或气液两相的制冷剂,可以改善室外换热器换热性能较弱时,室外换热器中会储存较多制冷剂的现象。

    2020-12-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制冷剂系统,所述制冷剂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室外换热器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相对所述室内换热器位于空气流的下游侧;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运行模式,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室内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室内换热器吸收空气热量,所述加热器开启对车厢进行制热,或所述加热器关闭对车厢进行制冷,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方便控制。

    2020-1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大型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的综合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的综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和热管理装置,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包括电解槽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碱液输出端通过碱液循环回路连接至电解槽,热管理装置包括热管理综合换热器、气液分离换热器和碱液循环换热器,气液分离换热器设置在电解槽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碱液循环换热器设置在碱液循环回路中,气液分离换热器和热管理综合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出口连通形成用于冷却电解槽输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碱液的第一换热回路,碱液循环换热器和热管理综合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出口连通形成用于加热输入至电解槽中的碱液的第二换热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实现热能的有效综合利用、适应性好。

    2020-10-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和用于为所述燃料电池堆冷却的冷却回路。燃料电池堆包括相变材料、多个换热元件和控制器,相变材料内嵌有加热元件,多个换热元件用于交换燃料电池堆和冷却回路中冷却液之间的热量。控制器配置成当燃料电池堆的温度低于冷启动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元件对相变材料进行加热以使燃料电池堆冷启动,并在燃料电池堆冷启动后控制冷却液循环流经燃料电池堆,以通过换热元件将加热元件的热量和燃料电池堆的产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当冷却液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后控制加热元件关闭。采用上述热管理系统,可有效降低能耗、节省能源。

    2020-09-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轴向消热桁架支撑机构

    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轴向消热桁架支撑机构,涉及航天结构领域,用于实现对空间相机在轨运行期间,受外界温度波动影响下,主、次镜之间轴向间隔的消热支撑。包括主镜安装座和次镜安装座和至少三组消热支杆组件;每组消热支杆组件均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杆、第一支杆接头以及第二支杆接头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杆接头与主镜安装座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杆接头与次镜安装座连接;本发明利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线胀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定制的特点,通过与金属材料配合使用,发明了具有零膨胀特性的支杆结构,将该支杆结构用于空间相机的桁架中,实现可长焦距空间相机在轨成像期间对光学元件之间轴向间隔的消热设计。

    2020-08-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电堆模块、供氢子系统、供氧子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水管理系统,所述电堆模块用以为氢燃料电池车供电,所述供氢子系统通过设置的第一管道与所述电堆模块相连接,且所述供氢子系统为所述电堆模块提供氢气,所述供氧子系统通过设置的第二管道与所述电堆模块相连接,且所述供氧子系统为所述电堆模块提供氧气,所述热管理系统用于为所述电堆模块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进行电化学反应,所述水管理系统用于为所述电堆模块提供合适的湿度环境进行电化学反应。该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的多个系统为电堆模块提供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环境,提高电堆模块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2020-07-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液冷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冷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制冷回路和电池温度控制回路,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一端出口B通过管路连接压缩机,压缩机与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热交换器的一端进口A;电池温度控制回路包括若干液冷电池箱、传感器和加热器,热交换器的一端出口D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加热器,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路分成若干支路,每个支路受单独的流量控制阀控制,并连接至对应的液冷电池箱的一端,液冷电池箱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热交换器的一端进口C;热交换器的出口D和进口C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并与压缩机、冷凝器、流量控制阀和加热器电连接。

    2020-07-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冷却液循环流路、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出口、第一换热部、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压缩机的进口连通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冷却液循环流路、第二换热部和第四换热器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第二换热部内的冷却液能够吸收第一换热部内的制冷剂的热量;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位于所述空调箱外,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空调箱内。在压缩机的出口设置第三换热器,在制冷模式下,第三换热器能够承担一部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压力。

    2020-07-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硬件元件进行故障监测,得到硬件监测结果;如果硬件监测结果为硬件元件无故障,则按照设定诊断流程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待诊断元件进行故障诊断,得到故障诊断结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硬件元件无故障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诊断流程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相较于现有技术,成本较低,且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而保障了动力电池可以稳定、可靠地使用。

    2020-07-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热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包。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传热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刚性的支撑件以及柔性的缓冲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传热件的下方以用于支撑所述传热件,所述缓冲件夹设在所述支撑件和传热件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组件通过设置刚性支撑件和柔性缓冲件,使得支撑件能够通过缓冲件支撑传热件,减小了缓冲件的所需厚度,减轻了缓冲件因老化而发生的收缩变形量,有利于动力电池包的结构更为稳定,而且支撑件为动力电池包的模组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显著增强了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2020-06-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