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底盘CAN网段、动力CAN网段、信息娱乐CAN网段、车身舒适CAN网段以及T Box CAN网段;底盘CAN网段、动力CAN网段、信息娱乐CAN网段、以及车身舒适CAN网段分别连接于中央网关,并且任意CAN网段间通过中央网关实现通信;T Box网段独立连接于中央网关。本申请的车载网络拓扑结构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其能满足电动汽车信号交互的安全性、便捷性等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隔热垫、第二隔热垫、上箱体、下箱体、液冷板、导热硅胶和电池模组。所述第一隔热垫设于所述下箱体和所述液冷板之间,所述第二隔热垫设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电池模组之间,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液冷板之间还设有导热硅胶。所述第一隔热垫和第二隔热垫均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本实用新型将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其比重轻、较强的保温性能和缓冲性能能够为液冷板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避免液冷板在电池系统工作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保证电芯、导热硅胶、液冷板之间始终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热管理及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部,包括至少两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之间设有若干组第一毛细管垫,所述冷却管道进一步包括若干分水器组,所述冷却管道之间进一步经所述分水器组于所述第二毛细管垫连通;第二冷却部,包括至少两冷却管道,两冷却管道之间设有若干第三毛细管垫;相变材料填充物,填设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毛细管垫的缝隙之中;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毛细管垫之间围设形成一容置部。本发明采用了毛细管垫的冷却方式,较传统水冷管道的两种方式,如细的铜管和铝制冷却板,在电绝缘问题、以及成本和重量方面都获得了大大优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的信号采集设备。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流量传感器连接,其中第一流量传感器布置在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中的电池包进水口;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流量传感器连接,其中第二流量传感器布置在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中的电池包出水口;第三输入端,与第一液压传感器连接,其中第一液压传感器布置在电池包进水口;第四输入端,与第二液压传感器连接,其中第二液压传感器布置在电池包出水口;存储器,与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连接;存储器具有数据输出端;输出端口,与数据输出端和上位机连接;第一电源,与存储器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和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的制冷压缩机组,二者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对其内水温进行冷却的风冷散热装置,第二管路上设置对其内水温进行升温的加热装置。在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时,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差,调节风冷散热装置和制冷压缩机组的开关配合,由风冷散热装置对第一管路内冷却水进行散热。在需要对动力电池升温时,利用加温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升温。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能量回收方法,行驶模式下,电池包允许的最大充电功率为以下两种情况下的最小值:其一、BMS允许的最大充电瞬时功率;其二、BMS允许的最大充电持续功率。TMM能量分配,具体地,其一、在有除霜除雾请求的情况下,优先响应除霜除雾功能;其二、无除霜除雾请求,VCU首先需要根据电池包允许的最大放电功率来判断电池热管理功率和行驶功率分配的优先级。整车行驶和热管理过程中,VCU控制电池根据需求优先给DCDC分配功率,并分配车辆行驶和热管理间的能量消耗。并且所有的控制器都保持协调工作状态,提高了电动车辆的能量使用效率,增加了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单体、换热室本体以及绝缘导热层。所述电池单体上设置有导热片;所述换热室本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换热室本体内形成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绝缘导热层设置在所述换热室本体的朝向所述电池单体的侧面上,所述绝缘导热层与所述导热片贴合,其中所述绝缘导热层包括导热填料层、绝缘填料层和固化剂层,所述导热填料层由氮化硼、氮化铝和氧化铝制成,所述绝缘填料层由片状云母制成,所述固化剂层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二亚乙基三胺和三乙胺制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兼顾对电池单体的冷却和加热,解决了电池模组的热管理问题。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低功耗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冷媒电磁阀、热力膨胀阀、HVAC总成、电子膨胀阀、冷却器、第一膨胀水壶、第三电子水泵、第四三通阀门与第三三通阀门;其经过组合后形成乘客舱制冷循环回路、电池强制降温循环回路、电池低温散热循环回路、乘客舱采暖循环回路、电池强制加热循环回路、电池余热利用循环回路、电池均温循环回路、电机冷却循环回路。其能有效减少利用PTC及电动压缩机对电池加热与降温,从而减少整车功耗,增加续航里程。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主动热管理控制方法,VCU判定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或者车辆已下电;在TMM处于开启状态,VCU根据环境温度设置总线唤醒时间;BMS检测电池电芯温度并发送至TMM;VCU在判定SOC不小于30%时,TMM向VCU发送热管理功率请求,在电芯温度不大于-10℃时,启动电池强制加热回路,并在电芯升温至0℃时,停止电池强制加热回路;在电芯温度不小于50℃时,启动电池强制降温回路,并在电芯降温至40℃时,停止电池强制降温回路。其能保证客户在极高温度与极低温度下用车需求。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准备用车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主通过移动终端下载APP客户端,在使用车辆前可通过APP端选择准备用车模式,整车控制器即对车辆进行控制;一定时间内,未使用车辆,APP端将提示车主进行下一步操作;若车辆显示故障,将该故障上报至APP端,车主在到达车辆附近前即可获知车辆故障,以便更换其他交通方式出行,本发明采用了一键式操作,可操作性强。车主提前将有效信息输入APP,有效避免了每次重复性设置的繁琐操作,更加智能化,人性化,适应当代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生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总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包均采用冷媒介质调温的技术问题。该热管理总成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中设置有并排的若干组单体电池,与每一组所述单体电池相邻设置有导热板进行传热,所述导热板端部设置有折弯延伸的热传导部,所述热传导部与均热板接触进行传热;所述电池模组中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两个导热面,内侧的导热面和所述均热板接触进行传热,外侧的导热面和散热板接触进行传热。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升电池包热管理水平,保证电池包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工作,提升电池包性能,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也可大幅提升储能系统轻量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以及动力充电电池,该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池温度采集模块、温度调节模块以及充电模块;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池温度采集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以及所述温度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与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连接的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电池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该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能够避免电池在低温条件下有充电行为,在等待电池温度到达适宜温度时再充电,避免危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