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安全管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具有安全管理的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判断电池的安全状态,一旦发生热失控,可根据热失控的情况选择灭火策略,即当电池箱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温度变化速率过快、电池箱的电压超过电压阈值、电压变化速率过快以及可燃气体浓度超过阈值时,主控单元可命令灭火装置喷射气体灭火介质,并对电池进行降温;当电池箱内出现明火或烟雾浓度超过阈值时,主控单元可命令灭火装置喷射固体灭火介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用复合膜材料,其包括沿设定方向依次设置的基底、气凝胶隔热层、粘接层以及散热层等。所述气凝胶隔热层主要由密度为0 05g ml~0 5g ml、热导率为0 005W m·k~0 1W m·k的气凝胶复合材料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用复合膜材料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备、隔热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等特点,且在使用时只需通过直接贴合、粘结剂粘贴或其它任何合适方式贴附到相应物品表面即可,非常方便,并同时达成良好散热和热隔离之目的,即实现良好热管理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垂直互连陶瓷连接结构,属于高密度组装领域,在陶瓷基体内设置有散热液体通道、电气信号通道和信号屏蔽通道,在陶瓷基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为平行设置且均设置有焊盘;每个电气信号通道的外围设置有多个信号屏蔽通道,多个信号屏蔽通道均与电气信号通道为平行设置;电气信号通道和信号屏蔽通道均贯通陶瓷基体的上、下两个端面,在与散热液体通道、电气信号通道和信号屏蔽通道位置对应处的焊盘上开设有对应的通孔。连接器内部集成了流体互连通道,可为多层堆叠结构提供散热用的微流通路。本发明在电气信号垂直互连的设计中加入了热管理内容,充分保障微波信号垂直互连的特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装置包括可开合接头及热管理组件。可开合接头包括中空连接件及与中空连接件固定连接且可相对于中空连接件翻转的盖帽。热管理组件包括用于容置储热物质的空腔。中空连接件的第一端与空腔连通,储热物质经中空连接件灌注到空腔内。中空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盖帽连接,以通过中空连接件与盖帽之间的配合,对空腔内储热物质的状态进行调整。由此,通过中空连接件与盖帽之间的配合,可以改变空腔内储热物质的状态,进而对电池进行长时间的有效的热管理,以改善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短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调节空腔内的压力变化,避免由于压力过大发生安全事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接头、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待散热物体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有一用于容置储热材料的空腔;所述可伸缩接头包括中空连接件和活动部件;所述中空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中空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部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部件远离所述中空连接件的一端封闭,所述活动部件在所述中空连接件内压力发生变化时相对于所述中空连接件伸缩,以调节所述中空连接件内的压力。本发明能够有效调节热管理装置内的压力,在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温度调节的同时也提高热管理装置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热系统、储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减少动力电池的电能消耗,并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正常加热。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储热系统,用于为车辆的电池加热,所述车辆具有发热部件,该储热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泵体、储热装置和压缩机;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入口与所述泵体的出口连通,所述泵体的入口和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分别用于与所述发热部件的两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通过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热装置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储热装置用于为所述电池加热。本发明主要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加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的新能源冷热系统,其包括:设置在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内的风机盘管机组,其用于调节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的温度;与风机盘管机组连接的吸收式制冷机,其用于向风机盘管机组提供冷源;与吸收式制冷机连接的冷却塔,其用于向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冷却水;分别与风机盘管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连接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用于向风机盘管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提供热源;第一流量控制器,及,第二流量控制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用于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的热管理方式,解决了分散式、大规模集装箱式储能电源系统的热管理问题,保障锂离子蓄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了防护等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桥接散热机构,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和上盖之间的芯片,还包括桥接导热块,所述底座上设有辅助散热面,所述上盖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桥接导热块上表面水平,所述桥接导热块下表面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桥接导热块上表面通过导热胶粘接在固定槽中,所述第一连接块下表面通过导热胶与芯片的散热面粘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下表面通过导热胶与底座的辅助散热面粘接。采用导热系数极高的金属作为桥接导热块,解决了横向传热的问题,使此类芯片散热面在标签面(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光模块热设计变得简单可靠,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热管理的活塞摩擦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活塞顶部传热测控子装置、活塞底部传热测控子装置、缸套水腔侧传热测控子装置、支承钢架和缸套 活塞间测摩擦机构;所述活塞顶部传热测控子装置、缸套水腔侧传热测控子装置和活塞底部传热测控子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在支承钢架上,缸套 活塞间测摩擦机构安装在支承钢架的内部;所述活塞顶部传热测控子装置包括喷火嘴支承和喷火嘴,所述喷火嘴支承安装在活塞上部,为圆盘形,中间部位开一个圆孔,所述喷火嘴穿过该圆孔,并固定在喷火嘴支承上。该装置能满足研究传热对摩擦影响的需求,在测量缸套 活塞间摩擦力的同时,能对活塞顶部、裙部的温度场进行精确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结构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热管理结构包括壳体、第一隔挡部件和第二隔挡部件。壳体具有底部和侧部,侧部环设于底部以形成容纳空间。第一隔挡部件和第二隔挡部件设置于容纳空间,第一隔挡部件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侧部的通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隔挡部件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侧部的通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隔挡部件与第一隔挡部件交叉形成多个用于放置单体电池的放置区且第二隔挡部件与第一隔挡部件不连通。通过通孔、第一隔挡部件和第二隔挡部件的配合设置,可以高效、便利地对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或散热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结构及电池模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结构,应用于单体电池,所述热管理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内环面、外环面及连接所述内环面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外环面之间形成容纳腔室,该套筒用于套设在一单体电池上;多个导热结构,多个所述导热结构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容纳腔室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散热肋片的圆柱形电池组散热装置及方法,散热肋片由主肋片和副肋片组成,主肋片为全封闭的壳体结构,内部封装有相变材料,由主肋片表面向两侧扩展副肋片,副肋片末端与电池表面相切接触。可通过调整肋片的尺寸与间距、相变材料的厚度来适应不同圆柱形电池的规格尺寸,满足散热与保温性能要求。电池组底部有固定底座,可加固电池组,提高抗震能力,并可外接风扇增强对流,加强散热和保温效果。本发明散热装置充分利用相变材料的优势,提高电池组的温度均匀度,符合轻量化要求,并有效防止热灾害在电池堆积中的传播,提高电池组的热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