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循环热管理系统,包括高压电磁阀、比例调节阀、板式换热器、第一氢气缓冲罐、第二氢气缓冲罐、电堆、氢水分离器、回流泵及加热电磁阀,加热电磁阀的出水口还连接有一段可加热的尾排气管,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液经过PTC加热组件加热后流入板式换热器、第一氢气缓冲罐、电堆及氢水分离器,再流回到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液循环系统系统。该热循环系统使氢气进入电堆前处于合适的反应温度,能够有效提高电堆的反应效率,进而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氢循环热管理系统,改善发动机的低温适应性,提高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回路、电驱热管理回路、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同时设置在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内蒸发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动力电池、第一水泵和第一PTC加热器,所述电驱热管理回路包括电机、第二水泵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共用一个冷却风扇。该车辆热管理系统中的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回路、电驱热管理回路彼此独立、结构简单,可单独对动力电池、电机和乘员舱进行热管理,热管理效率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膜-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膜层和铁合金层,石墨烯膜的体积分数为35-68%,所述石墨烯膜-铁合金复合材料,抗弯强度为347-504MPa,布氏硬度在45HB以上,热导率在374-530W (m·K),热膨胀系数为(5 9-7 5)×10-6 K;所述铁合金层,其含有质量分数钒0 05-0 3%、钛0 3-0 9%、以及锌0 2-1%。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强度、以及低膨胀系数。
一种具有蓄冷能力的飞机燃油热管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针对新一代高性能超声速飞机,公开了一种具有蓄冷能力的新型燃油热管理系统。本发明公开的燃油热管理系统利用制冷机组为回流燃油制冷,并将被冷却后的低温燃油蓄积在蓄冷油箱中,避免回流热油对燃油热沉的加热,同时增加燃油的热沉冷却能力;本发明通过回流管路上的分流阀控制被冷却燃油的流量以及燃油制冷机组所消耗的功率,合理利用飞机能源系统的富余功率输出,同时避免能源损失;本发明通过控制蓄冷油箱与储油箱燃油混合比例,将燃油冷却回路中燃油初始温度稳定在理想工况下,避免燃油不断升温给热管理系统带来的压力,并通过冷却补偿旁路的设计使系统满足不同热载荷的冷却需求,适应更复杂的工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和散热器,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分别连接到缸体水套的进水口和机油冷却支路进水端,缸体水套出水口分别连接到缸盖水套进水口、EGR冷却支路进水端和增压器冷却支路进水端,缸盖水套的出水口分别连接到缸体水套回水口和冷却液补充支路进水端;第一进水口与EGR冷却支路出水端连接,第二进水口与机油冷却支路出水端连接,第一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停机模式、暖机模式、低负荷运行、高负荷运行这四个工作模式。本发明大幅减少暖机的时间,控制响应时间短,避免水温大幅波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均温储热板,包括石墨片和被石墨片封装的储热腔,所述储热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和泡沫铝,所述相变材料填充在泡沫铝的空隙中。均温储热板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中,当模组内电芯不同部位温差较大时,均温储热板能快速的将电芯高温区的热量传导至低温区域,实现均温的功能;同时当电芯高温时,能吸收并储存一定的热量,低温时放出热量,使电芯长时间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减小电芯温差,提高电池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接收机噪声的热管理装置,包括壳体、半导体制冷片、散热机构、盖板和隔热板;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接收机的空间,所述壳体上开设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在开口上与壳体组成盒体结构,接收机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个工作面与壳体贴合在一起,另一个工作面与散热机构贴合,所述隔热板包覆在半导体制冷片的侧面从而隔绝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个工作面。采用均热板和散热器,使整个装置的导热或者导冷效果更佳。采用半导体制冷片(TEC)使整个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及操作。采用半导体制冷片(TEC)使接收机的温度可以达到-60℃的低温,由于普通空调控温的最低温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当前电机本体温度;如果所述当前电机本体温度大于冷却温度值且小于保护温度值,且车辆的当前车速大于第一预设车速,则根据峰值扭矩限制系数控制所述驱动功率输出;如果所述当前电机本体温度大于所述保护温度值,则根据需求扭矩限制值控制所述驱动功率输出。该方法使得车辆电机系统在不出现明显过温情况下,满足驾驶员的各项驾驶需求,并在车辆运行情况超出热管理冷却能力时,可以有效防止电机本体过温情况发生,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的准确性,提升车辆的可靠性,简单易实现。
本发明为带有辅助热油箱回路的飞机热管理系统和方法,针对新一代高性能超声速飞机面临的热沉严重不足的热管理问题,在传统热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热油箱辅助回路,包括回流转向控制阀、热油箱、发动机风道散热器、蒙皮散热器、以及三通分流控制阀。回流转向控制阀控制回流燃油的去向,利用热油箱暂时保存温度较高的回流燃油,避免回流热油加热储油造成不可逆的热沉损失;将发动机风道散热器、蒙皮散热器集成在热管理系统中为热油箱燃油冷却,并通过流量阀控制冷却燃油的流量,最大化的利用发动机风道空气和蒙皮的冷却能力;利用三通分流控制阀,控制被冷却后的低温燃油混入传统热管理系统的燃油冷却回路中,稳定冷却燃油的温度,避免燃油温度提升给热管理系统带来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其对空气进行逐级压缩;一个储气室,其储存由压缩机压缩的高压空气;至少一个透平机,其利用储存在储气室中的高压空气进行发电;以及一个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泵,热泵包括一个储热模块,储热模块连接至压缩机的出口,冷却从压缩机输出的高压空气,以及收集和储存在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热泵还可以包括一个加热模块,加热模块连接至透平机的进口,利用储热模块中储存的热量对从储气室输出的高压空气进行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益处中的至少一项:提高压缩机效率,提高热效率,以及避免碳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增程器系统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散热器、增程器的发动机以及用于在第一冷却回路中流通的第一冷却液,用于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包括第二散热器、增程器的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以及用于在第二冷却回路中流通的第二冷却液,用于对发电机和发电机控制器进行冷却;和第三冷却回路,第三冷却回路包括第三散热器、中冷器以及用于在第三冷却回路中流通的第三冷却液,用于对中冷器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增程器系统中各个零部件对冷却温度的要求不同设置三个独立的冷却回路,实现了各零部件在要求的冷却液温度下工作,避免冷却液过热引起的性能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氢气气化器,所述氢气气化器具有氢通道和供换热介质通过的换热通道,所述氢通道的入口端用于与氢气瓶相连,所述氢通道的出口端用于向燃料电池堆供氢;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换热通道并联。根据本发明的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将氢气汽化器与散热装置的设置,使换热介质在氢气气化器与散热装置进行换热,不仅为液氢气化提供了热量,还可以利用被冷却的换热介质对车辆进行降温,从而提升了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的效能,进而降低了车辆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