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超声推车(400),其包括配置成用于可释放地固定便携式超声装置(100)的支撑结构(500)。该支撑结构(500)包括:壁(517)和平面(531),它们形成一个容纳该便携式超声装置(100)的一部分的凹部结构(533);与该便携式超声波装置(100)的第一阴接合特征件(507)接合的第一阳接合特征件(505),以及与该便携式超声装置(100)的第二阴接合特征件(511)接合的第二阳接合特征件(509)。该便携式超声推车(400)还包括倾斜系统,该倾斜系统位于调节支撑结构(500)相对于该便携式超声推车(400)的其余部分的倾斜角度的位置。该便携式超声推车(400)还包括连接到该第二阳接合特征件(509)的释放杆(513),使得当释放杆(513)被致动时,该便携式超声推车(400)的该第二阳接合特征件(509)从该便携式超声波装置(100)的该第二阴接合特征件(511)脱离接合。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水箱、泵机、温控水箱、风冷散热器、管道以及电磁阀门,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以及第六管道,所述电磁阀门包括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管接头相连,所述管接头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泵机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管接头还通过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温控水箱的出水口相连以及通过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风冷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还通过所述第五管道与所述风冷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上;上述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可靠性强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箱液体冷却 加热热管理系统、相变材料蓄热 放热装置及风冷散热器;其中电池箱液体冷却 加热热管理系统中采用均匀布置于电池模组正负极高温节点的蛇形扁管液体通道冷却 加热动力电池组;相变材料蓄热 放热装置存储电动汽车运行时动力电池组产生的部分热量用于寒冷地区动力电池组预热,保证动力电池组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风冷散热器用于降低电池箱体中液体循环工质的入口温度,满足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该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采用同一循环回路既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预热要求,又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同时对动力电池组产生的废热实现了有效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电池组,包括电池组、BMS热管理系统、加热系统;所述电池组包括超低温电池、动力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动力电池,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分布在所述动力电池周围的加热膜;所述动力电池组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所述BMS热管理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充电电源模块;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低温环境下,所述超低温电池通过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膜相连并为加热膜加热;温度升高到正常温度时,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所述充电电源模块与所述超低温电池相连并为所述超低温电池充电;在低温环境下使电池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组支架和热管。固定孔与安装孔间隔设置,动力电池穿过固定孔,且与电池组支架固定连接,以将动力电池上的热量传递到电池组支架上,热管的一端伸入安装孔,且与电池组支架固定连接,热管能够吸收动力电池传递给电池组支架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外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由于采用了间隔安装于电池组支架上的热管和动力电池,所以能够将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间接通过热管散发到外界,被动地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冷却,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散热效果好,节约能源,实用高效。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的热管理装置,包括:具有容腔的U型结构的导热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容腔内的至少一个导热架;其中,所述导热架与所述容腔的内壁导热连接,使所述导热架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所述导热壳上;所述导热架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用于容置电芯的多个电芯仓位,并且所述导热架能够与所述电芯接触,以传导所述电芯产生的热量,所述导热壳为两个,并且上下扣合在一起,以将所述至少一个导热架包围在两个所述导热壳之间。上述热管理装置具有可以提高电池使用寿命,消除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温度差,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对电池的选择局限性较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相变材料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所述应用相变材料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由若干电芯组成的电池组、密封电池箱以及换热器,电芯单体之间缝隙内设置有由相变材料裹覆的加热器件,电池组安置在密封电池箱内,换热器安装在密封电池箱箱体外侧;所述加热器件为PTC加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按顺序设置的第一散热风扇、第一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第二散热片和第二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用相变材料的高导热和相变焓吸热实现对动力电池组的温度调控,通过相变材料与加热器件搭配同时具备对电池组的加热和冷却功能,将电池组温度维持在最佳工作范围内。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内部设有第一流道的传热板、多个内部设有第二流道的导热带及多个封口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并列成多列设置,所述多个传热板设置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至少一侧;每个封口件连接于对应一个传热板的一端用于封闭传热板的第一流道的一端;每个导热带夹设于至少相邻的两列单体电池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至少一个传热板相连;每个导热带的第二流道与至少一个传热板的第一流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动汽车车型的电池容量要求进行不同的组装方式,应用范围广,可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包括支架、多个调温板及多个方形电池,多个调温板包覆于支架外侧并与支架围成一收容空间,多个方形电池呈矩阵排列并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多个调温板均为中空结构且空腔相互连通,其中一个调温板开设有至少一个注入口,通过注入口能够将气液相变材料填充于多个调温板的空腔内;收容方形电池的收容空间内温度升高到气液相变材料由液相转变为气相的温度值时,调温板空腔内的气液相变材料由液态变为气态从而吸收热量;收容方形电池的收容空间内温度降低到气液相变材料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温度值时,调温板空腔内的气液相变材料由气态变为液态从而放出热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箱液体冷却 加热热管理系统、相变材料蓄热 放热装置及风冷散热器;其中电池箱液体冷却 加热热管理系统中采用均匀布置于电池模组正负极高温节点的蛇形扁管液体通道冷却 加热动力电池组;相变材料蓄热 放热装置存储电动汽车运行时动力电池组产生的部分热量用于寒冷地区动力电池组预热,保证动力电池组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风冷散热器用于降低电池箱体中液体循环工质的入口温度,满足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该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采用同一循环回路既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预热要求,又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同时对动力电池组产生的废热实现了有效利用。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多个散热外壳、多个汇流板及至少一个连接板;每个散热外壳的侧壁内嵌有相变材料,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一一对应装设于所述多个散热外壳内,且相互紧靠在一起;所述多个汇流板成对间隔连接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至少一端,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多个汇流板之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不仅可以防止电池模组的多个单体电池的温度过高和过低,使电池模组的多个单体电池处于常温的环境下,而且电池模组的温度的均温性优良。另外,无需再单独设计复杂的热管理机构,占用空间少,安全性高。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装有电池模组的电池箱、温度感应器、换热器及循环管道,换热器通过循环管道与电池箱连接,温度感应器检测电池箱的内部温度;循环管道设有第一通道及若干第二通道,若干第二通道设于第一通道的内壁上;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感应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分别对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中的换热介质加热或制冷,以提高或降低电池箱的内部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换热器和控制器将加热或制冷集为一体,通过双通道的循环管道利用两种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有效简化操作提高换热效率并减小体积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