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洪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线,用于连接外接充电电源与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系统;与充电线连接的充电机,用于执行充电指令;与充电机连接的整车控制器,用于接收整车状态信息,判定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控制充电机执行充电指令;与整车控制器及充电机连接的车载控制器,用于控制相关车载设备;与车载控制器连接的车载设备;与整车控制器及充电机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动力电池和高压继电器的状态,并将监测的状态信息传输至整车控制器;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的动力电池;受控于电池管理系统的高压继电器,高压继电器与动力电池、充电机和车载控制器连接。该充电系统结合了整车多个系统,优化了充电控制。

    2015-05-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复合超导平板热管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超导平板热管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动力电池箱,动力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复合超导平板热管散热器与动力电池。本发明利用复合超导平板热管快速导热的特点,使其蒸发端与动力电池紧密接触,将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将热量由蒸发端传递冷凝端,利用自然对流或者风冷将热量散走,这种结构能保证电池体之间温度差异小于2℃,温升控制在10℃以内,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本实用结构简单,电池箱组的安装和增减方便,适用性广,也可适用于大容量动力电池。

    2015-04-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锂离子电池小型热泵热管理系统

    一种锂离子电池小型热泵热管理系统,包括小型热泵、锂离子电池箱、风扇,锂离子电池置于锂离子电池箱内,按照夏季制冷、冬季取暖的需求将小型热泵的小型压缩机与冷凝器、蒸发器连接,冷凝器、蒸发器分别与膨胀阀连接构成完整的制冷或取暖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与锂离子电池箱连接。本系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夏季散热和冬季保温系统。小型热泵系统,只消耗少量电能,而获得约3~4倍于输入功率的热量和冷量,保证锂电池在工作温度范围达到最佳状态。系统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可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等多重作用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2015-02-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锂离子电池小型热泵热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一种锂离子电池小型热泵热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包括小型热泵、锂离子电池箱、风扇,锂离子电池置于锂离子电池箱内,按照夏季制冷、冬季取暖的需求将小型热泵的小型压缩机与冷凝器、蒸发器连接,冷凝器、蒸发器分别与膨胀阀连接构成完整的制冷或取暖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与锂离子电池箱连接。本系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夏季散热和冬季保温系统。小型热泵系统,只消耗少量电能,而获得约3~4倍于输入功率的热量和冷量,保证锂电池在工作温度范围达到最佳状态。系统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可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等多重作用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2015-02-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均衡触发式锂电池物理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均衡触发式锂电池物理保护器,包括受温度控制的断路保护开关和电池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包括一电压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分别与MOS管的栅极、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MOS管的漏极和连接电压采集单元正极,MOS管的源极通过发热单元连接电压采集单元负极,发热单元贴合在断路保护开关的一侧,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互连接,第一、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由第一、第二电阻,第一、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器或充电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电池均衡技术和保护触发技术合二为一,形成简单可靠,均衡效果突出,安全保护周全的锂电池保护器,可以有效控制温度异常,大幅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电池的容量。

    2014-12-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均衡触发式锂电池物理保护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均衡触发式锂电池物理保护器,包括受温度控制的断路保护开关和电池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包括一电压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分别与MOS管的栅极、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MOS管的漏极和连接电压采集单元正极,MOS管的源极通过发热单元连接电压采集单元负极,发热单元贴合在断路保护开关的一侧,第一、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互连接,第一、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由第一、第二电阻,第一、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器或充电器连接。本发明将电池均衡技术和保护触发技术合二为一,形成简单可靠,均衡效果突出,安全保护周全的锂电池保护器,可以有效控制温度异常,大幅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保证电池的容量。

    2014-10-0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冷却系统、热泵空调系统、电池冷却系统;第一液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液液热交换器;第一液液热交换器连接于电机冷却系统和热泵空调系统之间,第二液液热交换器连接于热泵空调系统和电池冷却系统之间;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四通阀;四通阀处于制热档位时,第一液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连接至压缩机的制热入口,其制热出口连接至蒸发器和第二液液热交换器;四通阀处于制冷档位时,第二液液热交换器、蒸发器连接至压缩机的制冷入口,其制冷出口连接至冷凝器和第一液液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可解决汽车空调冬季无法制暖无法融霜的技术问题,且将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发热有效利用起来。

    2014-07-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动力单元冷却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单元冷却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发电机冷却单元、驱动电机冷却单元、散热器,发电机冷却单元的冷却水进水口与驱动电机冷却单元的冷取水进水口并联后与散热器的冷却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发电机冷却单元的冷却水出水口与驱动电机冷却单元的冷取水出水口并联后与散热器的冷却水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将发电机冷却单元、驱动电机冷却单元进行并联,因此对于发电机冷却单元、驱动电机冷却单元而言其进水温度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使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热管理环境保持一致,进而使发电机、驱动电机工况保持一致,保证电动机、驱动电机的冷却效果一致,这样就可有效延长电动汽车动力单元的使用寿命。

    2014-03-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低温启动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低温冷启动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内循环加热系统和外循环冷却系统,所述的内循环加热系统由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冷却液出口传感器、出口三通、水箱、加热器、内循环泵、内循环单向阀、进口三通、燃料电池堆冷却液进口传感器组成,所述的外循环冷却系统由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冷却液出口传感器、出口三通、水箱、外循环泵、散热器、外循环单向阀、进口三通、燃料电池堆冷却液进口传感器组成。本发明增加了一个内循环加热系统,既解决了燃料电池堆的散热问题,同时又能快速升温燃料电池堆,并保持燃料电池堆始终处于其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保持性能处于最稳定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2012-06-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冷却介质循环子系统,所述冷却介质循环子系统包括循环泵、循环液储箱和换热器,所述循环液储箱充有冷却介质作为循环液,所述循环液为沸点高于电堆或燃料电池操作温度、并且具有低粘度、低挥发、不导电特性的液体,所述电堆或燃料电池操作温度为100-200℃。本发明流程简单、操作可靠稳定,发明中的停车策略有利于维持燃料电池性能的稳定性,适用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

    2011-06-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热管理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制冷剂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和电池组温度控制系统组成。制冷剂循环系统通过水冷器与电池组温度控制系统连通,冷却液循环系统通过三通水阀与电池组温度控制系统连通,由此三个系统组成一个互通循环的控制系统,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及电池组电器件的工作温度。本发明可以对电动汽车的各个部件进行有效的热管理,利用电器件余热以经济节能的方式解决了电动车取暖困难的问题,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预热及冷却进行良好的控制,可以控制电动汽车电池及电器件的工作温度,实现了电动汽车完整的热系统管理。?

    2011-05-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集成于电动车仪表内车用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

    一种集成于电动车仪表内车用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属于动力电池组综合管理领域。包括参数动态采样模块,热管理模块,电池状态计算模块,电池充放电管理模块,仪表盘液晶显示模块和接口,电池充放电管理模块通过接口分别与CAN总线和仪表盘液晶显示模块相连,仪表盘液晶显示模块与CAN总线相连,热管理模块和参数动态采样模块也分别与CAN总线相连。将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集成于电动车仪表内方便系统维护,工作可靠性增强,并且仪表盘配备的远程控制接口可以依据动力电池组的工作状态随时改变管理策略,保证蓄电池组在最优状态下运行的同时,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2011-05-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