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压力温度集成薄膜阵列传感器敏感元及制备方法,利用柔性铁电薄膜具有的压电效应与热释电效应实现压力传感功能与温度传感功能的集成,敏感元包含柔性衬底、功能薄膜组合体和热管理薄膜组合体。该方法中,在柔性衬底上依次沉积绝热层、下电极,连接导线,沉积柔性铁电薄膜并刻蚀隔热槽,在柔性铁电薄膜上沉积上电极,连接导线,然后依次沉积热控层、导热层、红外反射层,最后通过导线对敏感元进行极化与测试。本发明的敏感元实现了单一敏感元上压力传感功能和温度传感功能的集成,集成度高,使用结构简单;适合大面积制备,适用于平面、曲面、异形面等结构上,适应性高;抗冲击、振动能力强,仿生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热管理的小型化的DPF系统,包括质量流量计、空气调控装置、加热装置、控制核心和DPF主体再生段以及冷却装置,所述空气调控装置为实验室装置或车载装置;所述DPF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腔、冷却水箱、水泵、冷却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冷却水腔套在DPF主体再生段上,冷却水腔中填充冷却液;所述DPF主体的过滤体包括两端开口中间设有隔板的开放通道及两端堵住的封闭通道;所述隔板将开放通道分隔成两个空间,封闭通道具有过滤腔,过滤腔横跨开放通道的两个空间;多个封闭通道以开放通道为中心沿长度方向围绕开放通道布置,开放通道的壁面均为过滤面。该系统采用迷宫式过滤,保证DPF能及时再生,实现DPF系统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正极金属排和负极金属排;各所述电芯沿预定方向排列,所有电芯的正极通过正极金属排电连接,负极通过所述负极金属排电连接;电池模组还包括柔性印刷线路板和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独立于柔性印刷线路板外部,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柔性印刷线路板相应采集端;本实用新型中的FPC和温度传感器相对独立设置,通过中间部件连接,可以选择合适采集点进行采集,提高温度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FPC的外部,温度采集精度提高0 5%左右,大大有利于提高热管理系统控制的精确性,进而将电池包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涉及汽车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车辆的空调系统和动力源冷却系统彼此之间互不关联或关联性不够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为:车辆热管理系统,其包括热泵空调回路、动力源冷却回路和中间换热器;其中,动力源冷却回路用于对车辆的电机系统散热或回收利用电机系统的热量;热泵空调回路通过中间换热器与动力源冷却回路换热,以使热泵空调回路内的冷媒与动力源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热交换。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论车辆在行驶或者充电时,都可以对系统内的热量进行分配,实现对动力源装置、空调系统的综合热管理,有效回收了电机在高负载下产生的高温废热,实现废热利用,提高了热泵空调系统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机组,包括一种双冷却结构热交换器,该双冷却结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芯体,所述热交换器芯体一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液进管和冷媒进管,另一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液回管和冷媒回管;所述热交换器芯体包括若干热交换单元,每个热交换单元由一个双通道冷却板以及焊接在双通道冷却板上、下表面的散热带组成;相邻热交换单元之间通过连通块上下联通,整体钎焊形成一个整体。该动力电池热管理机组能够实现低温加热、中温风冷、高温板换强制冷却的热交换效果,结构紧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充放电效率,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储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电驱动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所述储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和电驱动系统依次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系统与电驱动系统连接,所述储氢系统储存氢气并将氢气输送到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利用氢气产生电能,所述电能被输送到超级电容给超级电容充电,所述超级电容储存电能,所述电驱动系统在汽车滑行或制动时,将汽车的动能回收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系统中,所述超级电容和动力电池系统在汽车爬坡时共同向电驱动系统提供电能。本发明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通过将燃料电池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结合,有效解决了超级电容储电量较低时不能满足车辆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式客车空调,包括:框架结构(1),所述框架结构(1)内置在客车尾箱内;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上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所述上层结构(2)设有朝向车厢内的出风口和回风口(6),所述出风口用于向车厢内送风,所述回风口(6)用于吸入车厢内空气;所述下层结构(3)设有朝向车体外的散热口(7)。本发明提供的客车空调,采用模块化结构,结构紧凑,有效地减低客车空调重量和整车高度,有利于客车整车造型开发。空调内置在客车尾箱内,不遮挡客车后窗,不影响客车车厢的采光,内置式设计还可以减低杂物进入的机率,减少故障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发热功率测试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控制设置在温箱内的电池系统执行至少一次充放电;在每次所述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热管理系统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记录所述热管理系统在调节所述电池系统温度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冷却液温度变化量;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液温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至少一个发热功率。测试方法简单方便、测试费用低廉、测试结果可靠。
本申请提供电池热管理监测装置及电动汽车,所述装置包括导热隔热复合板、流道板、电池模组、监测板及处理单元;所述导热板与所述隔热板贴合在一起,所述导热翻边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热板垂直;所述导热隔热复合板并行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所述电池设置在相邻的导热隔热复合板之间,所述监测板设置在所述电池远离所述流道板的一端并与所述电池接触;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监测板电性连接,根据通过所述监测板监测到的温度对所述电池进行监测。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监测装置,能够对电池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电池因过热发生故障时,能够将危害降低并及时地通知用户电池的异常情况。
本实用新型为使用润滑油的智能缸套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电控机油冷却器、补偿桶、油泵、电控阀、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润滑油加热器,内燃机油冷却缸套回路出口端接连电控阀入口端;所述电控阀为基于一个温度传感器的电控阀,电控阀小循环出口端连接在补偿桶和油泵之间的回路中;电控阀大循环出口端连接电控机油冷却器入口端;在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的回路入口端和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润滑油加热器,在靠近内燃机油冷却缸套的回路入口端附近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润滑油加热器均与温控器电连接。该系统将润滑油作为缸套热管理的流体介质,以实现能够达到200℃以上的缸套热管理,从而降低活塞组摩擦功耗。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包括电机冷却回路、电池冷却回路和空调回路;所述电池冷却回路和所述空调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一热交换装置,所述电机冷却回路和所述空调回路之间设置有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用于所述空调回路与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交换,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用于所述空调回路与所述电机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交换,其通过空调系统对主驱动电机进行降温以及对电池进行降温或升温,减少了主驱动电机冷却回路降温和电池冷却回路降温消耗的电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热交换装置及电池,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固定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连接管包括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固定于所述固定连接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固定于所述固定连接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件伸出的长度不同,以使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构成交错结构,避免了水箱在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连接时管路之间相互干涉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