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电池包、排风口设有第一排气扇的第二电池包和连接第一电池包与第二电池包的过渡风道,所述第一电池包设有带第二排气扇的第一排风口、第二排风口和与电动汽车乘员舱内连接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第一排风口连通,第二进风口与第二排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电池包的进风口与所述过渡风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渡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排风口连接。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保证各电池包的冷却引风都来源于电动汽车乘员舱,有效保证各电池包进风温度的一致性,方便对电池进行热管理。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区电池热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区电池热管理系统,为最大限度的扩大电池包系统的温度适应范围,将电池包分为大容量电池A和小容量电池B两个区做动力源,分区热管理(加热或冷却),并通过BMS电源管理系统、冷却控制系统以及热管理回路系统产生热空气和冷空气,并通过BMS电源管理系统控制两个电子三通阀的位置,实现对大容量电池包和小容量电池包的加热或冷却。本实用新型包括BMS电源管理系统、冷却控制系统以及热管理回路系统等,通过形成冷空气或热空气回路,对双电池系统进行加热或冷却。
内阻直接反映燃料电池电堆内部真实的水热管理状况,本发明基于内阻检测,提出了一种温度优化及控制方法,先通过对燃料电池内部机理分析,建立燃料电池内阻模型、温度模型,再对模型进行仿真,以仿真结论为指导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使模型根据符合燃料电池实际的工作状态。之后进行控制,以优化后的模型为控制基础,先通过EIS法测出电堆当前电流下总内阻与段内阻值,代入内阻模型计算出电堆内部温度大小,再将当前温度值与最优值对比,将差值代入温度模型计算出控制变量调节大小,通过对控制效果图分析,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将堆内温度控制在最优值附近,并明显提高控制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热管理功能的电池仓,包括电池仓通风口、电池仓蒙皮,所述电池仓通风口包括:固定在该电池仓蒙皮上的通风散热格栅;该电池仓的内部、通风散热格栅的后方设置有垂直于蒙皮固定的滑槽;滑槽的滑槽限制部分中设置有可平行于蒙皮方向进行左右移动实现对电池仓通风口封闭与开启的可移动封板;可移动封板上连接有可旋转的电机。通过电机可对移动封板的驱动,使用可移动封板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电池仓通风口封闭与开启,达到对电池仓散热与保温的控制,实现自动热管理的功能。通过在电池仓蒙皮上安装隔热材料对电池仓进行有效保温。在灰尘或者雨水较大时关闭通风口,达到防尘防水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流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调节方法。双向流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的保护壳体、风道、散热翅片组、处理器模块、散热风扇和半导体制冷制热片;保护壳体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金属网和风道,风道中间用隔板隔开形成双风道,双风道内侧均安装有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冷面和热面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散热翅片组;风道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散热风扇;处理器模块根据检测到的电池温度,实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和散热风扇的工作状态。通过本发明满足了各单体电池间的均温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组因散热问题产生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热管理装置,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由若干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复合热管,所述复合热管两端分别与汇流入管和汇流出管连接,所述汇流入管和汇流出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形成循环系统,所述连接管上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散热扇、加热器和水泵,所述散热扇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水泵和风扇的启闭。本发明可以实现电池组低温加热,高温冷却功能,且通过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温度,环境适应温度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纯电动客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水箱、循环水泵和电池箱,上述部件通过水管路连接成回路,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电池箱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相连,电池箱及水箱外分别包裹有保温装置,电池箱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进液口与循环水泵相连,散热片的出液口与水箱相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水泵将水箱中的液体带进水管路,再经过各个电池箱,并由散热片将液体的热量传递到电池箱中,使得电池箱中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并可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合锂离子电池工作的温度区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水冷式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介质水循环流道、轴流泵组件、温控组件和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流体扰动达到增大传热系数,从而增强了单体电池的预热与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介质水循环流道,增大了单体电池的均温性,使预热或冷却过程中单体电池整体温度保持均匀;采用了半导体热电片,对介质水实现高效加热或冷却,从而维持单体电池温度一直保持在最适工作温度范围内,使单体电池放电效率增大,并且有效延长单体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的温度,包括液冷动力源、液冷管、与所述电池包接触的液冷板、热交换器、水箱和在所述液冷管内流动的冷却液,所述液冷动力源、液冷板、热交换器、水箱依次通过所述液冷管连接成一个散热回路,所述水箱用于储存、添加或者更换冷却液,所述液冷动力源为所述冷却液的流动提供动能,推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回路中循环流动,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高温的冷却液转换为常温的冷却液。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通过冷动力源、液冷管、液冷板、热交换器、水箱和冷却液和配合,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和均温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数值模拟模块、与电池包电芯接触的导热装置、与所述导热装置接触为其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数值模拟模块用于模拟电池包中电芯的温升和温差;所述导热装置用于对电池包中电芯进行导热,所述导热装置包括与所述电芯接触用于导热的导热部和设置在所述导热部外表面的温控面;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温控面接触用于对导热装置温控面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中,通过数值模拟模块、导热装置与散热装置的配合,实现管理电池包的温度的目的,其散热效率高,且可靠性好。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使用热泵技术实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与电池芯面接触的热交换器以及压缩器、散热器、散热风扇、膨胀阀、控制器、闭环管路、多路阀门组成,控制器判断电池是否需要冷却或加热;多路阀门安装在闭环管路上,由控制器对阀门控制;热交换器与电池芯面和冷却管路物理接触;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同时降低液体的温度;散热器及散热风扇共同对管路的气体散热转变为低压液体。本发明根据相变散热的原理,通过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换,对电池系统的高效冷却和加热,实现热量的传递,从而有效的将电池温度控制在理想的温度范围内,实现电池的快速冷却、快速冷却,且保证了电池温度一致性。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的缸体、缸盖水套经暖风管路输送冷却水至暖风芯体,所述缸体、缸盖水套经小循环管路输送冷却水至水泵,所述暖风芯体经暖风回路输送冷却水至水泵,所述的小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暖风回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本发明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控制小循环管路及暖风管路的通断,来实现发动机快速升温,以提高发动机热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