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李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基于均热板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均热板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包括均热底板、均匀间隔地竖直设置在所述均热底板上表面的若干均热隔板,所述均热底板的下表面贴合地设置有换热装置,相邻的两个均热隔板之间用于紧密接触的放置电池包,所述均热底板、均热隔板的内腔彼此隔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腔彼此隔离的均热底板、均热隔板实现较高的均温性,通过设置换热装置实现能根据工况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或加热,布局设计难度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018-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灌胶导热管式导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灌胶导热管式导热管理系统,包括灌有导热硅胶的电池模组、导热管、水冷管、螺纹杆,所述电池模组内部包括横向放置的电芯;导热管一端固定于水冷板上,导热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绝缘板、电芯支架插入到电芯之间,水冷板上设有水冷管,水冷板外侧设有侧支撑板,侧支撑板、水冷板、绝缘板、电芯支架上均设有对应的螺杆孔,螺纹杆依次穿过侧支撑板、水冷板、绝缘板、电芯支架上的螺杆孔插入到电芯之间。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难度低,另外导热管具有极高的导热效率,硅胶也比空气拥有更高的导热系数,也能起到固定电芯与导热管的作用,同时,硅胶也可以起到固定导热管的作用,可防止导热管在电芯内部震动。

    2018-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液冷与压缩CO2复合冷却系统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液冷与压缩CO2复合冷却系统。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液冷与压缩CO2复合冷却系统,包括:液冷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并串联成回路的动力电池复合冷却装置、蓄液箱、热交换器和液泵;所述液冷循环系统的回路通过冷却液流动带走热量;压缩CO2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并串联成回路的动力电池复合冷却装置、膨胀涡轮机、热交换器、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和二氧化碳储罐;所述膨胀涡轮机对压缩CO2气体膨胀降温的同时输出轴功带动液泵运转驱动液泵循环系统冷却液流动。本发明采用液冷与压缩CO2复合冷却系统提高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效果,解决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

    2018-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加热器、水泵、控制模块以及传感器;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设置有导热管,且每个导热管的两端分别和汇流入管和汇流出管相连;汇流入管和汇流出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加热器及水泵依次沿导热液流动的方向设置于连接管上;控制模块分别与加热器及水泵相连并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池组的温度;当电池组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及水泵工作。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能够在电池组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时,对电池包进行加热进而使得电池组正常充电。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组热管理方法。

    2018-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电池座和热管理管,所述电池座内设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座的安装槽内。在所述电池座侧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热管理管的放置槽,所述热管理管穿过所述放置槽并将所述电池卡紧在所述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可与底盘或车辆底板结构相结合,节省整车空间同时可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采用层次化的盖板设计,可将电源连接和管理系统相结合,同时保证强弱电之间的有效隔离;电池包以结构化的电池模块呈现,能够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多种车型底盘上等。

    2018-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蜂窝状结构化的方形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蜂窝状结构化的方形电池包,包括底板、单体电池和盖板,所述底板上设置用于安装单体电池的蜂窝槽,所述单体电池安装于所述蜂窝槽内形成蜂窝状排列。所述盖板盖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上部,将所述单体电池压紧在所述蜂窝槽内,热管理管依次穿过若干相邻的所述单体电池的放置槽,所述热管理管顺着形成蜂窝状排列的相邻单体电池的放置槽形成弯折安装。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单体电池系统与底盘或车辆底板结构相结合,节省整车空间,适用多种车型底盘;采用层次化的盖板设计,可将电源连接和管理系统相结合,同时保证强弱电之间的有效隔离等。

    2018-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块状电池电池包直冷非内流热管理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块状电池电池包直冷非内流热管理结构,涉及电池包热管理领域。结构主要包括:电池单体、第一侧扁型热管、第二侧扁型热管、第一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第二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第一侧薄翅片、第二侧薄翅片、第一侧制冷剂喷注流道、第二侧制冷剂喷注流道、电池包箱体,制冷剂与第一侧扁型热管、第二侧扁型热管换热,有效预热和冷却电池包,封闭式的结构实现了电池包内无主控流体,增强了电池包的安全性,制冷剂在紧急时刻通过热熔塞熔化了的第一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第二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喷注进入电池包,对电池包进行紧急热管理,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电动汽车乘员的安全。

    2018-09-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BDU模块、BMS模块、液冷管路及电池模组;所述液冷管路与所述电池模组设置的液冷扁管连接形成热管理回路,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热管理;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电芯夹板和第二电芯夹板依次首尾相连,并且通过电池模组错位连接构成用于安装所述BDU模块和BMS模块的BDU安装区域和BMS安装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模组错位连接形成BDU安装区域和BMS安装区域并将BDU模块和BMS模块分别设置于其中,减少了安装BDU模块和BMS模块所占用的空间,使电池系统布局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2018-08-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温控组件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及扁管。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分别设置在扁管两端。扁管包括液流通道,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液流通道连通。扁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沿扁管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扁管内,以将液流通道分为多个子通道。扁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管壁及第二管壁,隔板与第一管壁及第二管壁连接且不垂直,其中,第一管壁及第二管壁位于扁管的宽度方向。在扁管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隔板以倾斜方式设置在扁管内,子通道的截面近似平行四边形,扁管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以吸收受到的作用力,从而保证通道不会被阻塞,并且延长温控组件的使用寿命。

    2018-08-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换热总成、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换热总成、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电池包水循环管路,所述电池包换热总成包括:壳体;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与暖风系统水循环管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可选择地与所述电池包水循环管路相连;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管路和第四换热管路,所述第三换热管路与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相连,所述第四管路可选择地与所述电池包水循环管路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换热总成具有管路少、装配简单,布置空间小的特点。

    2018-08-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冷却管路、电机散热系统冷却管路和制冷剂 冷却液换热器,空调系统冷却管路中设置有车内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制冷剂 冷却液换热器的第一组端口和第二组端口分别设置在空调系统冷却管路和电机散热系统冷却管路中;制冷剂 冷却液换热器的第一组端口的两端并联有空调制冷剂旁路,空调制冷剂旁路中串联设置有车外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和乘客区侧电子膨胀阀。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时,通过控制乘客区侧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少量的制冷剂流经车外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从而避免了流经乘客区侧电子膨胀阀的低温制冷剂会导致车外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结霜的现象。

    2018-08-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液冷管及弯折仿行件;所述液冷管包括多个子扁管及至少一个弯折连接部,所述多个子扁管相互间隔设置,并在相邻两个子扁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层子模组的容纳空间,相邻两个子扁管通过一个弯折连接部连通;所述弯折仿行件套设在所述液冷管的弯折连接部上,以使所述弯折连接部在对应套设的弯折仿行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弯折状态。所述温控组件折断概率低,对应弯折部分不易变形,可在降低折断概率的情况下对电池模组进行温控管理,降低电池模组热管理成本。

    2018-08-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