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李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车。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管、液冷管接头以及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位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的两个侧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一热管理空腔。热管理空腔中包括有多个导流结构,每个导流结构分别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连接,相邻的两个导流结构之间形成热管理通道。由此,通过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该支撑结构,在热管理装置的组装过程中能够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耐受强度,进而有效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良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扁管、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冷扁管包括一端开口的进液管、一端开口的出液管以及多个并行设置的子扁管;所述子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子扁管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进液管的开口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出液管的开口端,多个并行设置的所述子扁管迂回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组中的电池散热效率,且结构简单。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液冷管及弯折仿行件;所述液冷管包括多个子扁管及至少一个弯折连接部,所述多个子扁管相互间隔设置,并在相邻两个子扁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层子模组的容纳空间,相邻两个子扁管通过一个弯折连接部连通;所述弯折仿行件套设在所述液冷管的弯折连接部上,以使所述弯折连接部在对应套设的弯折仿行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弯折状态。所述温控组件折断概率低,对应弯折部分不易变形,可在降低折断概率的情况下对电池模组进行温控管理,降低电池模组热管理成本。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组件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本方案中,热管理组件包括由发泡材料形成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固定架中的散热扁管。其中,固定架具有与单体电池相匹配的呈阵列设置的容纳孔;散热扁管往复弯折地设置于固定架中,并与每层容纳孔相配合以对位于每层容纳孔中的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本方案中的热管理组件可与电池组进行热交换,且可直接对电池组进行固定,以组成电池模组。该方案有助于减少形成电池模组的部件,简化电池模组成型的工序,从而有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及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及电动车。该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包括箱体、具有多个液冷板的液冷组件、密封圈、封闭件、多个汇流件和多个电池模组,箱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液冷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各电池模组固定贴合于各液冷板,各汇流件交错设置于多个电池模组之间,每个汇流件与每两个电池模组电性连接以形成具有两个自由端的模组结构,密封圈设置于开口边缘,封闭件扣合于密封圈远离开口边缘的位置。该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能对电池进行局部针对性热管理,提高热管理效果。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液体冷却/加热和翅片传热复合的形电池成组方法

    液体冷却 加热和翅片传热复合的形电池成组方法涉及电池的热管理领域。针对圆柱形电池设计了一种符合国内电动汽车液体冷却 加热和翅片传热的复合成组方法。本方法将翅片按照电池排列方式和冷却管布置方式开孔。通过翅片上的安装孔在电池和换热管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翅片,冷却电池时可以在翅片的间隙填充一定量相变材料。本方法通过翅片增大了换热面积利用管内的液体对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该方法易于根据热管理设计需求调整翅片的数量和间距以及相变材料的用量,增加了电池与换热管间的换热面积,从而增强液体与电池的换热效果,提高了电池温度的均匀性,延长电池系统的寿命。液体与电池通过翅片实现间接式换热,能够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由电池串并联组成的电池包,电池串由电芯并联组成;分别与电芯接触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通过电磁阀与冷却液容器连接,冷却液容器内设有电子水泵;及与电磁阀和电子水泵通讯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在当温差过大时,用冷却液对最高温度电芯进行降温,以达到电芯温度的均衡,有利与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电池性能。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用于电池系统防止电池热失控扩展的阻隔装置及使用方法

    一种用于电池系统防止电池热失控扩展的阻隔装置的使用方法,将数块单体电池分别插装在基座上每对导热板之间;当单体电池温度过高时,热量依次通过每对导热板、基座传至环境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基座内的加热装置启动,保证数个单体电池在0℃~6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使每个单体电池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当数个单体电池中有一只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热量通过导热板和基座无法及时传至环境中,阻隔板会阻止热量横向传递,有效隔离热失控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使热失控的单体电池局限在本单体电池内,防止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后引发相邻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的多米诺连锁效应,为专业救援和人员逃生提供时间保障。

    2018-09-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池冷却行为优先级判断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冷却行为优先级判断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稳定状态下,分别摄动触发式改变散热器风扇转速与水泵流量,比较热管理影响效果择优作为主要冷却动作行为。本发明电池冷却行为优先级判断的控制方法可在热管理过程中,判断目前电池冷却行为热况属于水流量较小带来的热量不足,或是因风扇转速所致散热量不足,或因制冷剂流量导致换热量小。进一步针对性采取冷却行为,强化热控效果并增效节能。

    2018-09-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电池模组包括底板、盖板、多个导向板以及多个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均匀设置于底板与盖板之间以构成多层子模组,导向板为两端封闭且灌封有冷却液的导热扁管,多个导向板间隔设置于多层子模组之间,且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子模组,以使该至少两层子模组中的任意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通过上述设置,以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当单体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风机能够向各通风通道中吹冷风以带走各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或对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此外,在单体电池温度过高时,导向板中的冷却液也能够带走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以实现对各单体电池起到有效的热管理效果。

    2018-09-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包括金刚石、石墨烯修饰的金属粉体。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粉体进行退火还原,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对退火还原的金属粉体包覆固体碳源或气体碳源,在氢气气氛保护下高温原位生长得到石墨烯包覆的金属粉体;将石墨烯包覆修饰的金属粉体与金刚石混合,通过热压烧结,制备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效地改善了金属基体与金刚石颗粒的界面润湿性,降低界面热阻,高导热石墨烯的引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用作高功率密度器件的热管理材料。

    2018-09-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装置和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管道机构贯穿燃料电池堆并与水箱、散热器、水泵相连接,用于将从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出口排出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后再传输至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控制机构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温度信号确定冷却液的温度,根据温度信号控制针阀的开度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针阀机构设置于水泵与散热器之间的通路上,用于根据控制机构的信号控制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管道机构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分别设置于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与水箱的通路上和去离子罐与水箱的通路上,用于将管道机构中冷却液中的气泡传输至水箱。

    2018-09-2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