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具有它的车辆。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具有顶部盖帽和底部转接板,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排布成至少一排,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串联设置,并且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顶部盖帽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同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多个电池单体的顶部盖帽布置在同一侧,从而有利于电池模组的电气连接、热管理、热安全设计。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包的管理系统,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热敏电阻、半导体制冷装置、热管、电路控制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热敏电阻和热管均安装在电池箱体内,且位于电池模组之间,热管的一端与位于电池模组之间的吸热片连接,另一端通过铝板与安装在电池箱体外侧的半导体制冷装置连接,半导体制冷装置通过电路控制装置与电源转换器连接,电路控制装置为半导体制冷装置提供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热敏电阻和电路控制装置均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电池箱体内部的温度。该发明使用一套系统就能实现对电池包进行制冷和制热双的双向控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易维护、使用寿命长、温度控制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包,电池包的出液口分别连接高温换热器的第一进液口和低温换热器的第一进液口,高温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和低温换热器的第一出液口分别连接三通阀的两个进液口,三通阀的出液口、供水组件和电池包的进液口依次连接,高温换热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连接散热器,散热器连接高温三通阀的进液口,高温三通阀的两个出液口分别连接高温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和加热组件,散热器设于乘客舱内,低温换热器的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分别与制冷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热管理装置通过对三通阀和高温三通阀的设置可以确定管道回路的不同循环流向,解决电动汽车热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燃蜂窝状自适应控温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采用多层片状石墨烯及长链烷烃做主要材料,添加阻燃剂、碳纤维制备成粉料,然后对进行模压加工,做成蜂窝状自适应控温模组产品,与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表面接触使用,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导热效果,还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储蓄热能的效果,解决锂电池组瞬间热量突升的情况,降低热失控的风险,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且能够批量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水循环系统,包括膨胀水箱、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和叶轮式流量计,所述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的两端接口分别与电池箱的两端接口连接,所述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和电池箱之间设有所述叶轮式流量计,所述膨胀水箱设于水循环系统的最高点且与所述叶轮式流量计和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相通,在靠近所述膨胀水箱处设有一细软排气管,上述各部件之间通过水流管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在每箱电池箱的出水位置各安装一叶轮式流量计,能直观准确查看各电池箱的水循环流量,判断水循环是否正常。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管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方法包括步骤:按重量百分比计,将5 10%的多层片状石墨烯和2 5%的碳纤维缓慢加入熔融状态下的60 80%的长链烷烃中,搅拌均匀得到初步相变材料;往初步相变材料中添加2 5%的阻燃剂并搅拌均匀,得到复合阻燃剂的相变材料;将5 10%的增强树脂和5 10%的吸油树脂混合并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加入复合阻燃剂的相变材料,持续搅拌预定时间,冷却后即制得热管理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热管理材料具有很强的阻燃、绝缘、高储热以及导热性能,将热管理材料与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表面接触使用,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导热效果,还可以起到储蓄热能的效果,解决锂电池组瞬间热量突升的情况,降低热失控的风险,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机组,包括一种双冷却结构热交换器,该双冷却结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芯体,所述热交换器芯体一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液进管和冷媒进管,另一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液回管和冷媒回管;所述热交换器芯体包括若干热交换单元,每个热交换单元由一个双通道冷却板以及焊接在双通道冷却板上、下表面的散热带组成;相邻热交换单元之间通过连通块上下联通,整体钎焊形成一个整体。该动力电池热管理机组能够实现低温加热、中温风冷、高温板换强制冷却的热交换效果,结构紧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充放电效率,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拖多空调系统的混合动力新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包括膨胀阀、压缩机、冷凝器、驾驶室管理模块、电池箱热管理模块,膨胀阀与压缩机相连,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膨胀阀、冷凝器都与驾驶室管理模块相连,驾驶室管理模块与电池箱热管理模块相连。本发明能够减少消耗,控温效果好,结构简单,节约能源,使用方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可用功率的计算方法、热管理控制器、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所述热管理控制器,所述热管理控制器使用所述计算方法来计算极限工况下的热管理可用功率,该计算方法在计算热管理可用功率的同时,综合考虑了驱动可用功率的计算,而且,热管理可用功率采用一阶低通滤波算法,滤波参数的大小取决于驱动需求功率变化率的大小;驱动可用功率限制系数采用PI算法,P参数和I参数随着驱动可用功率与驱动实际功率差值的变化而变化。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极限工况下,能够在满足整车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证驾驶性,并且避免动力电池过放。
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电箱的温控系统,包括水箱、制冷单元、水泵、多个温控支路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分别与各个所述温控支路的进水端连通,各个所述温控支路上设有多个依次串联的温控单元,各个所述温控单元分别对各自的电箱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分别与各个所述支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制冷单元设于所述水箱和所述多个温控支路的进水端口之间,用于对流经该温控系统的循环水进行制冷,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循环水进行加热。该温控系统,设计灵活紧凑,便于安装到车架上,并且调节效果较佳,能够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电池进行独立控制,进而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分区域调节,控制方式灵活。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组合结构电池的BMS及检测方法,针对网络组合结构蓄电池结构进行设计,网络组合结构的检测依据是电池串的电流数据,根据电池串之间电流分配的差异,判断蓄电池组是否处于合理状态;整组蓄电池是用N串蓄电池组合成的,采集每一串电池的输出电流A,就得到A1~AN的数据,比较其差值,其中数值最小的电池串,经过对比检测装置,将此最小数值与设定的安全数值进行对比,超出所定范围则认定此电池串就是正在酝酿故障或已经发生故障;因此,本发明具有检测准确、检测及时、及时采集电流信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模块,所述锂电池模块包括锂电池组及极耳串并联板,所述锂电池组的锂电池极耳穿过所述串极耳并联板并与其固定连接;热管理结构,所述热管理结构包括液冷结构及导热结构,所述液冷结构和导热结构接合并与所述锂电池模块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