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辆空调的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电池热管理方法包括检测电池中电芯的温度,以根据电芯的温度判定电池的电芯是否需要降温或升温;检测空调的运行状态,在电芯需要降温时使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在电芯需要升温时使空调开启制热模式;开启水泵,使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传输介质流经空调蒸发器;传输介质吸收空调蒸发器处的冷量或热量后进入电池内底部以对电池的电芯进行降温或加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独立的风冷结构只能对电池的外部温度进行调节从而对电池温度的控制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流道加强筋,相邻的流道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热管理介质流道,在锂离子电池本体的上端面上且位于正、负极的外侧设有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该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与所述热管理介质流道相贯通;锂离子电池本体设于双层壳体内,且正极和负极伸于双层壳体外,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固定连接在双层壳体的外壁上,且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对应与两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相连通。通过热管理介质温度控制系统调控进入双层壳锂离子电池的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速,可有效实现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及第一三通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电池包和水泵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截止阀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依次与压缩机和储液器连接;第二阀口与第一三通阀的进液口连接;第三阀口分别与储液器和截止阀连接;第四阀口与换热组件连接,截止阀和板式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液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液口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第二电子膨胀阀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储液器、截止阀之间连接有冷却组件,换热组件的周围设有风扇。本发明中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解决了电动汽车热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内衬,所述内衬中填充有相变材料。其中所述箱体是由铝合金材料挤压成型的,其密度较小,重量更轻,便于加工制造,加工成本低,同时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内衬,所述内衬能够增加箱体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可以起到减震吸能的作用,提高箱体的防护能力,在所述内衬中填充有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储热原理辅助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箱进行温度调节,使电池箱内的温度能够满足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需求,确保动力电池在合适的温度下高效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优化系统,包括功能管、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功能管用于对动力电池包进行冷却或加热,还包括液体流向控制系统,所述液体流向控制系统包括分布管、水阀和三通,所述分布管分别连接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分布管通过三通和水阀连接到功能管,并控制功能管内的液体流向可逆。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上述热管理优化系统的热管理优化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优化系统可实现液体在管道内的方向可变性,液体可顺时钟方向流动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优化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热管理系统的效率,提升整个电池包内部的温度一致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其步骤包括:(1)选取n个相同的动力锂电池系统,对其进行老化实验至SOH=(n 1)*10%,测试其液冷流量、冷却液进口温度及电池最高温度之间,建立对应的液冷流量、冷却液进口温度与电池最高温度之间的分析模型;(2)读取待测动力锂电池系统的SOH值,代入步骤(1)获得分析模型中,根据允许的电池安全温度,选择电池最高温度不超过电池安全温度的液冷流量及冷却液进口温度。本发明引入动力锂电池系统的老化因素,可为不同阶段的动力锂电池系统提供不同的冷却策略,从而能保证电池在安全温度下采用更合理的冷却策略,相比现有方法更节能,也能更好的确保动力锂电池系统安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结构框及设置于结构框内的多个电芯,结构框包括下框架及盖设于下框架并与下框架可拆卸连接的上盖,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下框架内,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阻燃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的电芯之间的间隙内填充阻燃材料,将结构框内的电芯相互隔离,能够有效地控制并均衡电芯的热量,从而实现了对电池模组内的电芯的热管理,同时使得电芯更换方便,且避免了当单个的电芯发生热失控后,而使得电池模组内的其它电芯发生连锁的热失控反应,从而影响了电池模组的使用,且不利于电芯的更换。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叠放式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均水平放置的电池模块,且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极均朝向同一方向;还包括热管理组件,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的一端连接,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第一安装板的内壁贴于多个电池模块的底面,第二安装板的内壁相对于多个电池模块的一侧面设置,在第一安装板的外壁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壁上设有弯折的重力型热管,重力型热管的换热段与第二安装板固定,重力型热管的吸热段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还包括与重力型热管的换热段接触换热的液冷板和用于对重力型热管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占用空间小,便于拆解维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测试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在电池包的性能参数测试过程中,最少可以只对一个真实电池模组进行充放电来测试电池包的性能参数,速度快,耗能低。该电池模组测试系统包括:仿真电池模组;电池模拟器,包括与真实电池模组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与仿真电池模组连接的第一输出端;温度仿真器,包括与真实电池模组连接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与仿真电池模组连接的第二输出端;充放电机,包括与真实电池模组连接的充放电端;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与真实电池模组、仿真电池模组连接的管理端;计算机,计算机连接电池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测试系统,适用于电池包的性能测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组件,软包电池组件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盖板、侧板以及端板,两个端板间隔设置,两个侧板分别位于端板的两侧,且每个侧板均与两个端板焊接,端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容纳腔,盖板盖设在侧板和端板上,侧板和端板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软包电池组件结构不紧凑、热管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和一种使用该系统的电动车辆,其中,客舱通过从电池和 或马达散发的热量来加热,并且所述电池和所述电动马达连接在不同的冷却路径中。热量通过使用由冷却液从所述电池和 或所述马达吸收的热量而被供应至所述客舱,使得所述电动车辆的电力能够被有效地利用,从而增加所述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本申请提供的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和使用该热管理系统的电动车辆可以有效地节省电动车辆的大量电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包括上盖、下盖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两端开口筒状的陶瓷基体和固定在所述陶瓷基体表面的纳米电热膜,在所述下盖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纳米电热膜连接的电极。本申请中的加热装置采用陶瓷基体高温烧结而成,耐高温,导热快,相对强度高,比重小,重量轻;同时在陶瓷基体的表面设置纳米电热膜,通过纳米薄膜加热技术取代传统的电阻丝或PTC加热方式,纳米薄膜加热的响应速度更快,加热速度更快,加热效率高,水电分离设计,可靠性高,安全性强,寿命长,相对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