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新能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用于增程式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增程式车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程式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增程式车辆。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散热器、增程式车辆中增程器的发动机以及第一冷却液,用于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回路,包括第二散热器、增程式车辆的中冷器以及第二冷却液,用于对中冷器进行冷却;第三冷却回路,包括第三散热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五合一控制器、增程器的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以及第三冷却液,用于对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发电机以及发电机控制器进行冷却;冷却液循环回路,用于对增程式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本发明实现了各零部件均可在所需的冷却液温度下工作,避免冷却液过热或过冷引起的性能问题。

    2018-12-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包温度管理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水冷电池包分析,具体包括S11~S14:步骤S11,前端冷却模块集成仿真;步骤S12,三维整车热管理系统校核;步骤S13,空调系统和电池包一维、二维和三维集成仿真;步骤S14,降温系统验证,所述降温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模块、客舱模块和前端模块;步骤S2,自然风冷电池包瞬态分析,具体包括:获取电池包的几何数据和性能参数,采用ANSA、RADTHERM、CCM+搭建电池包一维模型、电池包二维和 或三维模型,采用多轮仿真优化计算,获得自然风冷下电池包热管理性能。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规避电池包前期设计的风险问题,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给主机厂提供一个高效的规范设计流程。

    2018-12-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大型无并联锂离子电池模组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大型无并联锂离子电池模组组装结构,包括箱体、若干锂离子电芯、导热介质、电芯固定架、集流体固定架、模组集流体、总成集流体、绝缘介质;若干锂离子电芯在箱体内的电芯固定架内堆叠并固定为电芯组合体;电芯组合体内相邻层电芯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串联形成串联结构,相邻层锂离子电芯间以导热介质分隔,各电芯在正、负极耳处的串联部位以模组集流体相接固定为一体;极耳串联结构的始端、末端经总成集流体引出电池模组的总正电极和总负电极;模组集流体、总成集流体被限位于集流体固定架中;本产品组装方便,拥有较小的整体体积与较轻的质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及优良的耐热性能与抗冲击性能,适合应用在交通、航空等多种领域。

    2018-12-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包、前端模块、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电池包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三通阀的进液口和第一供水组件连接,第一三通阀的两个出液口与第一供水组件之间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回路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回路分别连接第二三通阀的两个出液口,第二三通阀的进液口依次与加热组件和第二供水组件连接,第二供水组件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液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回路与制冷组件连接,前端模块依次与第三供水组件和散热组件连接形成散热回路,制冷组件至少包括冷凝器,冷凝器和散热组件设于靠近前端模块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汽车热管理装置解决了电动汽车热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2018-11-3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及第一三通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电池包和水泵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回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截止阀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依次与压缩机和储液器连接;第二阀口与第一三通阀的进液口连接;第三阀口分别与储液器和截止阀连接;第四阀口与换热组件连接,截止阀和板式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液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液口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第二电子膨胀阀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储液器、截止阀之间连接有冷却组件,换热组件的周围设有风扇。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解决了电动汽车热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2018-11-3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电压平台确定方法

    一种电动汽车电压平台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电动汽车负载的需求功率;根据热管理条件分析出采用自然风冷条件下所述电池工作的最大电流;根据所述需求功率和所述最大电流计算所述电池的最小工作电压;根据用户选择的开关器件以及所述电池的单体电芯的额定电压确定所述电池的最大工作电压;根据所述最小工作电压和所述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述电池的电压平台。本发明实施例在满足电动汽车安全性、动力经济性的基础上可以保证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安全性高,并且降低成本,利于电动汽车的迅速推广。

    2018-11-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装置,包括电驱动散热器、第一水泵、充电机、DCDC、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四通阀、第二水泵、第一温度传感器、电池包、制冷总成、第一换热器、制热总成、第二换热器和电池低温散热器,通过将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分别围成一个循环管路,在使用过程中可依据电池的实际温度而启动不同的循环管路,对连接电池的循环管路进行热交换处理,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通过管路连通散热器及新能源汽车发热部件,避免频繁调用加热器或制冷器造成大量的能量消耗,各个循环管路内专用于制冷或制热的液体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温度在制热状态或制冷状态之间变化,便于提高循环管路内热交换液的热量使用效率。

    2018-11-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双排横流式冷凝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双排横流式冷凝器。该装置包括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第一芯体包括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第二芯体包括上层腔与下层腔,上腔体设有制冷剂进口,上腔体出口与上层腔进口接通,上层腔出口与下层腔进口接通,下层腔出口与中腔体进口接通,中腔体出口经干燥过滤器与下腔体进口接通,下腔体另一端设有制冷剂出口。由于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上层腔以及下层腔相配合,形成串联的流通通道,且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由两水平隔板将第一芯体隔成,上层腔以及下层腔由一水平隔板将第二芯体隔成,生产工艺简单,单位横截面流量较大,散热高效,且该冷凝器质量较轻,适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2018-11-1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包和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和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该电池包包括:多个电芯,所述电芯的内部设置有热管理管路,且所述电芯上还设置有快速接头,相邻两个所述电芯内的所述热管理管路通过所述快速接头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通过将热管理管路布置在电芯内部,可以使电芯的加热和冷却均在电芯内部实现,加热和冷却快速,加热和冷却的效果较好,各电芯之间温差较小,此外,相邻两个电芯内的热管理管路通过快速接头实现快速连通,操作简单、快捷,这种快插方式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改变电芯数量,有利于提高电芯的通用性。

    2018-11-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阻断式锂电池温控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断式锂电池温控装置,设置在锂电池电池箱内,包括风扇、半导体双向制冷制热元件、导流板和导热硅胶布,风扇、半导体双向制冷制热元件和导流板设置在锂电池电池组与电池箱之间,风扇和半导体双向制冷制热元件均固定在电池箱的内壁上,半导体双向制冷制热元件与风扇相邻设置,半导体双向制冷制热元件上安装有散热片,风扇的出风口对着散热片,导热硅胶布缠绕在锂电池单体之间。本发明装置充分利用热传导及空气对流的方式保证电池工作在安全的温度环境之中,通过低能耗的半导体双向制冷制热元件及低功耗风扇实现阻断外部温度传导及电池单体间热量的散发,提高电池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降低了热管理系统的成本。

    2018-11-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驱动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包括水泵、电子控制单元、流量控制模块、上位机、过滤器、热交换器、加热器、温度控制模块、电机、电机控制器、测功机、第一三通电子阀、第二三通电子阀、第一阀门、第三阀门,水泵、加热器、所述热交换器依次循环连接,电机控制器与水泵、电机和上位机连接,第三阀门用于调节进入测试平台的冷却液的压力大小,上位机用于设定冷却液压力、温度、流量的目标值,冷却液从第一阀门进入测试平台,热交换器、温度控制模块、第一三通电子阀、以及第二三通电子阀共同实现温度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全面地对电驱动热管理系统在变工况(不同压力、温度、流量)条件下性能的测试。

    2018-11-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第一膨胀阀、HVAC、气液分离器和ECU,该热管理系统的冷凝器为水冷式冷凝器,该冷凝器利用相互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流动管道和高温冷媒流动管道实现高温冷媒和水的热交换,同时高温冷媒热交换后经过干燥过滤器、第一膨胀阀后通过HVAC的蒸发器降温,最终通过企业分离器分离后回流到压缩机中完成冷媒循环,而第一水流动管道中的水升温后用于HVAC的暖风芯子。该热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压缩机压缩的高温冷媒中的热量供给车内加热,使新能源汽车的热能利用更合理,能效比更高,达到节能的目的。

    2018-11-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