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发动机冷却系统、电驱动冷却系统、电池组独立冷却系统及空调冷却系统回路,其中空调系统冷却系统回路包括与电池组冷却系统共同作用的复合冷却系统,通过集成化整车热管理系统,在不通过工况下,各冷却系统独立工作,同时又相互作用,达到有效合理工作,在达到有效冷却热源部件的目的,保障各元件能够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温度下工作的同时,降低整车能量损耗水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气密性检测工装及检测系统,检测工装包括通气杆、胀紧杆和弹性胀紧部,所述弹性胀紧部套设在所述通气杆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胀紧杆螺纹连接在所述通气杆中部的外侧壁上且其一端靠近所述弹性胀紧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通过在通气杆的外侧壁上设置弹性胀紧部,连接件连接到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上时,可通过弹性胀紧部实现与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密封连接,检测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维修便利。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在电池PACK里的储存设计及其应用,所述存储设计从外到内结构为:外壳-保温隔热层-相变材料-导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为环保阻燃材料,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胶垫;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25℃-87℃。该技术方案可应用于早晚温差巨大地区,安装在电池外面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组的双向主动均衡装置及其系统,系统包括充电电池组、铅酸电池组、管理系统主机和双向主动均衡装置;装置上电时监测充电电池组和铅酸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和环境温度,并输出电压温度信息给管理系统主机;管理系统主机解析并判断电压温度信息中电压和环境温度是否在异常范围内,是则输出加载了均衡指令和 或热管理指令的主机命令给双向主动均衡装置;双向主动均衡装置根据解析出的均衡指令调整对应单体电池的电流直至各串电池电量均衡,根据热管理指令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通过监测电池电压并主动均衡各串电池电量,监测环境温度并自动调整,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均衡装置不能实现电能的双向主动均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高压配电盒,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电池热管理高压配电盒占用空间大、无高压保护功能、故障排除难度大、维护费时费力的问题。主要包括水密盒顶盖、水密盒,水密盒盒内设有至少一个高压熔断丝,每一个高压熔断丝构成一个通路;高压熔断丝经熔断丝底座固定设置在水密盒内。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维护维修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具有高压保护功能、安全性能高、可靠性高,在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域控制器系统架构。包括:运算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内集成有PWM驱动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控制单元上设置有与PWM驱动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相对应的数模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输出端。PWM驱动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通过通信总线与运算单元双向通信以将数模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数模信号输出至运算单元,依据运算单元的处理结果通过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电机、车辆、电池控制集成至一起,一方面只需一组运算单元,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无需CAN线通信,缩短通信距离与延时,使通信更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混合输出装置及输出方法,包括燃料电池电堆、供液装置、供气装置、锂离子电池和负载;特点是燃料电池电堆、供液装置、供气装置和负载与配电模块连接;配电模块和燃料电池电堆之间设第一DC DC电源转换模块,配电模块与负载之间设第二DC DC电源转换模块;燃料电池电堆上设电堆性能检测装置,锂离子电池上设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配电模块、电堆性能检测装置、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均与主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的配合为负载进行混合供电,弥补在燃料电池系统没达到较理想工作条件时欠缺的功率,解决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在低温时启动时间过长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低温环境水热平衡管理方法,按照燃料电池的低温贮存和控制燃料电池阴极散热器温度步骤进行:燃料电池的阴极散热器上设临界温度控制装置,燃料电池在-40℃低温环境中运行时,控制散热器在工作时温度不低于25℃~35℃的临界温度。本发明的优点是燃料电池贮存和运行是均在保温装置内,保温装置由柔性保温材料和自发热相变复合保温材料制作,避免燃料电池在-40℃下长时间贮存后内部液体发生凝固,正常启动后可在低温工作时正常通风;临界温度控制装置对燃料电池阴极散热器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散热器中部的温度不低于临界温度,维持正常水热管理,保证阴极气路通畅和水分的正常回收,操作便捷,技能要求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涉及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组件、室内蒸发组件、室内冷凝组件、热交换器和电池热管理组件。室外换热组件通过室内蒸发组件与入口端连接,室内冷凝组件通过室外换热组件与入口端连接,热交换器的一端与室外换热组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出口端和入口端连接,电池热管理组件与热交换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由于采用了分别与室外换热器连接的室内蒸发组件、室内冷凝组件以及热交换器,所以能够通过两个不同的换热器实现制冷或者制热功能,以防止切换状态时车体内起雾,并且在化霜过程在能够持续向车体内供热,乘客体验感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器、PTC水加热器和空调系统;电池冷却器上形成有冷却液入口和出口以及制冷剂入口和出口,空调系统并联在电池冷却器的制冷剂入口和出口之间;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出口通过第一水泵连接动力电池的换热板入口,换热板出口通过第一电磁三通阀分别连接电池冷却器的冷却液入口和PTC水加热器的入口;PTC水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水泵和第二电磁三通阀分别连接换热板入口和空调系统;该方法可以实现电池冷却、电池加热、乘员舱制热和共同制热四种模式不同工况时的切换运行。本发明不仅控制逻辑清晰、控制方式简单,而且冷却回路与加热回路互不影响,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动力电池内部温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温度采集结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圆柱型电池单体、电芯支架下盖、电芯支架上盖和多个汇流排,所述多个圆柱型电池单体的两端分别卡固在电芯支架下盖和电芯支架上盖上;所述多个汇流排与电芯支架下盖和电芯支架上盖贴合并与多个圆柱型电池单体的端面焊接;所述温度采集结构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安装在电芯支架下盖的多个预留安装孔内,用于检测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温度采集结构可精确获取电池模组内部各个位置处的温度数据,为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热管理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保障电池工作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双排横流式冷凝器。该装置包括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第一芯体包括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第二芯体包括上层腔与下层腔,上腔体设有制冷剂进口,上腔体出口与上层腔进口接通,上层腔出口与下层腔进口接通,下层腔出口与中腔体进口接通,中腔体出口经干燥过滤器与下腔体进口接通,下腔体另一端设有制冷剂出口。由于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上层腔以及下层腔相配合,形成串联的流通通道,且上腔体、中腔体、下腔体由两水平隔板将第一芯体隔成,上层腔以及下层腔由一水平隔板将第二芯体隔成,生产工艺简单,单位横截面流量较大,散热高效,且该冷凝器质量较轻,适用于电动汽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