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新能源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农用拖拉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农用拖拉机。其包括车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车体上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水热管理系统;所述氢气供给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连通,用于向所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提供反应氢气,所述空气供给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连通,用于向所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提供反应氧气,所述水热管理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热导接,用于对所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进行散热,所述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拖拉机的行走系统和作业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大功率农用拖拉机的节能与环保应用。

    2020-03-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温控组件及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包,温控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缓冲板。第一侧板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处于第一缓冲板在第一侧板上的投影区域内。第二侧板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处于第一缓冲板在第二侧板上的投影区域内。在电池包的使用过程中,电池会产生膨胀力,由于第一缓冲板的倾斜设置,第一缓冲板在膨胀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以及时吸收电池的膨胀力,由此保证温控组件满足电池的膨胀力要求。在第一缓冲板的弯曲变形过程中,由于第一缓冲板会抵靠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上,从而使得第一缓冲板的弯曲变形受到限制,进而使得温控组件依然具有满足热管理要求的通风空间,由此提高了温控组件对电池的热管理性能。

    2020-03-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温控组件及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包,温控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且第二缓冲板与第一缓冲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起围成通道。通道具有:宽面;窄面,与宽面相对设置;以及限位凸起,突出于宽面并与窄面间隔设置,且限位凸起的至少部分处于窄面在宽面上的投影区域内。在电池包的工作过程中,相邻两个电池的膨胀力挤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将膨胀力传递给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在膨胀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以吸收电池的膨胀力。由于限位凸起最终会抵靠到通道的窄面上,从而使得通道依然具有足够的通风空间,由此提高了温控组件的热管理性能以及电池的使用寿命。

    2020-03-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池温场模拟装置、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的验证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温场模拟装置、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的验证方法。电池温场模拟装置包括:壳体;产热单元,用于产生热量,安装于壳体的内部;导热介质,填充于产热单元和壳体之间;控制器,用于采集并发送产热单元和导热介质的温度数据,并控制产热单元以一预设方式产生热量。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温场模拟装置可以在电池的热管理结构和策略设计完成后,对设计进行快速有效地验证,减少了试验周期和所需的辅助设备,大大减少了测试成本。另外,该电池温场模拟装置可以模拟不同型号电池的不同发热状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安全可控,便于试验人员调整参数和记录测试结果,有利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020-03-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汽车的热管理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及电池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的热管理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及电池控制装置。所述汽车的热管理电池系统包括:泵、电池箱体、均热板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体设置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均热板形成有真空腔体;所述均热板与所述冷却液流道通过所述泵连接,形成内循环散热回路。所述真空腔体还设置有与整车散热系统连通的第一冷却液接口;所述泵设置有与整车散热系统连通的第二冷却液接口,所述真空腔体、冷却液流道、泵以及所述整车散热系统连接,形成整车散热回路。在电池系统冷却过程中,本发明的内循环散热回路,为整车散热系统分担了所要散发的热量,降低了散热的消耗,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散热效率。

    2020-03-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室内冷凝器和换热器;制冷工况时,换热器用于为电机降温,当双通道三通阀与电池水循环管路连通时;热泵工况时,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增加了一个制冷剂切换回路,制冷剂液体吸收电机水循环管路的热量,将电机余热回收到空调系统内,提高热泵空调制热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车载空调系统与电池水循环管路、电机水循环管路相互配合构成整体系统,用于对车室、电机、电池的热进行综合管理,提高了热泵系统效率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020-03-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带电池热管理的车载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池热管理的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冷凝器和蒸发器;热交换器上形成有冷却液入口和出口以及制冷剂入口和出口,电池换热板通过水泵连接在热交换器的冷却液出口和入口之间;冷凝器的出口通过膨胀阀连接可调三通电磁阀的入口,可调三通电磁阀的两出口并联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和蒸发器的入口,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和蒸发器的出口通过三通连接压缩机的入口,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器的入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一个电磁阀和一个膨胀阀,不仅可以降低成本,简化系统方案,而且可以通过可调电磁三通阀可以调节制冷量的流量分配,根据不同工况调整通过热交换器和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以解决现有方案中制冷剂无法分配的问题。

    2020-03-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池热管理装置,可以通过不同冷却和加热设备对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其兼容性好,灵活度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采用控制芯片U3,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供电模块,用于供电,供电模块采用电压调节控制芯片U1;CAN总线接收器,CAN总线接收器连接CAN总线,用于通讯,CAN总线接收器采用CAN总线接收器芯片U4,CAN总线接收器连接供电模块;电池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池的温度,电池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温控模块,温控模块包括温控芯片U2和与温控芯片U2相连接的冷却装置和加热器,用于调节电池的温度。

    2020-02-2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所述的电池包连接有冷却回路和加热回路,冷却回路包括热交换器、散热器和电子循环泵,电池包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连接,散热器通过管道与电子循环泵连接,电子循环泵通过管道与电池包的进液口连接;加热回路包括辅助加热器,所述的辅助加热器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上述的三通阀二连接,所述辅助加热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上述的三通阀一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电池包始终工作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有效地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时间,从而保证了电池包的工作寿命和使用安全,既节能又高效。

    2020-02-1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动力电池的电芯被PCM散热板包围,热管理方法包括散热阶段和加热阶段,散热阶段时,当电芯温度达到35℃时,PCM散热板吸收电芯放电时产生的热量并改变形态,降低动力电池的温度;加热阶段时,当电芯温度低于35℃时,PCM散热板将储存的热量传导给电芯,维持电芯的恒温状态。本发明具有散热和均温性能效果好,系统结构简单的特点,对温度的管理具有可行性。同时对于电池PACK的轻量化,能量密度的提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相变材料的利用有效的解决了风冷和液冷热管理中的弊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成本。

    2020-02-1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环境箱模块,为动力电池测试提供所需的环境温度,其内部设置有水冷机模块,所述水冷机模块通过水冷管与放置在所述环境箱模块中的动力电池连接,用于在测试过程中调节动力电池的温度;中控系统,通过第一控制器局域网络与环境箱模块连接,用于控制环境箱模块的温度并用于发送和接收指令;充放电模块,通过第二控制器局域网络与中控系统连接,接收中控系统发出的指令,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操作。通过本发明测试动力电池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中充放电的性能,取代将整车至于高寒和高湿热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能反馈动力电池在整车运行时的实际情况。

    2020-02-1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风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一种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风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一种设置有该风冷系统的汽车,其控制策略简单、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车用动力电池包内部温差。该控制方法为: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车用动力电池风冷系统启动;车用动力电池风冷系统启动后,其冷却过程包括往复循环的步骤一和步骤二;步骤一,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冷却空气由电池箱体的第一通风口进入电池箱体的内部,并从电池箱体的第二通风口流出,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分别位于电池箱体的两端;步骤二,当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冷却空气由第二通风口进入电池箱体内部,并从第一通风口流出。

    2020-02-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