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种冷却方式并行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其内设有电池的电池包,还包括液体换热装置及其热源,以及气体换热装置及其热源,液体换热装置包括连通电池包内外的换热液体进、出口,以及连通于换热液体进、出口之间并与电池接触换热的换热件,气体换热装置包括连通电池包内外的换热气体进、出口,电池包内的电池之间留有供换热气体流通的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改变电池包环境温度,实现快速的加热和降温,减少等待时间,减小电池包中各个电芯的温差及整个电池的温差,从而,延长电池包的整体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涡流管热管理系统,电磁离合器安装在空气压缩机上;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储气罐,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电磁阀,电磁阀连接涡流管,涡流管连接并联的冷气换向阀和热气换向阀,并联的冷气换向阀和热气换向阀连接平行四边形电池容器的进气口;动力电池放置在平行四边形电池容器内,并且,动力电池与平行四边形电池容器的两边侧壁都形成楔形的走气通道,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动力电池上。本发明采用涡流管制冷制热技术,同时具有冷却与预热动力电池组的功效,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延长动力电池寿命。
本公开涉及电机热管理。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包括变速器壳体和电机,电机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定子芯,使得壳体和定子芯限定围绕定子芯的主体的通道。所述通道被构造为使加压的变速器冷却剂循环并且允许冷却剂渗入到壳体和定子芯之间的间隙中以利用冷却剂包围定子芯,所述间隙由壳体和定子芯的表面粗糙度产生。
本技术提供了适配成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光学安装结构。该结构被配置成将发热电子组件支撑在内表面上,该结构包括具有外表面的镜架元件。热学耦合至所述电子组件并至少部分安装到所述光学安装结构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连结石墨层。石墨可粘合地连结到该安装结构的该表面。镜架区域被适配成包含发热电子组件和从该镜架区域向外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结构组件。第一和第二石墨层热学耦合至所述电子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石墨层之一连结至每个结构组件的外表面。还提供了制造该结构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加热件和导热件,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每层子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热管理装置设置在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且与每个单体电池接触。所述导热件具有可容纳储热材料的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中填充有储热材料。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用于对所述储热材料加热。热管理装置通过对电池模组加热,可避免电池模组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容量低,以及因低温而造成单体电池内部短路等问题,延长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控装置和置于蓄电池外部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贴合的内层和外层;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 热片、冷 热换相继电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蓄电池热管理模块和DC12V电源;所述半导体制冷 热片设置于内层和外层之间,半导体制冷 热片两接线端子接冷 热换相继电器,所述外壳的内层外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接入数据采集模块,温度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至蓄电池热管理模块,蓄电池热管理模块经过与设定值比较后控制冷 热换相继电器进行换相,实现温度实时控制。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直接、自动控制蓄电池的工作温度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DC DC转换器、电池散热器、电池制冷器、电机散热器、电动水泵、电动油泵、膨胀水箱、PTC加热器、热交换器、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壶、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暖风芯体,通过管路及设于管路中的直通阀、三向阀和四通阀进行相互连接,形成多个热管理控制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形成了满足不同冷却或加热需求的多个回路,这些回路根据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电驱模块以及乘员舱空调的特点及工作状态进行选择性开闭,保证电动汽车的温度均衡,保证电动汽车高效运行,系统节能显著,汽车续航里程变长,车辆经济性更佳。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电气化车辆的热管理组件。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机可包括定子、转子和冷却剂通道组件。定子可包括限定腔的芯和设置在所述腔内并部分地突出到所述腔外的绕组。转子可具有适于邻近所述绕组设置在所述腔内的尺寸。冷却剂通道组件可包括缠绕所述绕组的部分地突出的部分的通道,使得所述通道与所述绕组彼此热连通。冷却剂通道可限定圆形或矩形的横截面。冷却剂通道可在其中限定翅片以在流动通过其中的冷却剂中引起湍流。冷却剂通道和所述绕组可被布置为使得所述冷却剂通道组件直接接触所述绕组。所述冷却剂通道组件可缠绕为使得所述冷却剂通道组件的一部分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基部之间。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多层印刷电路板。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有电子组件和包围至少部分的电子组件的金属框架。一层粘结的各向异性导电膜被设置在框架和电子组件上。该层热连接在框架及电子组件上的金属箔片材。金属箔片材覆盖电子组件和金属框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风冷方式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箱,电池箱设置有气囊、电池模块、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模块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器;其中,电池箱连接有鼓风机和收集箱;气囊位于电池模块与电池箱之间,气囊内设有螺旋形的导流通道,气囊的一端与鼓风机连通,气囊的另一端与收集箱连通;收集箱具有保温层,收集箱与气囊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收集箱与电池箱还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微控制器在收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后可控制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鼓风机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加热部、多个单体电池、储热部以及导热套。所述导热套套设在每个单体电池上,并与每个所述单体电池接触,所述加热部与每个导热套接触。所述加热部通过对导热套加热,进而均匀地加热单体电池,所述储热部用于维持电池模组的温度。该电池模组通过加热部加热单体电池,可避免电池模组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容量低,以及因低温而造成单体电池内部短路等问题,延长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均温结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热管理装置和多个单体电池,该电池模组还包括均温结构,该均温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分别与所述热管理装置和至少一个所述单体电池接触的均温件,该均温件用于将所述热管理装置的热量或冷量传导至所述单体电池。所述电池模组及均温结构能够给与所述均温件接触的单体电池降温或升温以使该单体电池的温度与内部的单体电池的温度更接近。